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用高强度方螺母倒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4306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2
本技术公开了核电专用零部件技术领域的一种核电用高强度方螺母倒角装置,包括工作台、倒角组件、旋转组件和收集组件,所述工作台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且所述工作台的顶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设置有倒角组件;通过旋转组件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过程中,将高强度方螺母放置在最右侧的放置盘的顶部,并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带动传动锥形齿轮旋转,当方螺母转动至倒角刀具的正下方后,启动气缸推动安装板竖直向下移动可对方螺母进行切角操作,而在切角过程中,可以连续上料,且切角结束后,可将方螺母转动至远离倒角刀具后取料,既有利于提高上下料的安全性,同时,提高了切角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核电专用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核电用高强度方螺母倒角装置


技术介绍

1、水闸门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控制设备,国家有关部门对大中型水闸门的制造、安装、验收等均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及标准,但对于核电水闸门,尚未统一的技术规范及标准,一般是采用金属硬接触密封,因此需要通过方螺母与螺栓配合进行紧固,方螺母在生产时需要通过倒角装置对其进行倒角。

2、目前,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2123454665.4的专利,公开的一种核电用高强度方螺母倒角装置,其通过气缸推动倒角刀具与滑槽杆下移并促使半导轨球带动圆筒与从动齿轮旋转,进而通过从动齿轮带动主动齿轮、放置盘与螺母旋转,进而通过倒角刀具对螺母进行切角,螺母切角时通过单个气缸带动装置运转解决了装置使用时需要耗费较多能源问题。

3、针对上述专利的描述内容,申请人认为其虽然解决了相应的技术问题,但是该技术方案在其他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具体如下:

4、上述专利其虽然通过气缸推动倒角刀具与滑槽杆下移并促使半导轨球带动圆筒与从动齿轮旋转,进而通过从动齿轮带动主动齿轮、放置盘与螺母旋转,进而通过倒角刀具对螺母进行切角,使得倒角时更节省能源,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只有单个上料位置,只有取料后才能重新上料,工作人员在上料和收取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且降低了加工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核电用高强度方螺母倒角装置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核电用高强度方螺母倒角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高强度方螺母在切角时,存在安全隐患和切角效率低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核电用高强度方螺母倒角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工作台、倒角组件、旋转组件和收集组件;

4、所述工作台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且所述工作台的顶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设置有倒角组件,所述固定架的右侧设有旋转组件;

5、所述工作台的表面靠近左侧处开设有排屑开槽,且所述排泄开槽的底部设有收集组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旋转组件的设置,可有效降低工作人员上料和取料时的安全隐患,并且提高了上料和收取的效率。

7、可选的,所述倒角组件包括两个气缸,且两个所述气缸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架的下表面靠近左右两侧处,两个所述气缸的动力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倒角刀具。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气缸的设置,可提高倒角刀具在竖向升降过程中的速率。

9、可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开设有与限位杆相互匹配的通孔,所述限位杆的顶端贯穿通孔内腔,并延伸至固定架的顶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限位杆的设置,可提高倒角刀具在竖向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盘,且所述旋转盘位于工作台的顶部靠近右侧处,所述旋转盘的底部设有防护罩,且所述防护罩的底部与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且所述第一轴承内腔贯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与旋转盘的底部圆心处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轴的外侧壁靠近底端处套接固定有从动锥形齿轮,所述从动锥形齿轮的右侧啮合有传动锥形齿轮,所述防护罩的内腔右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传动锥形齿轮的右侧圆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盘的外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第一t形滑槽,且若干个所述第一t形滑槽内腔均活动连接有第一t形滑块,若干个所述第一t形滑块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且所述横板的表面开设有圆形开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旋转盘旋转,并带动若干个放置盘转动,可实现连续性切角工作,有利于提高切角效率。

13、可选的,所述第一t形滑槽内腔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t形滑块底部和第一t形滑槽内腔底部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弹簧的设置,可快速对横板进行复位。

15、可选的,所述圆形开槽内侧壁开设有环形凹槽,且所述环形凹槽内腔转动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盘,所述圆板的底部圆心处固定连接有方杆。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限位环、圆板和方杆的设置,可实现放置盘的旋转,并快速完成方螺母的切角工作。

17、可选的,所述防护罩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传动电机,且所述传动电机的外侧罩设有电机罩,所述电机罩的右侧与防护罩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罩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且所述电机罩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靠近左侧处转动连接有与方杆相互匹配的方孔圆管,所述方孔圆管的外侧壁套接固定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前侧啮合有蜗杆,且所述蜗杆的右端贯穿第二轴承内腔,并与传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方孔圆管位于其中一个方杆的正下方。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单个传动电机可带动多个放置盘的旋转,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成本。

