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536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3
本技术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包括供料单元,及用于从供料单元中接料并送料的送料机构,及用于接收从送料机构掉落下来的物料、并将物料回传入供料单元的回料机构,及用于共同驱动送料机构和回料机构移动送料的驱动机构;送料机构包括上皮带输送线,上皮带输送线的始端与供料单元对接,上皮带输送线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收集物料的回收单元。本技术实现能对多个IC进行升高上料、平移送料及能将多余的IC自动循环回流等一系列操作,其具有上料效率高的优点,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对IC进行供料的上料机构每次只能对一个IC进行供料而导致其具有供料效率低及无法能满足多个机械手同时吸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上料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1、传统对ic芯片(以下简称ic)进行供料的上料机构一般是由振动盘上料、料轨及错位分料机构组成的,该类结构的上料机构一般先是通过振动盘对ic进行上料,接着,由料轨对ic进行送料,最后由分料机构对ic进行错位分料,导致其每次只能对一个ic进行供料和上料,其不但具有上料效率低的不足,其还无法满足多个机械手同时吸料的需求,同时,其也无法满足企业大规摸、批量化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其整体的结构设计不但实现能对多个ic进行升高上料、平移送料及能将多余的ic自动循环回流再次上料等一系列操作,其具有上料效率高的优点,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对ic进行供料的上料机构每次只能对一个ic进行供料而导致其具有供料效率低及无法能满足多个机械手同时吸料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2、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包括供料单元,及用于从供料单元中接料并送料的送料机构,及用于接收从送料机构掉落下来的物料、并将物料回传入供料单元的回料机构,及用于驱动送料机构和回料机构分别沿直线反向移动送料的驱动机构。

3、作为优选,送料机构包括上皮带输送线,上皮带输送线的始端与供料单元对接,上皮带输送线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收集物料、并将物料从上皮带输送线传送到回料机构上的回收单元。

4、作为优选,回料机构包括下皮带输送线,下皮带输送线的始端位于回收单元的下方,下皮带输送线的末端与供料单元对接。

5、作为优选,回收单元为侧限位罩,但不以此为局限。具体地,回收单元的上部呈方形设置,回收单元的下部设置有方便下料的斜面。回收单元还可为漏斗等能用于上下层接料的其它部件。侧限位罩是对限位罩的功能性描述。

6、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时,侧限位罩的设计能对ic从上皮带输送线末端经其掉落到下皮带输送线上的过程进行限位,以保证ic从上皮带输送线落入到下皮带输送线的过程不会出现飞溅的现象而离开下皮带输送线。

7、作为优选,供料单元包括振动盘,振动盘的内圆周从下往上斜向设置有升料料轨,振动盘面向上皮带输送线的一侧设置有上料口,振动盘面向下皮带输送线的一侧开设有回收口。振动盘的下面设置有直震器。升料料轨是指能用于升高物料传送的料轨。

8、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时,ic首先摆入到振动盘内,当振动盘在其下方的直震器的驱动下振动时能将多个ic震入升料料轨内,并沿升料料轨升高到上料口,接着,多个ic从振动盘的上料口落入到上皮带输送线上,使其通过上皮带输送线实现能对多个ic同步进行传送,以满足多个机械手同时从上皮带输送线中吸取ic的要求,其实现了能高速上料及确保了ic的上料效率高,并解决了传统结构的上料机构每次只能上料一个ic而导致其无法满足多个机械手同时吸料的要求。

9、作为优选,上料口斜向设置在上皮带输送线始端的上方,振动盘通过上料口与上皮带输送线对接;下皮带输送线通过回收口与振动盘对接。

10、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当ic从上皮带输送线落入到下皮带输送线上时,ic随下皮带输送线的传送往振动盘的方向传送;当ic传送到靠近振动盘时,ic通过回收口能传送入振动盘内,并在振动盘内沿升料料轨再次升高传送到上料口,其使ic实现能自动循环上料。

11、作为优选,下皮带输送线的长度设置为大于上皮带输送线的长度。

12、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上皮带输送线在传送多个ic的过程中,当上皮带输送线上有未被机械手吸走的ic时,ic会经上皮带输送线的末端落入到下皮带输送线的始端,此设计确保了ic能全部从上皮带输送线落入到下皮带输送线上,以避免ic落入到下皮带输送线外,其确保了ic回流的精准性。

13、作为优选,上皮带输送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限位侧板,下皮带输送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下限位侧板。

14、作为优选,同一侧的上限位侧板与下限位侧板连接安装有支柱,支柱设置有一根以上;其中一块下限位侧板的端部设置有下皮带轮,该端部向下延伸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电机,安装板的另一侧设置有主动皮带轮,且主动皮带轮安装在电机的驱动轴上。

