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设计涉及一种应用于植物组织材料离体培养的容器。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具有芽、茎、根以及小苗等器官形态的材料所使用的培养容器一般有三角瓶、广口瓶、罐头瓶、培养皿等普通玻璃或塑料容器,以及浸没式、喷雾式等生物反应器。对于这些容器和反应器装置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可灭菌性、隔菌密闭性、接种防污染性和气体可交换性,根据具体培养要求还需具有透光、可实现较低的相对湿度,坚固、易于清洗、便于使用等性能。例如马铃薯脱毒苗和微型种薯(微型块茎)是具有器官形态的植物材料,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对相对湿度要求较严格,在高湿度下容易玻璃化而不结微薯。目前广泛使用的三角瓶、广口瓶、罐头瓶、培养皿等普通容器在覆盖或包裹组织培养封口膜后即可基本满足植物组织培养的要求。但这些容器的容积小、手工清洗、装配、灭菌、接种、无菌取材转接、换液、搬运、摆放等操作耗时多,如用于上述植物材料的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不仅需要大量的容器,其清洗、装配、灭菌、接种、转移接种、换液、搬运、摆放等操作的效率低,消耗大量劳动力,而且由于单个容器占用培养空间大、培养材料与培养基之比小,培养过程中消耗大量原材料和能源,所以生产成本高。扩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培养容器,包括带有接种口(3)的容器盖(5)和容器体(8)组成,其特征在于:容器盖(5)与容器体(8)密闭结合是通过二者间螺纹(18)咬合,容器盖(5)内螺纹上方有凹槽(17),内嵌密封圈(6),使容器盖(5)与容器体(8)结合时容器体体(8)上缘压紧密封圈(6)形成可靠的密封;容器盖(5)下边缘有凸起筋(23),在容器盖(5)与容器体(8)结合时凸起筋(23)压入容器体(8)对应位置的容器盖凹槽(7)中,形成第二道密封,在此密封线至密封圈(6)之间形成密封的空气缓冲区;容器盖(5)上方的接种口(3)有一接种口盖(13),接种口盖(13)与接种口(3)的密闭结合也是通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容器,包括带有接种口(3)的容器盖(5)和容器体(8)组成,其特征在于容器盖(5)与容器体(8)密闭结合是通过二者间螺纹(18)咬合,容器盖(5)内螺纹上方有凹槽(17),内嵌密封圈(6),使容器盖(5)与容器体(8)结合时容器体(8)上缘压紧密封圈(6)形成可靠的密封;容器盖(5)下边缘有凸起筋(23),在容器盖(5)与容器体(8)结合时凸起筋(23)压入容器体(8)对应位置的容器盖凹槽(7)中,形成第二道密封,在此密封线至密封圈(6)之间形成密封的空气缓冲区;容器盖(5)上方的接种口(3)有一接种口盖(13),接种口盖(13)与接种口(3)的密闭结合也是通过二者间螺纹(2)咬合,其结构和容器盖(5)与容器体(8)的结合方式相同,接种口(3)下部设有突出的肩部(4),其角度于接种口盖(13)的内边缘相配合,当接种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向东,陈正华,耿玉轩,胡赞民,张铁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