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调节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37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2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调节池,包括调节池,调节池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调节池远离进水管的一侧下侧设置有排污口,调节池的上侧等距设置有排送辅助组件,排送辅助组件包括有侧架板、横架板、气泵、分层管、固定杆和插接口,侧架板设置在调节池的两侧。分层管内水位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且分层管内的污水不会受污水池的水流冲击影响,在污水从分层管内上升时,相对安静的分层管内污水会出现沉淀分层现象,较为干净的污水会在上侧被插接口抽走,从而避免大量沉淀和异物垃圾会随污水一起被排送,大大降低了排送装置输送污水压力和有效降低下一步工序污水处理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调节池


技术介绍

1、调节池是一种用于调节进出口流量的结构。在污水处理厂,为了使管道和结构正常工作,不受废水高峰流量或浓度变化的影响,一般需要在污水处理设施前设置调节池,目前调节池一般会通过在远离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排水口,进行污水排送下一工序,直接通过排水口排放污水,调节池中随进水冲击,大量沉淀和异物垃圾会随污水一起被排送,增加排送装置输送污水压力和增加下一步污水处理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调节池,解决前调节池一般会通过在远离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排水口,进行污水排送下一工序,直接通过排水口排放污水,调节池中随进水冲击,大量沉淀和异物垃圾会随污水一起被排送,增加排送装置输送污水压力和增加下一步污水处理压力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调节池,包括调节池,所述调节池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调节池远离进水管的一侧下侧设置有排污口,所述调节池的上侧等距设置有排送辅助组件,所述排送辅助组件包括有侧架板、横架板、气泵、分层管、固定杆和插接口,所述侧架板设置在调节池的两侧,所述侧架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上侧设置有横架板,所述横架板的上侧设置有气泵,所述横架板的下侧中部设置有分层管,所述分层管的下端在调节池的内侧,所述分层管的下端为开口,所述分层管和气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分层管的两侧和侧架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分层管的一侧设置有插接口,所述分层管通过插接口连通有排送管,所述分层管的内径远大于排送管,所述分层管为透明玻璃材质。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分层管内水位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且分层管内的污水不会受污水池的水流冲击影响,在污水从分层管内上升时,相对安静的分层管内污水会出现沉淀分层现象,较为干净的污水会在上侧被插接口抽走,从而避免大量沉淀和异物垃圾会随污水一起被排送,大大降低了排送装置输送污水压力和有效降低下一步工序污水处理压力。

4、为了对污水进行初级过滤处理;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池的内侧靠近进水管的一侧设置有粗滤板,所述粗滤板将调节池的内侧分隔为两部分。

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粗滤板可以先将污水进行分隔,对污水进行初级过滤处理,将较大的杂物沉淀等留下,将次级污水沉淀物送到另一侧。

7、为了使底部沉淀物向靠近进水管的一侧汇聚;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池的内侧底部为向靠近排污口的一侧逐渐倾斜向上的斜面。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调节池底侧的斜面更容易使底部沉淀物向靠近进水管的一侧汇聚。

10、为了调节分层管下侧的入水深度;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架板的下侧均设置有底架板,一侧所述底架板的侧面设置有控制箱,所述侧架板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朝下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与底架板连接。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启动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输出端伸长,可以反向作用到侧架板,通过调节侧架板高度调节分层管下侧的入水深度。

13、为了调节排送辅助组件之间的间距;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架板的下侧设置有滑轨一,所述滑轨一的上侧滑动连接有滑块一,所述底架板通过滑块一与滑轨一滑动连接。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滑轨一便于调节排送辅助组件之间的间距。

16、为了增加排送辅助组件整体的稳定性;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池靠近底架板的两侧设置有滑轨二,所述滑轨二滑动连接有滑块二,所述滑块二与底架板固定连接。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滑轨二的滑块二连接底架板,从而便于增加排送辅助组件整体的稳定性。

19、为了阻挡大颗粒沉淀和杂物;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层管包括有上管道和下管道,所述下管道设置在上管道的下侧,所述下管道的内侧中部设置有过滤网。

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过滤网更容易阻挡大颗粒沉淀和杂物。

22、为了便于后期进行更换维护和拆洗;

