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于醛的缩聚物的粘合剂这一
,特别是。现有的不脱水脲醛树脂胶游离甲醛含量偏高,一般大于或等于0.3%,在制胶和制造中密度纤维板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粘度指标偏低,一般在用于中密度纤维板时控制在20-30mp.s,胶合强度不高、胶消耗量偏大。制胶过程中采用的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偏大,一般为1.4-1.6,增加了上述的游离甲醛含量。为了降低游离甲醛采取1、添加价格昂贵的三聚氰胺、聚乙烯醇等辅助材料,一般三聚氰胺的加入量为尿素总量的1%-10%,增加了胶的成本;2、有的采用三次加尿素法或先脱水后兑水方法,操作程序复杂,3、成品胶固化时间较长。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脲醛树脂胶的制造方法,本胶制造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三聚氰胺等辅助材料,成本低;游离甲醛的含量降低至小于或等于0.2%,减少了制胶和压板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胶的粘度适当提高、并可按要求调整,胶合强度好,降低了施胶量,该胶固化时间较短。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该脲醛树脂胶在制造时,使用甲醛、尿素、氢氧化钠、甲酸四种原料,将甲醛注入反应釜中,调整PH至7.5-8.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脱水脲醛树脂胶的制造方法,使用甲醛、尿素、氢氧化钠、甲酸四种原料,将甲醛注入反应釜中,调整PH至7.5-8.5,加入第一批尿素进行加成反应,升温至80-90度,调PH至4.5-6.0进行缩聚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80-95度之间,反应终点以时间控制,调PH至6.5以上,加入第二次尿素,降温至40度,调PH至7.5-8.0,放料,其特征在于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在第一次加尿素时为2.0-2.3,第二次加尿素后的总摩尔比为1.28∶1,缩聚反应终点以时间和粘度进行控制,即缩聚反应时间控制在1.5-3.5小时,成品粘度控制在50-60厘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脱水脲醛树脂胶的制造方法,使用甲醛、尿素、氢氧化钠、甲酸四种原料,将甲醛注入反应釜中,调整PH至7.5-8.5,加入第一批尿素进行加成反应,升温至80-90度,调PH至4.5-6.0进行缩聚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80-95度之间,反应终点以时间控制,调PH至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