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惠贞专利>正文

可撕裂式植物组织培养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7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撕裂式植物组织培养容器,主要包括有一设有开口的培养容器,及一可密合于该培养容器开口的上盖;该培养容器设有应力流集中线缝,并依其应力流集中线缝裂开。从而不仅种苗不受损伤,提高育成率,更避免操作人员无谓的伤害,可提高种苗产业的竞争力。(*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撕裂式植物组织培养容器,特别是指可安全、轻易撕裂开,无破碎的培养容器。植物组织培养,亦即在无菌的状态下,在含有适当培养基的容器中进行植物组织的增殖或再生,具有可大量快速繁殖、消除病源、建立健康种苗生产体及标准化规格化生产等优点。此栽植过程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品质齐一的种苗或同形态的植物组织器官,供后续的园艺栽种生产或研究使用,因此,植物组织培养的顺利与否,不仅影响上游的植物生物技术发展,亦影响下游农业栽种成本。现阶段产业上大规模使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式来生产种苗,其所使用的容器,仍以玻璃锥形瓶为主,其优点为开口小,无菌状态容易维持,价格低廉;其缺点为当种苗长大育成后,需从瓶内移出进行驯化或定植时,因其瓶口小,且种苗簇生,根互相交缠,导致种苗取出不易,耗费人工,且极易造成种苗的损伤,降低种苗驯化存活率,并影响其日后生长,对种苗育成业的竞争力影响极大。因此,业者为克服种苗损伤的风险,乃在种苗出瓶时,采取击破玻璃瓶的方式,此方式虽可降低种苗的损伤,但是,因击瓶的力量不易控制,仍会导致部份种苗的受损,且玻璃碎片掺杂于种苗及培养基之间,稍一不慎极易使操作人员受伤,影响生产力。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撕裂式植物组织培养容器,主要包括有一设有开口的培养容器,及一可密合于该培养容器开口的上盖;其特征是:该培养容器设有应力流集中线缝,并依其应力流集中线缝裂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可撕裂式植物组织培养容器,主要包括有一设有开口的培养容器,及一可密合于该培养容器开口的上盖;其特征是该培养容器设有应力流集中线缝,并依其应力流集中线缝裂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撕裂式植物组织培养容器,其特征是该集中线缝设置在容器的外面、或周边侧面、或底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撕裂式植物组织培养容器,其特征是该上盖开口在正上方。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撕裂式植物组织培养容器,其特征是该培养容器周边侧面上的应力流集中线缝可延伸于培养容器的底面。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撕裂式植物组织培养容器,其特征是该培养容器周边侧面、或培养容器底面上的应力流集中线缝数不少于1根。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撕裂式植物组织培养容器,其特征是该培养容器周边侧面上的应力流集中线缝与容器底面的狭角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惠贞王文毅
申请(专利权)人:许惠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