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防跌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337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临床护理防跌落装置,包括床体和支架,支架通过夹持组件夹设在床体一侧,支架底端设置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上开设有一对限位槽,第一螺杆上通过一对限位槽滑动卡设有踏板,踏板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上穿设有卡轴,卡轴自由端设置有牵引带,牵引带自由端设置有连接组件,支架顶端转动卡设有转动垫,牵引带通过连接组件与转动垫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设置的连接组件可和握持组件配合使用,帮助部分需要助力的患者平稳下床,从而避免患者自行下床的过程中意外跌落,患者需要自行下床时,需先坐到支架上方的转动垫上,而后逐渐起身下踩踏板,直至患者完成起身,本装置可帮助部分患者离床时保持平衡并辅助患者下床,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临床护理防跌落装置


技术介绍

1、临床护理指的是护理人员在临床中的所有工作内容,包括常规护理、护理管理工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除对患者进行医疗服务外,还需保证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受到新的伤害,为防止患者从床跌落,病床的两侧通常都设置有可升降或折叠的扶手以阻止患者滚落。

2、但是,康复过程中会出现部分患者可以独自离床但尚未完全恢复运动能力的情况,该类患者在自行降下把手并离床的过程中易出现重心不稳跌落的情况,而现有的防跌落装置多数仅针对长期卧床的患者,难以对上述类型患者进行保护,进而降低了防跌落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临床护理防跌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跌落装置多数仅针对长期卧床的患者,难以对可以独自离床但尚未完全恢复运动能力的患者进行离床保护,进而降低了防跌落装置实用性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临床护理防跌落装置,包括床体和支架,所述支架通过夹持组件夹设在所述床体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临床护理防跌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和支架(2),所述支架(2)通过夹持组件夹设在所述床体(1)一侧,所述支架(2)底端设置有第一螺杆(36),所述第一螺杆(36)上开设有一对限位槽(37),所述第一螺杆(36)上通过一对所述限位槽(37)滑动卡设有踏板(8),所述踏板(8)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上穿设有卡轴(25),所述卡轴(2)自由端设置有牵引带(17),所述牵引带(17)自由端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支架(2)顶端转动卡设有转动垫(5),所述牵引带(17)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转动垫(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护理防跌落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临床护理防跌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和支架(2),所述支架(2)通过夹持组件夹设在所述床体(1)一侧,所述支架(2)底端设置有第一螺杆(36),所述第一螺杆(36)上开设有一对限位槽(37),所述第一螺杆(36)上通过一对所述限位槽(37)滑动卡设有踏板(8),所述踏板(8)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上穿设有卡轴(25),所述卡轴(2)自由端设置有牵引带(17),所述牵引带(17)自由端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支架(2)顶端转动卡设有转动垫(5),所述牵引带(17)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转动垫(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护理防跌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所述转动垫(5)两侧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6),所述支架(2)两侧均穿设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一端同轴连接有第二齿轮(16),所述第一齿轮(6)与所述第二齿轮(16)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6)自由端同轴连接有卷筒(10),所述卷筒(10)两端均设置有隔板(11),任一所述隔板(11)一侧连接有卷簧(9),所述卷簧(9)自由端与所述支架(2)连接,所述牵引带(17)卷设在所述卷筒(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临床护理防跌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所述支架(2)一侧开设的燕尾槽(34),所述燕尾槽(34)内滑动卡设有燕尾块(22),所述燕尾块(22)一端连接有活动夹板(21),所述活动夹板(21)一侧设置有连接套(24),所述支架(2)一侧设置有转动连接的第二螺杆(26),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淑萍黎玉梅曾飞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