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极耳电芯、多极耳电池及多极耳电芯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420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极耳电芯包括极片和极耳融合部,多个所述极片绝缘堆叠,每个所述极片延伸有极耳,每个所述极耳具有输出端,所述极耳融合部由多个同极性的所述输出端焊接形成;其中,所述极耳融合部的焊接区域具有缺口,所述缺口涂覆有补充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极耳融合部,省去了常规极耳弯折和转接焊的工艺流程,进一步能够提高封装后电池顶部的空间利用率,在电池规格相同的情况下,包含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方法的多极耳电芯的电池中极片的长度更长,进而提高了能量密度。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多极耳电池及多极耳电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的,具体涉及一种多极耳电芯、多极耳电池及多极耳电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1、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设备选择以锂离子电池作为电源,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等,这为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其中,电芯可分为叠片电芯与卷芯,在动力锂电池领域,叠片工艺可以更好地发挥大型电芯优势,其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工艺控制均比卷绕工艺占据优势,同时叠片工艺可以更好控制电芯良率。然而,现有的多极耳电芯采用如图2所示的结构,制作方法为:多个极片1’绝缘堆叠,每个极片1’引出极耳2’,同极性的极耳2’经过弯折和与带有极耳胶3’的输出极耳4’进行转接焊;在现有的制作方法工艺复杂,同时极耳2’在封装时会占据过多的电池顶部空降,减少电池的空间利用率,进而降低电池的能量密度,另外在极耳焊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极耳破损的情况,影响了电池的供电能力。为此,亟需提出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极耳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4)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所述缺口(4)相间分布或紧密分布于所述焊接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4)的截面形状为U形或V形,所述缺口(4)的深度小于所述极耳融合部(3)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2)为柔性极耳,所述极耳(2)还具有与所述输出端相连接的连接部(21),所述连接部(21)与所述输出端形成一定角度,所述角度为0-18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电芯,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极耳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4)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所述缺口(4)相间分布或紧密分布于所述焊接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4)的截面形状为u形或v形,所述缺口(4)的深度小于所述极耳融合部(3)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2)为柔性极耳,所述极耳(2)还具有与所述输出端相连接的连接部(21),所述连接部(21)与所述输出端形成一定角度,所述角度为0-18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融合部(3)的长度为1.2-2.0mm,厚度为0.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冰刘佳纪荣进郑明清项海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