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池包用直冷液热混合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116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包用直冷液热混合换热器,包括平板,平板上端设有流道板,流道板一端设有与其流道相连通的水冷接头,流道板上分别设有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直冷流道与液冷流道混合交替布置于换热器本体流道板上,实现了不同的功能,第一流道为直冷通道,通过冷媒,利用冷媒的蒸发吸热实现换热器的冷却换热,当冬季低温情况下,电池包的充放电性能明显降低,此时需要对电池进行辅热,第二流道通过加热后的冷却液进行液热辅热,从而提升了电池包的充放电性能,增加整车的冬季续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包换热器,具体为一种新能源电池包用直冷液热混合换热器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方案直冷板由流道板,平板,水冷接头钎焊组成,利用冷媒蒸发制冷,辅热一般采用ptc电加热或者无电辅热。

2、现有的直冷板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冬季辅热实现困难,直冷板表面不好布置ptc电辅热;

3、2.ptc加热膜成本高,与直冷板接触不稳定会影响产品性能;

4、3.冷却形式单一,无法同时实现直冷液冷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包用直冷液热混合换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池包用直冷液热混合换热器,包括平板,所述平板上端设有流道板,所述流道板一端设有与其流道相连通的水冷接头,所述流道板上分别设有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

3、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平板与所述流道板通过钎焊固定连接,避免了发生泄漏的问题。

4、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平板一端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水冷接头的通孔,水冷接头外侧周围与通孔内壁焊接固定。

5、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平板远离所述流道板的另一侧与电芯相接触,通过平板对电芯进行换热或液热辅热。

6、进一步优化的,所述水冷接头穿过所述通过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连接。

7、进一步优化的,所述水冷接头穿过所述通孔设置,并与所述通孔焊接固定。

8、有益效果

9、本技术所提供的新能源电池包用直冷液热混合换热器,通过将直冷流道与液冷流道混合交替布置于换热器本体流道板上,实现了不同的功能,第一流道为直冷通道,通过冷媒,利用冷媒的蒸发吸热实现换热器的冷却换热,当冬季低温情况下,电池包的充放电性能明显降低,此时需要对电池进行辅热,第二流道通过加热后的冷却液进行液热辅热,从而提升了电池包的充放电性能,增加整车的冬季续航。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电池包用直冷液热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1),所述平板(1)上端设有流道板(2),所述流道板(2)一端设有与其流道相连通的水冷接头(4),所述流道板(2)上分别设有第一流道(5)与第二流道(6),通过所述平板(1)与所述流道板(2)对电芯进行换热或液热辅热,所述第一流道(5)与第二流道(6)混合交替布置于换热器本体上的所述道板(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包用直冷液热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1)与所述流道板(2)通过钎焊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包用直冷液热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1)一端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水冷接头(4)的通孔(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包用直冷液热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1)远离所述流道板(2)的另一侧与电芯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电池包用直冷液热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接头(4)穿过所述通孔(3)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5)、第二流道(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电池包用直冷液热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接头(4)穿过所述通孔(3)设置,并与所述通孔(3)焊接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池包用直冷液热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1),所述平板(1)上端设有流道板(2),所述流道板(2)一端设有与其流道相连通的水冷接头(4),所述流道板(2)上分别设有第一流道(5)与第二流道(6),通过所述平板(1)与所述流道板(2)对电芯进行换热或液热辅热,所述第一流道(5)与第二流道(6)混合交替布置于换热器本体上的所述道板(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包用直冷液热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1)与所述流道板(2)通过钎焊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包用直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路亮赵洪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纵贯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