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极耳电芯、多极耳电池及多极耳电芯的制作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多极耳电芯、多极耳电池及多极耳电芯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4202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极耳电芯包括极片和极耳融合部,多个所述极片绝缘堆叠,每个所述极片延伸有极耳,每个所述极耳具有输出端,所述极耳融合部由多个同极性的所述输出端焊接形成;其中,所述极耳融合部的焊接区域具有缺口,所述缺口涂覆有补充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极耳融合部,省去了常规极耳弯折和转接焊的工艺流程,进一步能够提高封装后电池顶部的空间利用率,在电池规格相同的情况下,包含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方法的多极耳电芯的电池中极片的长度更长,进而提高了能量密度。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多极耳电池及多极耳电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的,具体涉及一种多极耳电芯、多极耳电池及多极耳电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1、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设备选择以锂离子电池作为电源,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等,这为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其中,电芯可分为叠片电芯与卷芯,在动力锂电池领域,叠片工艺可以更好地发挥大型电芯优势,其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工艺控制均比卷绕工艺占据优势,同时叠片工艺可以更好控制电芯良率。然而,现有的多极耳电芯采用如图2所示的结构,制作方法为:多个极片1’绝缘堆叠,每个极片1’引出极耳2’,同极性的极耳2’经过弯折和与带有极耳胶3’的输出极耳4’进行转接焊;在现有的制作方法工艺复杂,同时极耳2’在封装时会占据过多的电池顶部空降,减少电池的空间利用率,进而降低电池的能量密度,另外在极耳焊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极耳破损的情况,影响了电池的供电能力。为此,亟需提出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极耳电芯,其通过设置极耳融合部,省去了弯折和转接焊的工艺步骤,并且减少了封装后极耳使用电池的顶部空间,增加了电池能量密度;同时通过在缺口处焊接补充涂层,对电池极耳的破损进行补充,保障了电池的供电能力。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多极耳电芯,包括:

4、极片,多个所述极片绝缘堆叠,每个所述极片延伸有极耳,每个所述极耳具有输出端;

5、极耳融合部,所述极耳融合部由多个同极性的所述输出端焊接形成;

6、其中,所述极耳融合部的焊接区域具有缺口,所述缺口涂覆有补充涂层。

7、在制作过程中,将多个所述极耳的输出端焊接在一起时,所述焊接区域为所述极耳之间的融合处,在焊接时易出现材料破损导致所述缺口形成的情况,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所述缺口处形成所述补充涂层,防止所述多极耳电芯供电能力下降的情况出现。

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极耳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缺口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所述缺口相间分布或紧密分布于所述焊接区域。

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极耳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缺口的截面形状为u形或v形。

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极耳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缺口的深度小于所述极耳融合部的厚度。

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极耳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缺口沿所述极耳融合部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进行设置。

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极耳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极耳为柔性极耳,所述极耳还具有与所述输出端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输出端形成一定角度,所述角度为0-180°。

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极耳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极耳融合部的长度为1.2-2.0mm,厚度为0.16-0.2mm。

1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多极耳电池,包括上述多极耳电芯和封装于所述多极耳电芯外部的封装部。

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极耳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多极耳电芯包括极耳融合部,所述极耳融合部涂覆有极耳胶,所述极耳胶的面积小于所述极耳融合部的面积。

1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多极耳电芯制作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7、步骤一、多个极片绝缘堆叠,每个所述极片引出极耳;

18、步骤二、多个同极性的所述极耳的输出端形成极耳束;

19、步骤三、将所述极耳束按第一焊接功率焊接,形成极耳融合部;

20、步骤四、所述极耳融合部的焊接区域具有缺口,将补充材料按第二焊接功率焊接至所述缺口处,形成补充涂层,得到多极耳电芯。

2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极耳电芯制作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第一焊接功率为1800-3000w;所述步骤四中,所述第二焊接功率为2000-3000w。

2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极耳电芯制作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四中,所述补充材料为钢粉末。

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4、(1)本专利技术的多极耳电芯包括极片和极耳融合部,多个所述极片绝缘堆叠,每个所述极片延伸有极耳,每个所述极耳具有输出端;所述极耳融合部由多个同极性的所述输出端焊接形成;其中,所述极耳融合部的焊接区域具有缺口,所述缺口涂覆有补充涂层。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极耳融合部,相比于现有极耳需要经过弯折和与带有极耳胶的输出极耳进行转接焊,工艺流程简单,减少了生产成本;

25、(2)本专利技术采用极耳融合部的结构相比于常规弯折极耳的设计,减少了所占空间,提高了封装后电池顶部的空间利用率,在电池规格相同的情况下,能够增加极片的长度,进而增加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26、(3)本专利技术使用补充涂层涂覆于缺口处,能够弥补焊接时造成的破损,增加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和供电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极耳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4)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所述缺口(4)相间分布或紧密分布于所述焊接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4)的截面形状为U形或V形,所述缺口(4)的深度小于所述极耳融合部(3)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2)为柔性极耳,所述极耳(2)还具有与所述输出端相连接的连接部(21),所述连接部(21)与所述输出端形成一定角度,所述角度为0-18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融合部(3)的长度为1.2-2.0mm,厚度为0.16-0.2mm。

6.一种多极耳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多极耳电芯和封装于所述多极耳电芯外部的封装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极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极耳电芯包括极耳融合部(3),所述极耳融合部(3)涂覆有极耳胶,所述极耳胶的面积小于所述极耳融合部(3)的面积。

>8.一种多极耳电芯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极耳电芯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第一焊接功率为1800-3000W;所述步骤四中,所述第二焊接功率为2000-3000W。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极耳电芯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所述补充材料为钢粉末。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极耳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4)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所述缺口(4)相间分布或紧密分布于所述焊接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4)的截面形状为u形或v形,所述缺口(4)的深度小于所述极耳融合部(3)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2)为柔性极耳,所述极耳(2)还具有与所述输出端相连接的连接部(21),所述连接部(21)与所述输出端形成一定角度,所述角度为0-18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融合部(3)的长度为1.2-2.0mm,厚度为0.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冰刘佳纪荣进郑明清项海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