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分层铝塑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19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分层铝塑膜,包括保护层、中间绝缘层和热封层;所述中间绝缘层和热封层之间设置有防剥离层,防剥离层的上表面通过第一粘接层与中间绝缘层复合粘接,所述防剥离层的下表面通过第二粘接层与热封层复合粘接;所述防剥离层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一锯齿结构,所述中间绝缘层的下表面和热封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锯齿结构。本技术通过在防剥离层的上、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锯齿结构,中间绝缘层的下表面和热封层的上表面设置第二锯齿结构,增加了与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中间绝缘层和热封层与防剥离层之间的粘结力,降低中间绝缘层和热封层发生分层剥离的几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铝塑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铝塑膜,具体涉及一种防分层铝塑膜


技术介绍

1、软包锂离子电池由铝塑膜、电芯及电解液组成,具有重量轻、容量大、内阻小、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放电平台稳定等特点,受到国内外用户的青睐。软包锂电池产品也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动交通工具、移动电源、数码电子产品、智能穿戴产品、电动玩具、等诸多领域。目前,软包装铝塑膜主要由尼龙层(pa)作为外保护层、铝箔作为中间绝缘层、流延聚丙烯层(cpp)作为内热封层,每两层之间通过粘接剂复合而成。然而铝箔的形变能力较差,强行伸拉或抽真空后铝箔与热封层之间容易出现分层剥离现象,导致产品出现分层而报废。

2、基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分层铝塑膜,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分层铝塑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分层铝塑膜,通过在中间绝缘层和热封层之间设置防剥离层,并且防剥离层的上、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锯齿结构,中间绝缘层的下表面和热封层的上表面设置第二锯齿结构,增加了与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中间绝缘层和热封层与防剥离层之间的粘结力,降低中间绝缘层和热封层发生分层剥离的几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铝塑膜的使用寿命。

2、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防分层铝塑膜,包括保护层、中间绝缘层和热封层;所述中间绝缘层和热封层之间设置有防剥离层,所述防剥离层的上表面通过第一粘接层与中间绝缘层复合粘接,所述防剥离层的下表面通过第二粘接层与热封层复合粘接;所述防剥离层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一锯齿结构,所述中间绝缘层的下表面和热封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锯齿结构。

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均为聚氨酯胶水层。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聚酰胺。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热封层的材料为流延聚丙烯。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间绝缘层的材料为铝箔。

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分层铝塑膜,通过在中间绝缘层和热封层之间设置防剥离层,并且防剥离层的上、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锯齿结构,中间绝缘层的下表面和热封层的上表面设置第二锯齿结构,增加了与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中间绝缘层和热封层与防剥离层之间的粘结力,降低中间绝缘层和热封层发生分层剥离的几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铝塑膜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分层铝塑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层(1)、中间绝缘层(2)和热封层(3);所述中间绝缘层(2)和热封层(3)之间设置有防剥离层(4),所述防剥离层(4)的上表面通过第一粘接层(5)与中间绝缘层(2)复合粘接,所述防剥离层(4)的下表面通过第二粘接层(6)与热封层(3)复合粘接;所述防剥离层(4)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一锯齿结构(7),所述中间绝缘层(2)的下表面和热封层(3)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锯齿结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分层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层(5)和第二粘接层(6)均为聚氨酯胶水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分层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1)的材料为聚酰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分层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3)的材料为流延聚丙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分层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绝缘层(2)的材料为铝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分层铝塑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层(1)、中间绝缘层(2)和热封层(3);所述中间绝缘层(2)和热封层(3)之间设置有防剥离层(4),所述防剥离层(4)的上表面通过第一粘接层(5)与中间绝缘层(2)复合粘接,所述防剥离层(4)的下表面通过第二粘接层(6)与热封层(3)复合粘接;所述防剥离层(4)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一锯齿结构(7),所述中间绝缘层(2)的下表面和热封层(3)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锯齿结构(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武辉陈健安根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顺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