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NaLiTi3O7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_技高网

NaLiTi3O7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

技术编号:4113278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NaLiTi<subgt;3</subgt;O<subgt;7</subg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所述NaLiTi<subgt;3</subgt;O<subgt;7</subgt;复合材料包括碳基体和负载在所述碳基体表面的NaLiTi<subgt;3</subgt;O<subgt;7</subgt;,其中,所述碳基体的微观形貌为片状,所述NaLiTi<subgt;3</subgt;O<subgt;7</subgt;的微观形貌为颗粒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NaLiTi<subgt;3</subgt;O<subgt;7</subgt;复合材料的碳基体具有超大比表面积,NaLiTi<subgt;3</subgt;O<subgt;7</subgt;在碳基体表面均匀地负载,能够明显提高NaLiTi<subgt;3</subgt;O<subgt;7</subgt;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循环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可持续发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aliti3o7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应用,但是锂源的稀缺增加了锂电池作为储能设备的成本,因此,钠离子电池作为其潜在的替代者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摸索出了多种合适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除了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之外,层状naliti3o7材料可以在较低的电压下插入钠离子,因此成为了一种优秀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候选者。

2、目前,对于naliti3o7材料的研究表明,纯naliti3o7在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性能较差,因此,开发一种以naliti3o7为基础的复合材料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背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中的至少一项。例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提供了一种naliti3o7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使用生物碳源制得的碳基体可以更有力地捕获naliti3o7,并使naliti3o7在其表面均匀地负载,明显提高了naliti3o7材料的导电性和循环稳定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naliti3o7复合材料,包括碳基体和负载在所述碳基体表面的naliti3o7,其中,所述碳基体的微观形貌为片状,所述naliti3o7的微观形貌为颗粒状。

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碳基体和naliti3o7的质量比为1~2:3~4。通过热重分析即可得到naliti3o7复合材料中碳基体和naliti3o7的质量比。

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碳基体的厚度为5~10nm。

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naliti3o7的粒径为100~250nm。

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naliti3o7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为50~100m2/g。

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碳基体通过生物碳源碳化而成;优选地,所述生物碳源选自椰子壳、玉米秸秆和高粱秸秆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废弃的椰子壳、废弃的玉米秸秆和废弃的高粱秸秆中的至少一种)。通过生物碳源碳化而成的所述碳基体,具有超大比表面积(2000~3000m2/g)和类似于石墨烯的片状形貌。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naliti3o7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9、s1、提供含有naliti3o7和碳基体的分散液i;

10、s2、对所述分散液i进行加热处理,得到分散液ii;以及

11、s3、分离所述分散液ii,得到固相,对所述固相进行第一煅烧处理,得到所述naliti3o7复合材料。

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所述naliti3o7与碳基体的质量比为10~11:3~4。

1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分散液i还含有作为溶剂的水(如去离子水)。本专利技术对于分散液i中水的含量并无严格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将naliti3o7分散于水中,并进行超声处理,从而得到naliti3o7分散液;将碳基体分散于水中,并进行超声处理,从而得到碳基体分散液。优选地,将得到的naliti3o7分散液逐滴加入(1滴/秒)至碳基体分散液中,即可得到所述分散液i。将naliti3o7分散液逐滴加入至碳基体分散液中,能够使两者均匀的混合。

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所述碳基体的比表面积为2000~3000m2/g。

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加热处理的条件包括:温度为50℃~150℃;和/或,时间为12~36h。

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3中,所述第一煅烧处理的条件包括:温度为300℃~800℃;煅烧时间0.5~5h;优选地,在达到第一煅烧处理的所述温度前的升温速率为1~5℃/min。优选地,所述第一煅烧处理在氮气和/或氩气气氛下进行。

18、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煅烧处理能够使naliti3o7和碳集体更加紧密的结合。

19、根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对于步骤s3中分离分散液ii(固液分离)的步骤无严格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灵活选用固液分离的方式和一些细节。如对分散液ii进行抽滤,从而得到待焙烧的粉末。

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naliti3o7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21、s111、提供含有钛源、钠源和锂源的混合溶液;

22、s112、使含有所述混合溶液、柠檬酸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待反应溶液进行反应,得到反应后产物;以及

