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运输车及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4087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板材运输车及运输系统,其中,所述板材运输车包括运输车本体,运输车本体的底端四角分别设有车轮,沿运输车本体前后方向,运输车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长轴;至少一对第一传动件,各第一传动件分别设置在运输车本体的左右两侧并一一相对,且各第一传动件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挡条及第二挡条,两长轴分别贯穿同侧的第一传动件、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当第一传动件受板材挤压时,第一传动件带动其两侧的第一挡条及第二挡条绕长轴转动,以分隔并支撑板材。本技术提供的板材运输车可通过左右两侧的第一传动件带动第一传动件两侧的第一挡条及第二挡条绕长轴转动,从而将板材分隔并支撑,便于后续机械爪抓取单块板材取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输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板材运输车及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1、阳极铜是生产阴极铜产品的重要铜原料,属高价值物料。阳极铜检验工作的质量与精度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命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影响到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阳极铜采样不仅关乎产品质量,而且还与工作效率、工人劳动强度、安全生产等方面有着重要联系。

2、现有的阳极铜板从生产车间运输到采样区大多采用叉车运输,这样阳极铜板之间几乎没有间隙,这就增大了分隔各阳极铜板的难度,不利于后续机械爪抓取单片阳极铜板进行采样。

3、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运输车及运输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叉车运输阳极铜板不便于机械爪抓取单片阳极铜板进行采样的问题。

2、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材运输车,包括:

4、运输车本体,所述运输车本体的底端四角分别设有车轮,沿所述运输车本体前后方向,所述运输车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长轴;

5、至少一对第一传动件,各所述第一传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运输车本体的左右两侧并一一相对,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第一弹簧、第一齿轮及第一l形滑动件,所述第一l形滑动件通过所述第一弹簧沿竖向可升降式设置在所述运输车本体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l形滑动件一侧的第一齿条啮合,且各第一齿轮的前后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挡条及第二挡条,两所述长轴分别贯穿同侧的第一齿轮、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当第一l形滑动件顶侧受板材挤压时,带动所述第一齿轮、第一挡条及第二挡条绕长轴转动,以分隔并支撑板材。

6、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板材运输车中,还包括:

7、第二传动件,所述运输车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排所述第二传动件,两排第二传动件分别位于同侧的第一传动件后方,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第二弹簧、第二齿轮及第二l形滑动件,所述第二l形滑动件通过所述第二弹簧沿竖向可升降式设置在所述运输车本体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l形滑动件一侧的第二齿条啮合,各第二齿轮远离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三挡条,两所述长轴分别贯穿同侧的第二齿轮及第三挡条,当第二l形滑动件顶侧受板材挤压时,带动所述第二齿轮及第三挡条绕长轴转动,以分隔并支撑板材。

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运输车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相对称的第一槽体,两所述长轴分别贯穿同侧的第一槽体,且各所述第一槽体内分别设有一第一传动件、一第一挡条及一第二挡条;

9、所述第一槽体内形成有竖向的第一容纳槽和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弹簧沿竖向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且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伸出所述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l形滑动件的顶板底侧与所述第一弹簧顶端抵接,所述第一l形滑动件的侧板设有竖向的所述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所述长轴上并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一挡条一端及第二挡条一端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齿轮两侧;

10、所述第一槽体内设有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当所述第一挡条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斜面抵接时,相对的两所述第一挡条组成八字形,当所述第二挡条转动至与所述第二斜面抵接时,相对的两所述第二挡条组成八字形;

11、所述第一挡条及第二挡条在转动前均保持水平且位于同一水平面。

1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运输车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相对称的第二槽体,两所述长轴分别贯穿同侧的第二槽体,且各所述第二槽体内分别设有一第二传动件及一第三挡条;

13、所述第二槽体内形成有竖向的第二容纳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弹簧沿竖向设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且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伸出所述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l形滑动件的顶板底侧与所述第二弹簧顶端抵接,所述第二l形滑动件的侧板设有竖向的所述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所述长轴上并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所述第三挡条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齿轮的一侧;

14、所述第二槽体内设有第三斜面,当所述第三挡条转动至与所述第三斜面抵接时,相对的两所述第三挡条组成八字形;

