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土压盾构开挖面模型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334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压盾构开挖面模型试验装置,包括隧道模型,隧道模型的一端设置开口,控制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推板,推板与隧道模型的空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推板与隧道模型底部围构的空腔用于填装砂土或者金属构件,以模拟土舱支护结构或全刚性支护结构两种支护结构的工况;隧道模型的外壁与提升装置转动连接,隧道模型的下方设置储水柜,渗水管的一端伸入储水柜,渗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推板伸入推板与隧道模型底部围构的空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尽可能真实地模拟工况、能够考虑到“渗流作用下大纵坡盾构开挖面失稳诱发地层塌陷规律”和“土压盾构开挖面土舱渣土荷载传递规律”两个因素的土压平衡盾构隧道物理模型试验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底施工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压盾构开挖面模型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及城镇化率的提升,城市交通的通行压力日益增大,为了缓解缓解交通压力,增设快速路、提升运送效率高的公共交通(比如地铁)的占比成为最佳选择,而无论选择何种方式缓解交通压力,在城市中开设隧道成为众多城市需要研究的课题。

2、在种类繁多的隧道施工方法中,盾构法具有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施工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复杂地质条件下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盾构法成为隧道施工的首选方法。传统盾构法的工作流程是首先设立工作井,依靠工作井中的设备来实现盾构机的始发和接收。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地下线网日益密集,需要在更复杂地址条件的位置设置工作井,这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更可能发生施工事故,根据统计资料,约70%的盾构施工事故发生在工作井始发阶段或接收阶段。基于此,工程人员提出了一种不需要设立工作井的地面出入式盾构法,该工法包含地面始发及接收掘进段,盾构机需要采用超常规大纵坡路线以实现特定掘进距离内到达指定土层埋深,能够适应更复杂的地址条件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压盾构开挖面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模型(10),所述隧道模型(10)中空,隧道模型(10)的一端设置开口,控制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推板(701),所述推板(701)与隧道模型(10)的空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推板(701)与隧道模型(10)底部围构的空腔用于填装砂土或者金属构件,以模拟土舱支护结构或全刚性支护结构两种支护结构的工况;隧道模型(10)的外壁与提升装置转动连接,隧道模型(10)的下方设置储水柜(6),渗水管(11)的一端伸入所述储水柜(6),所述渗水管(11)的另一端穿过推板(701)伸入推板(701)与隧道模型(10)底部围构的空腔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压盾构开挖面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模型(10),所述隧道模型(10)中空,隧道模型(10)的一端设置开口,控制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推板(701),所述推板(701)与隧道模型(10)的空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推板(701)与隧道模型(10)底部围构的空腔用于填装砂土或者金属构件,以模拟土舱支护结构或全刚性支护结构两种支护结构的工况;隧道模型(10)的外壁与提升装置转动连接,隧道模型(10)的下方设置储水柜(6),渗水管(11)的一端伸入所述储水柜(6),所述渗水管(11)的另一端穿过推板(701)伸入推板(701)与隧道模型(10)底部围构的空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压盾构开挖面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设置在隧道模型(10)上方的横向固定杆(8)和纵向滑动杆(9),所述纵向滑动杆(9)的底端与隧道模型的(10)外壁转动连接,所述横向固定杆(8)和纵向滑动杆(9)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压盾构开挖面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模型(10)的上方横向设置若干个出水板(3),每个所述出水板(3)的底部或者侧部设置若干个出水孔,出水板(3)的进口通过水管与进水箱(2)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压盾构开挖面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泵(1),所述水泵(1)的进口与储水柜(6)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诚吴梦哲姚旺贾鹏蛟史培新倪芃芃刘成陈彬彬章莘苡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