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微电解生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进一步地,还涉及该微电解生物载体的应用。
技术介绍
1、氮、磷污染物超标是造成湖库富营养化、藻类爆发的重要因素,污水经过处理后产生的再生水可作为城市的“第二水源”补充到城市部分环境容量有限的内河、内湖等脆弱水体中。但城市污水厂排水执行一级a标准,离城市内河iv类或iii类控制标准要求有较大差距。实现高排放标准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已成为我国水处理
的一个典型难题和热点研究方向。
2、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沉池出水由于缺乏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碳源,不利于生物脱氮,因此有必要向再生水中外加碳源,如小分子有机物和植物缓释碳源等,以实现更好的脱氮效果。然而,额外投加碳源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并产生额外成本。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在不额外添加碳源的情况下实现有效脱氮除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提供自养电子供体成为解决反硝化限制的重要方法,以h2、硫、铁等为主的自养电子供体因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电解生物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粉末活性炭:42.0~48.0%、零价铁粉:40.0~45.0%、催化剂:2.0~5.0%、粘合剂:5.0~8.0%、腐殖酸:1.0~3.0%,以体积百分比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生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零价铜粉、零价钴粉、零价镍粉、零价锰粉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电解生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体积比为(45~55):(15~25):(10~20):(10~20)的零价铜粉、零价锰粉、零价钴粉和零价镍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电解生物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粉末活性炭:42.0~48.0%、零价铁粉:40.0~45.0%、催化剂:2.0~5.0%、粘合剂:5.0~8.0%、腐殖酸:1.0~3.0%,以体积百分比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生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零价铜粉、零价钴粉、零价镍粉、零价锰粉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电解生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体积比为(45~55):(15~25):(10~20):(10~20)的零价铜粉、零价锰粉、零价钴粉和零价镍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生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包括体积比为(75~85):(15~25)的硅酸钠溶液和聚乙烯醇,优选地,所述硅酸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0~5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微电解生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智丰,张忠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