19、可选的,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收集槽,且所述收集槽位于排屑开槽的正下方,所述收集槽的顶部与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收集槽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屑板,所述导屑板与收集槽内腔右侧之间朝上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收集槽的左侧底部开设有开口,且所述开口的左侧贴合设有l形挡板,所述收集槽的左侧靠近顶部处开设有第二t形滑槽,且所述第二t形滑槽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t形滑块,所述第二t形滑块的左侧与l形挡板固定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收集槽、导屑板和l形挡板的设置,可将切角过程中产生的碎屑集中收集在一起,并方便工作人员集中处理,降低工作强度。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2、一、通过旋转组件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过程中,将高强度方螺母放置在最右侧的放置盘的顶部,并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带动传动锥形齿轮旋转,传动锥形齿轮旋转带动从动锥形齿轮旋转,并带动转轴旋转,转轴旋转带动旋转盘旋转,并带动方螺母向靠近倒角刀具的一侧转动,当方螺母转动至倒角刀具的正下方后,启动气缸推动安装板竖直向下移动可对方螺母进行切角操作,而在切角过程中,可以连续上料,且切角结束后,可将方螺母转动至远离倒角刀具后取料,既有利于提高上下料的安全性,同时,提高了切角效率;

23、二、通过倒角刀具竖直向下移动并在与方螺母接触后,按压方螺母向下移动,且带动放置盘和横板向下移动,横板向下移动带动第一t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用高强度方螺母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倒角组件(4)、旋转组件(5)和收集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用高强度方螺母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组件(4)包括两个气缸(403),且两个所述气缸(403)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架(3)的下表面靠近左右两侧处,两个所述气缸(403)的动力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01),且所述安装板(4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倒角刀具(4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电用高强度方螺母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01)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04),所述固定架(3)的上表面开设有与限位杆(404)相互匹配的通孔,所述限位杆(404)的顶端贯穿通孔内腔,并延伸至固定架(3)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用高强度方螺母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5)包括旋转盘(501),且所述旋转盘(501)位于工作台(1)的顶部靠近右侧处,所述旋转盘(501)的底部设有防护罩(504),且所述防护罩(504)的底部与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5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且所述第一轴承内腔贯穿设有转轴(508),所述转轴(508)的顶端与旋转盘(501)的底部圆心处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轴(508)的外侧壁靠近底端处套接固定有从动锥形齿轮(507),所述从动锥形齿轮(507)的右侧啮合有传动锥形齿轮(506),所述防护罩(504)的内腔右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505),且所述驱动电机(505)的动力输出端与传动锥形齿轮(506)的右侧圆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盘(501)的外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第一T形滑槽,且若干个所述第一T形滑槽内腔均活动连接有第一T形滑块,若干个所述第一T形滑块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502),且所述横板(502)的表面开设有圆形开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核电用高强度方螺母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形滑槽内腔设有弹簧(516),且所述弹簧(51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T形滑块底部和第一T形滑槽内腔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核电用高强度方螺母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开槽内侧壁开设有环形凹槽,且所述环形凹槽内腔转动连接有限位环(514),所述限位环(51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圆板(513),所述圆板(5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盘(503),所述圆板(513)的底部圆心处固定连接有方杆(51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核电用高强度方螺母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504)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传动电机(512),且所述传动电机(512)的外侧罩设有电机罩,所述电机罩的右侧与防护罩(504)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罩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且所述电机罩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靠近左侧处转动连接有与方杆(515)相互匹配的方孔圆管(511),所述方孔圆管(511)的外侧壁套接固定有蜗轮(510),所述蜗轮(510)的前侧啮合有蜗杆(509),且所述蜗杆(509)的右端贯穿第二轴承内腔,并与传动电机(512)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方孔圆管(511)位于其中一个方杆(515)的正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用高强度方螺母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6)包括收集槽(601),且所述收集槽(601)位于排屑开槽的正下方,所述收集槽(601)的顶部与工作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收集槽(601)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屑板(602),所述导屑板(602)与收集槽(601)内腔右侧之间朝上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收集槽(601)的左侧底部开设有开口,且所述开口的左侧贴合设有L形挡板(603),所述收集槽(601)的左侧靠近顶部处开设有第二T形滑槽,且所述第二T形滑槽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T形滑块,所述第二T形滑块的左侧与L形挡板(603)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用高强度方螺母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倒角组件(4)、旋转组件(5)和收集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用高强度方螺母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组件(4)包括两个气缸(403),且两个所述气缸(403)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架(3)的下表面靠近左右两侧处,两个所述气缸(403)的动力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01),且所述安装板(4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倒角刀具(4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电用高强度方螺母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01)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04),所述固定架(3)的上表面开设有与限位杆(404)相互匹配的通孔,所述限位杆(404)的顶端贯穿通孔内腔,并延伸至固定架(3)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用高强度方螺母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5)包括旋转盘(501),且所述旋转盘(501)位于工作台(1)的顶部靠近右侧处,所述旋转盘(501)的底部设有防护罩(504),且所述防护罩(504)的底部与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5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且所述第一轴承内腔贯穿设有转轴(508),所述转轴(508)的顶端与旋转盘(501)的底部圆心处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轴(508)的外侧壁靠近底端处套接固定有从动锥形齿轮(507),所述从动锥形齿轮(507)的右侧啮合有传动锥形齿轮(506),所述防护罩(504)的内腔右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505),且所述驱动电机(505)的动力输出端与传动锥形齿轮(506)的右侧圆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盘(501)的外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第一t形滑槽,且若干个所述第一t形滑槽内腔均活动连接有第一t形滑块,若干个所述第一t形滑块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502),且所述横板(502)的表面开设有圆形开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核电用高强度方螺母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金凌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