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的冷塑性加工用水系润滑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363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了金属材料的冷塑性加工用水系润滑剂,该润滑剂是水系润滑剂,具有高的润滑性,可以代替将磷酸盐处理和草酸盐处理等化学被膜处理与反应型皂处理组合而成的润滑系统,没有像上述润滑体系中的环境方面的问题,能以1个工序进行处理,被膜剥离容易,即使以浸渍法大量处理加工材料也不引起因附着不匀而产生的耐热胶着性降低。该金属材料的冷塑性加工用水系润滑剂由下列成分组成:(A)水溶性无机盐、(B)固体润滑剂、(C)选自矿物油、动植物油脂和合成油中的至少一种油成分、(D)表面活性剂、以及(E)水,固体润滑剂和水溶性无机盐的重量比(B/A)是0.05/1-2/1,相对于水溶性无机盐和固体润滑剂的总量,油成分的重量比(C/(A+B))是0.05/1-1/1,固体润滑剂和油成分各自均匀分散和乳化。(*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冷塑性加工(锻造、拔管、拔丝等)钢铁、钛和钛合金、铜和铜合金、铝和铝合金等金属材料时使用的金属材料的冷塑性加工用水系润滑剂(以下,简称水系润滑剂)。在金属材料的塑性加工例如钢管的冷拔加工中,为了降低被加工材料与拉模、芯棒等工具之间产生的摩擦,防止发生咬死或热胶着,容易进行拉拔加工,使用形成液状的被膜或形成固体状的被膜的润滑剂。在这类的润滑剂之中,液状润滑剂的代表者是以矿物油、动植物油和合成油等作为基油为所谓油系润滑剂,一般使用从组装在加工装置上的润滑油供给装置直接流到工具或加工材料上的润滑方法。油系润滑油的使用多见于加工度较低的场合,在加工度较高的场合,使油的粘度上升,或者添加固体润滑剂和耐特压润滑油添加剂而使用。而固体被膜的代表者是与被加工材料反应、与基体形成良好附着的承载被膜的所谓化学被膜处理,对于碳钢和低合金钢,进行形成磷酸锌系被膜的磷酸盐被膜处理,对于不锈钢,进行形成草酸铁系的草酸盐被膜处理。在进行这些化学被膜处理后,通常进行反应型皂润滑处理,通过进行由这样的2个工序组成的润滑处理,能够将化学被膜的承载性和反应型皂润滑剂产生的润滑性组合起来,该润滑方法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金属材料的冷塑性加工用水系润滑剂,其特征是,由下列成分组成: (A)水溶性无机盐; (B)固体润滑剂; (C)选自矿物油、动植物油脂和合成油中的至少一种油成分; (D)表面活性剂; (E)水; 固体润滑剂和水溶性无机盐的重量比(B/A)是0.05/1-2/1,相对于水溶性无机盐和固体润滑剂的总量,油成分的重量比(C/(A+B))是0.05/1-1/1,固体润滑剂和油成分各自均匀分散和乳化。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6-6-21 181396/961.金属材料的冷塑性加工用水系润滑剂,其特征是,由下列成分组成(A)水溶性无机盐;(B)固体润滑剂;(C)选自矿物油、动植物油脂和合成油中的至少一种油成分;(D)表面活性剂;(E)水;固体润滑剂和水溶性无机盐的重量比(B/A)是0.05/1-21,相对于水溶性无机盐和固体润滑剂的总量,油成分的重量比(C/(A+B))是0.0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田元治松村由男西泽嘉彦小山隆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帕卡濑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