15、所述第三挡条在转动前保持水平且与所述第一挡条、第二挡条处于同一水平面。

16、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槽体设有一对且所述第二槽体设有多对,所述第一槽体设于所述长轴的前端,各个所述第二槽体均设置在同侧第一槽体的后方,且各相邻的所述第二槽体的相对侧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槽体与同侧最近的第二槽体的相对侧相互连接;

17、所述第一挡条与相邻的第二挡条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二挡条与相邻的第三挡条之间的间距及两相邻的第三挡条之间的间距均一致。

1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板材运输车中,还包括:

19、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有两个,两所述驱动电机均设置在所述运输车本体的前端,所述运输车本体前端两侧的车轮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驱动电机。

2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板材运输车中,还包括:

21、信号接收器及控制模块,所述信号接收器及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运输车本体上,且两所述驱动电机及所述信号接收器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22、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运输系统,其包括上述的板材运输车、支撑架、传送装置、前挡板及后挡板;其中,

23、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前横梁及后横梁,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相对设置,所述前横梁的两端均设有第一驱动件,且所述前横梁的两端均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分别与第一支架的顶端及第二支架的顶端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前横梁沿第一支架顶端及第二支架顶端滑动,所述后横梁的两端均设有第二驱动件,且所述后横梁的两端均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与第一支架的顶端及第二支架的顶端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后横梁沿第一支架顶端及第二支架顶端滑动,且所述后横梁与所述前横梁相互平行;

24、所述前挡板可升降式设置在所述前横梁中部,所述后挡板可升降式设置在后横梁中部,所述前横梁上设有第一升降件,所述第一升降件与所述前挡板连接以驱动前挡板升降,所述后横梁上设有第二升降件,所述第二升降件与所述后挡板连接以驱动后挡板升降;

25、所述板材运输车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并位于前挡板及后挡板下方,所述第一支架底部的前端设有红外线发射端,所述第二支架底部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红外线发射端相对的红外线接收端,且当板材运输车位于起点时,所述红外线发射端与红外线接收端之间的连线位于第一挡条与第二挡条之间;

26、所述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一升降件、第二升降件、红外线发射端及红外线接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27、所述传送装置的前端设置在所述板材运输车左右两侧之间的空槽内,所述传送装置的后端设置在板材运输车后端的后方,当板材运输车位于起点时,所述传送装置的前端面与所述第二挡条的前端面平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材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相对称的第一槽体,两所述长轴分别贯穿同侧的第一槽体,且各所述第一槽体内分别设有一第一传动件、一第一挡条及一第二挡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材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相对称的第二槽体,两所述长轴分别贯穿同侧的第二槽体,且各所述第二槽体内分别设有一第二传动件及一第三挡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材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设有一对且所述第二槽体设有多对,所述第一槽体设于所述长轴的前端,各个所述第二槽体均设置在同侧第一槽体的后方,且各相邻的所述第二槽体的相对侧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槽体与同侧最近的第二槽体的相对侧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材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材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一种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材运输车、支撑架、传送装置、前挡板及后挡板;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沿运输车本体前后方向,所述第一支架顶端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顶侧设有第三齿条,所述第二支架顶端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内顶侧设有第四齿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前横梁上的第三电机及设置在第三电机转轴上的第三传动齿轮,所述前横梁上设有第三卡槽,所述前挡板沿竖向贯穿所述第三卡槽,所述前挡板上设有竖向的第五齿条,所述第五齿条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相对称的第一槽体,两所述长轴分别贯穿同侧的第一槽体,且各所述第一槽体内分别设有一第一传动件、一第一挡条及一第二挡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材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相对称的第二槽体,两所述长轴分别贯穿同侧的第二槽体,且各所述第二槽体内分别设有一第二传动件及一第三挡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材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设有一对且所述第二槽体设有多对,所述第一槽体设于所述长轴的前端,各个所述第二槽体均设置在同侧第一槽体的后方,且各相邻的所述第二槽体的相对侧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槽体与同侧最近的第二槽体的相对侧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龙欧阳飞杨世莹何正华蒋张楠贾现广陈峥多功东高千里胡金程杨贵忠巴自东薛兵库杨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南铜业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