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5121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7
本技术涉及蓄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系统。其技术方案包括:余冷回收箱,余冷回收箱内填充待降温的液体;包括固定于余冷回收箱内的余冷传递管,所述余冷传递管的两端分别与蓄冷介质输入管以及蓄冷介质输出管连接,用于让待处理余冷的蓄冷介质进入余冷回收箱中;包括将余冷回收箱的内部空间分为多个的隔板,分别对应余冷传递管的不同段进行吸冷。本技术通过在余冷回收箱内填充待降温的液体,以及通过余冷传递管将蓄冷介质输入管中待处理余冷的蓄冷介质引入余冷回收箱中,可将蓄冷介质中的余冷传递至余冷回收箱内的液体中,降温后的液体经由排水管从余冷回收箱内排出作为他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1、蓄冰设备是指在电力负荷很低的用电低谷期,采用电动制冷机制冷,使蓄冷介质结成冰,利用蓄冷介质的显热及潜热特性,将冷量储存起来,在电力负荷较高的用电高峰期,使蓄冷介质融冰,把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

2、蓄冰设备的蓄冷介质融冰后,虽然释放了大量冷量,但呈液态的介质中依然留有冷量,这部分冷量随着介质的排出未得到有效利用。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系统。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系统,包括:

3、余冷回收箱,余冷回收箱内填充待降温的液体;固定于余冷回收箱内的余冷传递管,所述余冷传递管的两端分别与蓄冷介质输入管以及蓄冷介质输出管连接,用于让待处理余冷的蓄冷介质进入余冷回收箱中;将余冷回收箱的内部空间分为多个的隔板,分别对应余冷传递管的不同段进行吸冷。

4、可选的,所述余冷回收箱的顶部固定连接箱盖,所述箱盖设置若干排水管、进水管,每个所述排水管和每个所述进水管均对应单独的空间。

5、可选的,所述隔板由两个半体结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而成,两个半体结构的相对面开设供余冷传递管水平贯穿的半圆通孔,半圆通孔与余冷传递管外壁之间填充密封塞。

6、可选的,所述余冷传递管一端通过输入管接头与蓄冷介质输入管连接,所述余冷传递管另一端通过输出管接头与蓄冷介质输出管连接。

7、可选的,所述输入管接头包括与蓄冷介质输入管端部螺旋套接的第一输出套管、与第一输出套管转动套接的第二输入套管,所述余冷传递管靠近输入管接头的一端设置能与第二输入套管端部螺旋套接的进液端。

8、可选的,所述第一输入套管活动贯穿余冷回收箱的端板,并通过套接密封套进行密封。

9、可选的,所述输出管接头包括与蓄冷介质输出管端部螺旋套接的第二输入套管、与第二输入套管转动套接的第二输出套管,所述余冷传递管靠近输出管接头的一端设置能与第二输出套管端部螺旋套接的出液端。

10、可选的,所述第一输入套管和第二输入套管的转动连接处通过套接密封圈a进行密封。

11、可选的,所述第一输出套管和第二输出套管的转动连接处通过套接密封圈b进行密封。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3、本申请通过在余冷回收箱内填充待降温的液体,以及通过余冷传递管将蓄冷介质输入管中待处理余冷的蓄冷介质引入余冷回收箱中,可将蓄冷介质中的余冷传递至余冷回收箱内的液体中,降温后的液体经由排水管从余冷回收箱内排出作为他用;

14、进一步的,通过隔板将余冷回收箱的内部分为三个独立空间,靠近蓄冷介质输入管的空间先接触蓄冷介质,所获得的冷量最多,该空间内的液体受冷效率最高,需要提高液体的更换频率,其他两个空间随着逐渐远离蓄冷介质输入管,受冷效率逐次降低,其中的液体更换频率也可逐次降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冷回收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箱盖(2),所述箱盖(2)设置若干排水管(5)、进水管(6),每个所述排水管(5)和每个所述进水管(6)均对应单独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由两个半体结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而成,两个半体结构的相对面开设供余冷传递管(3)水平贯穿的半圆通孔,半圆通孔与余冷传递管(3)外壁之间填充密封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冷传递管(3)一端通过输入管接头(7)与蓄冷介质输入管(91)连接,所述余冷传递管(3)另一端通过输出管接头(8)与蓄冷介质输出管(9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接头(7)包括与蓄冷介质输入管(91)端部螺旋套接的第一输入套管(71)、与第一输入套管(71)转动套接的第二输入套管(72),所述余冷传递管(3)靠近输入管接头(7)的一端设置能与第二输入套管(72)端部螺旋套接的进液端(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套管(71)活动贯穿余冷回收箱(1)的端板,并通过套接密封套(74)进行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接头(8)包括与蓄冷介质输出管(92)端部螺旋套接的第一输出套管(81)、与第一输出套管(81)转动套接的第二输出套管(82),所述余冷传递管(3)靠近输出管接头(8)的一端设置能与第二输出套管(82)端部螺旋套接的出液端(3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套管(71)和第二输入套管(72)的转动连接处通过套接密封圈A进行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套管(81)和第二输出套管(82)的转动连接处通过套接密封圈B(83)进行密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冷回收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箱盖(2),所述箱盖(2)设置若干排水管(5)、进水管(6),每个所述排水管(5)和每个所述进水管(6)均对应单独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由两个半体结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而成,两个半体结构的相对面开设供余冷传递管(3)水平贯穿的半圆通孔,半圆通孔与余冷传递管(3)外壁之间填充密封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冷传递管(3)一端通过输入管接头(7)与蓄冷介质输入管(91)连接,所述余冷传递管(3)另一端通过输出管接头(8)与蓄冷介质输出管(9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接头(7)包括与蓄冷介质输入管(91)端部螺旋套接的第一输入套管(71)、与第一输入套管(71)转动套接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跃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研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