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管道和下管道螺纹连接,所述上管道上侧与气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插接口与上管道内侧连通,所述固定杆设置在上管道的两侧。

24、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上管道和下管道螺纹连接便于后期进行更换维护和拆洗。

25、为了更容易控制分层管内水位高度;

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管道的内侧设置有水位监测器,所述水位监测器设置在插接口的上侧。

27、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水位监测器自动监测上管道内水位,并通过控制箱实时调节气泵功率,更容易控制分层管内水位高度,且与排送管的抽送速度互不影响,更容易操作。

28、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调节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1),所述调节池(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2),所述调节池(1)远离进水管(2)的一侧下侧设置有排污口(3),所述调节池(1)的上侧等距设置有排送辅助组件(4),所述排送辅助组件(4)包括有侧架板(41)、横架板(42)、气泵(43)、分层管(44)、固定杆(45)和插接口(46),所述侧架板(41)设置在调节池(1)的两侧,所述侧架板(41)相互靠近的一侧上侧设置有横架板(42),所述横架板(42)的上侧设置有气泵(43),所述横架板(42)的下侧中部设置有分层管(44),所述分层管(44)的下端在调节池(1)的内侧,所述分层管(44)的下端为开口,所述分层管(44)和气泵(43)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分层管(44)的两侧和侧架板(41)之间设置有固定杆(45),所述分层管(44)的一侧设置有插接口(46),所述分层管(44)通过插接口(46)连通有排送管(8),所述分层管(44)的内径远大于排送管(8),所述分层管(44)为透明玻璃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的内侧靠近进水管(2)的一侧设置有粗滤板(7),所述粗滤板(7)将调节池(1)的内侧分隔为两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的内侧底部为向靠近排污口(3)的一侧逐渐倾斜向上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板(41)的下侧均设置有底架板(47),一侧所述底架板(47)的侧面设置有控制箱(410),所述侧架板(41)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液压伸缩杆(48),所述液压伸缩杆(48)的输出端朝下连接有挡块(49),所述挡块(49)与底架板(4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板(47)的下侧设置有滑轨一(5),所述滑轨一(5)的上侧滑动连接有滑块一,所述底架板(47)通过滑块一与滑轨一(5)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靠近底架板(47)的两侧设置有滑轨二(6),所述滑轨二(6)滑动连接有滑块二,所述滑块二与底架板(47)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管(44)包括有上管道(4401)和下管道(4402),所述下管道(4402)设置在上管道(4401)的下侧,所述下管道(4402)的内侧中部设置有过滤网(44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道(4401)和下管道(4402)螺纹连接,所述上管道(4401)上侧与气泵(43)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插接口(46)与上管道(4401)内侧连通,所述固定杆(45)设置在上管道(4401)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道(4401)的内侧设置有水位监测器(4404),所述水位监测器(4404)设置在插接口(46)的上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调节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1),所述调节池(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2),所述调节池(1)远离进水管(2)的一侧下侧设置有排污口(3),所述调节池(1)的上侧等距设置有排送辅助组件(4),所述排送辅助组件(4)包括有侧架板(41)、横架板(42)、气泵(43)、分层管(44)、固定杆(45)和插接口(46),所述侧架板(41)设置在调节池(1)的两侧,所述侧架板(41)相互靠近的一侧上侧设置有横架板(42),所述横架板(42)的上侧设置有气泵(43),所述横架板(42)的下侧中部设置有分层管(44),所述分层管(44)的下端在调节池(1)的内侧,所述分层管(44)的下端为开口,所述分层管(44)和气泵(43)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分层管(44)的两侧和侧架板(41)之间设置有固定杆(45),所述分层管(44)的一侧设置有插接口(46),所述分层管(44)通过插接口(46)连通有排送管(8),所述分层管(44)的内径远大于排送管(8),所述分层管(44)为透明玻璃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的内侧靠近进水管(2)的一侧设置有粗滤板(7),所述粗滤板(7)将调节池(1)的内侧分隔为两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的内侧底部为向靠近排污口(3)的一侧逐渐倾斜向上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板(41)的下侧均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浩
申请(专利权)人:伊犁华泽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