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雨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297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雨刷结构,包括雨刷片和夹持机构。雨刷片包括基板、上刷板以及下刷板,其中基板具有预定长度,上刷板和下刷板分别设置在基板的顶面和底面,且二者均沿基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上刷板和下刷板背向基板的一侧均呈扁平状;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部和驱动杆,夹持部上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与上刷板或下刷板匹配,上刷板或下刷板通过容纳槽与夹持部连接,驱动杆用于连接夹持部与驱动雨刷的工作电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面雨刷结构,相比于单面的雨刷结构,其更加环保,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保养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面雨刷结构


技术介绍

1、雨刷是车辆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其用于从车辆的挡风玻璃上除去雪、雨、灰尘等,以确保驾驶员的视野,从而能够安全地驾驶。常见的雨刷通常为单面结构,当雨刷片出现磨损或磨损比较严重后,其无法完全除去挡风玻璃上的雪、雨、灰尘等,此时就需要将整个雨刷片丢弃,再更换新的雨刷片。而这种做法会增加环保负担,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车辆的保养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面雨刷结构,相比于单面的雨刷结构,其更加环保,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保养成本。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双面雨刷结构,包括雨刷片和夹持机构。雨刷片包括基板、上刷板以及下刷板,其中所述基板具有预定长度,所述上刷板和所述下刷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板的顶面和底面,且二者均沿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上刷板和所述下刷板背向所述基板的一侧均呈扁平状;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部和驱动杆,所述夹持部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上刷板或所述下刷板匹配,所述上刷板或所述下刷板通过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夹持部连接,所述驱动杆用于连接所述夹持部与驱动雨刷的工作电机。

4、优选地,所述基板的宽度大于所述上刷板及所述下刷板的宽度,以使所述基板从所述上刷板或下刷板的两侧延伸出;所述夹持部的底部两侧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开口向内的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容纳所述上刷板或下刷板的两侧伸出的基板。

5、进一步地,所述卡槽与所述上刷板或下刷板的两侧伸出基板的结构相同,以使所述基板与所述夹持部滑动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从所述上刷板或下刷板的两侧延伸出的长度相同。

7、优选地,所述夹持部为长条状结构,且所述夹持部的长度远小于所述基板的长度。

8、优选地,所述基板为不锈钢板。

9、具体地,所述上刷板与所述下刷板与所述基板之间粘接固定。

10、优选地,所述上刷板和所述下刷板的纵向截面均呈楔形,且二者两侧相对的面均为向内凹的弧面。

11、优选地,所述上刷板和所述下刷板均与所述基板的长度相等,且二者的两端与所述基板的任意一端平齐。

12、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所述延伸部的顶面进入所述卡槽并与所述基板相抵。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4、该雨刷结构的雨刷片具有相背设置的上刷板和下刷板,并设置能够夹持上刷板和下刷板的夹持部,将上刷板或下刷板中的一者与夹持部连接,另一者与挡风玻璃贴合,用于除去挡风玻璃上的雨、雪、灰常等,当该刷板出现磨损后,再将该刷板与夹持部连接,使另一个未使用的竖板与挡风玻璃贴合。因此,相比于单面雨刷结构,本双面雨刷结构更加环保,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保养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的宽度大于所述上刷板(1)及所述下刷板(2)的宽度,以使所述基板(3)从所述上刷板(1)或下刷板(2)的两侧延伸出;所述夹持部(4)的底部两侧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7),所述延伸部(7)上设置有开口向内的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容纳所述上刷板(1)或下刷板(2)的两侧伸出的基板(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与所述上刷板(1)或下刷板(2)的两侧伸出基板(3)的结构相同,以使所述基板(3)与所述夹持部(4)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从所述上刷板(1)或下刷板(2)的两侧延伸出的长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刷板(1)和所述下刷板(2)与所述基板(3)之间粘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刷板(1)和所述下刷板(2)的纵向截面均呈楔形,且二者两侧相对的面均为向内凹的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刷板(1)和所述下刷板(2)均与所述基板(3)的长度相等,且二者的两端与所述基板(3)的任意一端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为不锈钢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4)为长条状结构,且所述夹持部(4)的长度远小于所述基板(3)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双面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7)上设置有螺栓(8),所述螺栓(8)贯穿所述延伸部(7)的顶面进入所述卡槽并与所述基板(3)相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的宽度大于所述上刷板(1)及所述下刷板(2)的宽度,以使所述基板(3)从所述上刷板(1)或下刷板(2)的两侧延伸出;所述夹持部(4)的底部两侧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7),所述延伸部(7)上设置有开口向内的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容纳所述上刷板(1)或下刷板(2)的两侧伸出的基板(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与所述上刷板(1)或下刷板(2)的两侧伸出基板(3)的结构相同,以使所述基板(3)与所述夹持部(4)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从所述上刷板(1)或下刷板(2)的两侧延伸出的长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刷板(1)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世伟吕建国李旭孔凡华王国林吕阳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艾迪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