23、任选地,s113、对所述反应后产物依次进行烘干处理和第二煅烧处理,得到所述naliti3o7。

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钛源选自钛酸异丙酯、异丙醇钛和四氯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钠源选自醋酸钠、二氯乙酸钠和异丙醇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锂源选自醋酸锂、甲酸锂和磷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11中,所述混合溶液中钛源、钠源和锂源的摩尔比为3~4:1~2:2~3;所述混合溶液进行混合的条件包括:温度为30℃~120℃,搅拌时间为1~5h。

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12中,所述柠檬酸与钛源、钠源和锂源总的质量的质量比为1:1~6,优选为1:1~1.2;所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钛源、钠源和锂源总的质量的质量比为0.1~0.3:8~30,优选为0.1:21~22;进行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为60℃~180℃,搅拌时间为1~10h。

2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混合溶液和所述待反应溶液中还包括作为溶剂的水(如去离子水)。对于混合溶液以及待反应溶液中溶剂的含量,本专利技术并无严格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13中,进行烘干处理的条件包括:温度为60℃~180℃,时间为12~36h。

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13中,进行第二煅烧处理的条件包括:温度为500℃~900℃;煅烧时间12~16h;优选地,在达到煅烧温度前的升温速率为1~10℃/min;更优选地,在达到煅烧温度前,先预热至100~500℃后保温5~7h。

3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碳基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31、s121、对生物碳源依次进行预碳化处理和活化处理,得到处理后产物;

32、s122、对所述处理后产物依次进行洗涤处理和干燥处理,得到所述碳基体。

3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21中,所述生物碳源选自椰子壳、玉米秸秆和高粱秸秆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废弃的椰子壳、废弃的玉米秸秆和废弃的高粱秸秆中的一种)。废弃椰子壳、玉米秸秆和高粱秸秆均可通过市售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NaLiTi3O7复合材料,包括碳基体和负载在所述碳基体表面的NaLiTi3O7,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aLiTi3O7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基体和NaLiTi3O7的质量比为1~2:3~4;

3.一种NaLiTi3O7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NaLiTi3O7与碳基体的质量比为10~11:3~4;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aLiTi3O7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1中,所述钛源选自钛酸异丙酯、异丙醇钛和四氯化钛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钠源选自醋酸钠、二氯乙酸钠和异丙醇钠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锂源选自醋酸锂、甲酸锂和磷酸锂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混合溶液中钛源、钠源和锂源的摩尔比为3~4:1~2:2~3;和/或,所述混合溶液进行混合的条件包括:温度为30℃~120℃,搅拌时间为1~5h;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基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1中,所述生物碳源选自椰子壳、玉米秸秆和高粱秸秆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基体的比表面积为2000~3000m2/g。

10.一种如权利要求3-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NaLiTi3O7复合材料。

11.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含有载体和附着在所述载体上的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NaLiTi3O7复合材料和/或权利要求3-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NaLiTi3O7复合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NaLiTi3O7复合材料与导电剂、粘接剂和溶剂混合,形成附着在所述载体上的混合涂料;优选地,混合涂料中,所述NaLiTi3O7复合材料、导电剂和粘接剂的质量比为5~15:0.8~1.2:1;所述NaLiTi3O7复合材料与所述溶剂的质量比为0.5~1:1;更优选地,所述粘接剂为聚偏二氟乙烯和/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所述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和/或去离子水;

13.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NaLiTi3O7复合材料、导电剂和粘接剂的质量比为5~15:0.8~1.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aliti3o7复合材料,包括碳基体和负载在所述碳基体表面的naliti3o7,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aliti3o7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基体和naliti3o7的质量比为1~2:3~4;

3.一种naliti3o7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naliti3o7与碳基体的质量比为10~11:3~4;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aliti3o7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1中,所述钛源选自钛酸异丙酯、异丙醇钛和四氯化钛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钠源选自醋酸钠、二氯乙酸钠和异丙醇钠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锂源选自醋酸锂、甲酸锂和磷酸锂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混合溶液中钛源、钠源和锂源的摩尔比为3~4:1~2:2~3;和/或,所述混合溶液进行混合的条件包括:温度为30℃~120℃,搅拌时间为1~5h;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基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1中,所述生物碳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荣超段焱鑫谭思梁胜彪蒋文军刘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