15、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时,支柱的设计能确保上皮带输送线与下皮带输送线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以不影响ic随下皮带输送线的传送而回流,同时,支柱还能对上限位侧板起到支撑的作用。而上限位侧板能对上皮带输送线的传送起到限位的作用,以避免ic偏离上皮带输送线传送。同理,下限位侧板能对下皮带输送线的传送起到限位的作用,以避免ic偏离下皮带输送线回流传送,其确保了ic的传送精度高及ic的回流传送精度高。

16、作为优选,上限位侧板的端部设置有上皮带轮,且上皮带轮、下皮带轮与主动皮带轮为同侧设置。

17、作为优选,下皮带轮与主动皮带轮之间安装有张紧轮定位杆,张紧轮定位杆的一端安装有张紧轮,张紧轮定位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长槽。

18、作为优选,长槽内安装有定位螺丝,张紧轮定位杆通过定位螺丝和与之同侧的下限位侧板进行安装。

19、作为优选,上皮带输送线和下皮带输送线均是对皮带输送线的功能性描述。上限位侧板和下限位侧板均是对限位板的功能性描述。上皮带轮和下皮带轮均是对皮带轮的功能性描述。张紧轮定位杆是对定位杆的功能性描述。

20、作为优选,上皮带输送线与下皮带输送线的具体组成结构及工作已是公知常识,此处不再详细解释。上皮带轮通过转轴与上皮带输送线其中一端连接安装,而下皮带轮也是通过转轴与下皮带输送线其中一端连接安装。

21、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时,当电机带动主动皮带轮逆时针转动时,由于主动皮带轮、张紧轮和上皮带轮连接有皮带,且皮带是绕过下皮带轮与上皮带轮连接的,使主动皮带轮逆时针转动时通过皮带能共同带动下皮带轮作顺时针转动及带动上皮带轮作逆时针转动,作逆时针转动的上皮带轮能带动上皮带输送线往远离振动盘的方向传送,作顺时针转动的下皮带轮能带动下皮带输送线往靠近振动盘的方向传送,即上皮带输送线与下皮带输送线能反方向传送,使ic从上皮带输送线经下皮带输送线能回流入振动盘内。

22、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其通过对送料机构的结构进行设计,使送料机构中的上皮带输送线的始端与振动盘中的上料口对接,当ic从振动盘经上料口传送到上皮带输送线的上面并随上皮带输送线的传送而传送时,多个机械手能同时从上皮带输送线中吸取ic,使其实现能同时对多个ic进行上料,以满足多个机械手能同时吸料的要求,其具有上料效率高的优点,并解决了传统结构的上料机构每次只能对一个ic进行上料而导致其具有上料效率低及无法能满足多个机械手同时吸料的问题。

23、2、其通过对回料机构的结构进行设计,并在上皮带输送线的末端设置有侧限位罩与回料机构的下皮带输送线的始端进行衔接,使未被机械手吸走的多余ic从上皮带输送线的末端经侧限位罩落入到下皮带输送线的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料单元,及用于从供料单元中接料并送料的送料机构,及用于接收从送料机构掉落下来的物料、并将物料回传入供料单元的回料机构,及用于驱动送料机构和回料机构分别沿直线反向移动送料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供料单元包括振动盘,振动盘的内圆周从下往上斜向设置有升料料轨,振动盘面向上皮带输送线的一侧设置有上料口, 振动盘面向下皮带输送线的一侧开设有回收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上料口斜向设置在上皮带输送线始端的上方,振动盘通过上料口与上皮带输送线对接;下皮带输送线通过回收口与振动盘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下皮带输送线的长度设置为大于上皮带输送线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上皮带输送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限位侧板,下皮带输送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下限位侧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同一侧的上限位侧板与下限位侧板连接安装有支柱,支柱设置有一根以上;其中一块下限位侧板的端部设置有下皮带轮,该端部向下延伸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电机,安装板的另一侧设置有主动皮带轮,且主动皮带轮安装在电机的驱动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上限位侧板的端部设置有上皮带轮,且上皮带轮、下皮带轮与主动皮带轮为同侧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下皮带轮与主动皮带轮之间安装有张紧轮定位杆,张紧轮定位杆的一端安装有张紧轮,张紧轮定位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长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长槽内安装有定位螺丝,张紧轮定位杆通过定位螺丝和与之同侧的下限位侧板进行安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料单元,及用于从供料单元中接料并送料的送料机构,及用于接收从送料机构掉落下来的物料、并将物料回传入供料单元的回料机构,及用于驱动送料机构和回料机构分别沿直线反向移动送料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供料单元包括振动盘,振动盘的内圆周从下往上斜向设置有升料料轨,振动盘面向上皮带输送线的一侧设置有上料口, 振动盘面向下皮带输送线的一侧开设有回收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上料口斜向设置在上皮带输送线始端的上方,振动盘通过上料口与上皮带输送线对接;下皮带输送线通过回收口与振动盘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下皮带输送线的长度设置为大于上皮带输送线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动盘升料循环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上皮带输送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宏彩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