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架构架及悬挂式单轨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069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7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架构架及悬挂式单轨车辆,涉及悬挂式单轨车辆技术领域,所述转向架构架具有矩形框架,所述转向架构架包括用于对应形成所述矩形框架的多个边框的多个外梁,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外梁中,一个所述外梁的梁板向外延伸形成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另一所述外梁相叠并与另一所述外梁焊接。本转向架构架提高了整体强度,利于改善构架抗弯抗扭性能,从而提高转向架的支撑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悬挂式单轨车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向架构架及悬挂式单轨车辆


技术介绍

1、转向架构架是悬挂式单轨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起到为电机、导向轮、定位拉杆等部件提供安装空间的作用。

2、目前的转向架构架通常采用由多个横梁和纵梁焊接组成的结构,但这种结构存在梁体间连接强度不够的问题,从而影响转向架构架整体的强度,不利于构架抗弯抗扭,影响转向架的支撑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转向架构架的强度,以改善构架抗弯抗扭性能。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转向架构架,所述转向架构架具有矩形框架,所述转向架构架包括用于对应形成所述矩形框架的多个边框的多个外梁,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外梁中,一个所述外梁的梁板向外延伸形成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另一所述外梁相叠并与另一所述外梁焊接。

3、可选地,多个所述外梁包括上横梁、第一端梁、下横梁和第二端梁,所述上横梁、所述第一端梁、所述下横梁和所述第二端梁依次首尾连接。

4、可选地,所述上横梁的两端均形成有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端梁的上端和所述第二端梁的上端均设有与所述上横梁平行的弯折部,所述上横梁的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端梁的弯折部和所述第二端梁的弯折部相叠并焊接。

5、可选地,所述第一端梁的下端形成有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二端梁的下端形成有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端梁的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第二端梁的所述连接板均与所述下横梁的上侧面相叠并焊接。

6、可选地,所述上横梁的上侧面凸设有两个转向架起吊座,两个所述转向架起吊座相对于所述上横梁上侧面的形心呈对称设置;和/或,所述上横梁上设有转向架附属设备安装支座,所述上横梁与所述转向架附属设备安装支座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7、可选地,所述第一端梁和所述第二端梁均设置有导向稳定轮安装座。

8、可选地,所述下横梁上设有防坠钢索安装座。

9、可选地,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下横梁之间设有沿水平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梁,所述支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下横梁。

10、可选地,所述支梁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轴向呈水平布置,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用于供牵引电机安装;和/或,所述支梁上设有定位拉杆安装支座。

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向架构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向架构架,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效果:

13、本技术提供的转向架构架中,连接板是由外梁的梁板向外延伸形成的,也即连接板与外梁为一体,这样,通过一个外梁的连接板与另一个外梁直接焊接,相比于采用第三方连接件进行连接,可以增加两个外梁连接的可靠性;同时,连接板是与另一个外梁相叠焊接的,可以增加两者的焊接面积,提高连接强度。综上,以使得两外梁连接更加牢靠,提高转向架构架的整体强度,利于改善构架抗弯抗扭性能,从而提高转向架的支撑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架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构架具有矩形框架(1),所述转向架构架包括用于对应形成所述矩形框架(1)的多个边框的多个外梁(2),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外梁(2)中,一个所述外梁(2)的梁板向外延伸形成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与另一所述外梁(2)相叠并与另一所述外梁(2)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构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外梁(2)包括上横梁(21)、第一端梁(22)、下横梁(23)和第二端梁(24),所述上横梁(21)、所述第一端梁(22)、所述下横梁(23)和所述第二端梁(24)依次首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21)的两端均形成有所述连接板(3),所述第一端梁(22)的上端和所述第二端梁(24)的上端均设有与所述上横梁(21)平行的弯折部,所述上横梁(21)的两个所述连接板(3)分别与所述第一端梁(22)的弯折部和所述第二端梁(24)的弯折部相叠并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梁(22)的下端形成有所述连接板(3),所述第二端梁(24)的下端形成有所述连接板(3),所述第一端梁(22)的所述连接板(3)和所述第二端梁(24)的所述连接板(3)均与所述下横梁(23)的上侧面相叠并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21)的上侧面凸设有两个转向架起吊座(211),两个所述转向架起吊座(211)相对于所述上横梁(21)上侧面的形心呈对称设置;和/或,所述上横梁(21)上设有转向架附属设备安装支座(212),所述上横梁(21)与所述转向架附属设备安装支座(212)之间设置有加强筋(21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梁(22)和所述第二端梁(24)均设置有导向稳定轮安装座(24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23)上设有防坠钢索安装座(23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21)和所述下横梁(23)之间设有沿水平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梁(4),所述支梁(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横梁(21)和所述下横梁(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架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梁(4)上设有安装孔(41),所述安装孔(41)的轴向呈水平布置,所述安装孔(41)内安装有法兰盘(411),所述法兰盘(411)用于供牵引电机安装;和/或,所述支梁(4)上设有定位拉杆安装支座(42)。

10.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架构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架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构架具有矩形框架(1),所述转向架构架包括用于对应形成所述矩形框架(1)的多个边框的多个外梁(2),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外梁(2)中,一个所述外梁(2)的梁板向外延伸形成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与另一所述外梁(2)相叠并与另一所述外梁(2)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构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外梁(2)包括上横梁(21)、第一端梁(22)、下横梁(23)和第二端梁(24),所述上横梁(21)、所述第一端梁(22)、所述下横梁(23)和所述第二端梁(24)依次首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21)的两端均形成有所述连接板(3),所述第一端梁(22)的上端和所述第二端梁(24)的上端均设有与所述上横梁(21)平行的弯折部,所述上横梁(21)的两个所述连接板(3)分别与所述第一端梁(22)的弯折部和所述第二端梁(24)的弯折部相叠并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梁(22)的下端形成有所述连接板(3),所述第二端梁(24)的下端形成有所述连接板(3),所述第一端梁(22)的所述连接板(3)和所述第二端梁(24)的所述连接板(3)均与所述下横梁(23)的上侧面相叠并焊接。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波张水清周飞龚玉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京兰空铁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