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可用作汽车贴膜的包含脂族热塑性聚氨酯和聚乙烯醇缩醛的膜制造技术_技高网

可用作汽车贴膜的包含脂族热塑性聚氨酯和聚乙烯醇缩醛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3254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2
公开了适合用作汽车贴膜的热塑性膜。所述膜包括热塑性聚合物层,其包含热塑性聚氨酯聚合物和聚乙烯醇缩醛聚合物。所述膜还包括图案化粘合剂层。所述热塑性膜:当在约0.006英寸的厚度下通过25%热松弛测试进行测试时,表现出约0.02至约0.3磅力的最终载荷;并且当通过25%弹性恢复测试进行测试时,表现出2%或更大的一分钟残余应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技术实现思路

1、在一个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塑性膜,其包括:热塑性聚合物层和图案化粘合剂层。所述热塑性聚合物层包含热塑性聚氨酯聚合物,其包含脂族二异氰酸酯、脂族多元醇和扩链剂的反应产物;和聚乙烯醇缩醛聚合物,其特征在于:约10至约26的%pvoh值,和约30,000至约300,000的分子量。热塑性聚氨酯聚合物在热塑性聚合物层中的存在量可为约30重量%至约99重量%;并且热塑性膜:当在约0.006英寸的厚度下通过25%热松弛测试进行测试时,表现出约0.01至约0.07磅力的最终载荷;并且当通过25%弹性恢复测试进行测试时,表现出2%或更大的一分钟残余应变。

2、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膜具有优于pvc膜的改进的抗岩石性,与更薄的、保护性较差的pvc膜一样容易或更容易拉伸,并且表现出合意的弹性恢复性能,同时在被拉伸并加热至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时保持类似的残余力。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如本文所公开和要求保护的。

3、详述

4、在第一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塑性膜,其包括:热塑性层和图案化粘合剂层。所述热塑性聚合物层包含:热塑性聚氨酯聚合物,其包含脂族二异氰酸酯、脂族多元醇、扩链剂的反应产物;和聚乙烯醇缩醛聚合物,其特征在于:约10至约26的%pvoh值,和约30,000至约300,000的分子量。热塑性聚氨酯聚合物在热塑性聚合物层中的存在量为约30重量%至约99重量%;并且热塑性膜:当在约0.006英寸的厚度下通过25%热松弛测试进行测试时,表现出约0.01至约0.07磅力的最终载荷;并且当通过25%弹性恢复测试进行测试时,表现出2%或更大的一分钟残余应变。

5、在第二实施方案中,根据第一实施方案,当通过astm d-412进行测试时,热塑性膜表现出不大于100psi的5%应变下的应力。

6、在第三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当通过astm d-412进行测试时,热塑性膜表现出约20至约100psi的5%应变下的应力。

7、在第四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聚乙烯醇缩醛聚合物包括聚乙烯醇缩丁醛。

8、在第五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聚乙烯醇缩醛聚合物的特征在于:约15至约25的%pvoh值,和约50,000至约280,000的分子量。

9、在第六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当在约0.006英寸的厚度下通过25%热松弛测试进行测试时,热塑性膜表现出约0.015至约0.06磅力的最终载荷。

10、在第七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当通过25%弹性恢复测试进行测试时,热塑性膜表现出2%至15%的一分钟残余应变。

11、在第八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热塑性膜当通过冲击力衰减测试进行测试时表现出衰减载荷,并且当通过astm d-412进行测试时表现出5%应变下的每英寸拉伸载荷,并且其中衰减载荷与5%应变下的每英寸拉伸载荷的比率为至少80:1。

12、在第九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热塑性膜当通过冲击力衰减测试进行测试时表现出衰减载荷,并且当通过astm d-412进行测试时表现出5%应变下的每英寸拉伸载荷,并且其中衰减载荷与5%应变下的每英寸拉伸载荷的比率为约900:1至约1500:1。

13、在第十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当进行50%松弛测试时,热塑性膜表现出约40%至约50%的永久形变(deformation set)。

14、在第十一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热塑性聚氨酯聚合物包含软链段和硬链段,并且其中所述软链段占所述热塑性聚氨酯聚合物的约40重量%至约60重量%。

15、在第十二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热塑性聚氨酯层还包含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脂族聚醚热塑性聚氨酯;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亚环己基二亚甲基环己烷二甲酸酯),二醇和酸共聚单体(pcce);聚氯乙烯;热塑性聚酰胺,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热塑性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热塑性脂族共聚酯醚弹性体。

16、在第十三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热塑性膜是视觉上透明的。

17、在第十四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热塑性聚氨酯聚合物在热塑性聚氨酯层中的存在量为约65重量%至约97重量%。

18、在第十五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热塑性聚氨酯在膜中的存在量为约75重量%至约95重量%。

19、在第十六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脂族二异氰酸酯包含至少80摩尔%的4,4'-亚甲基二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20、在第十七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脂族多元醇具有约750至约2,000的mw。

21、在第十八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脂族多元醇包括脂族聚己内酯多元醇。

22、在第十九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脂族多元醇包括脂族聚醚多元醇。

23、在第二十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扩链剂包括具有2至10个碳原子的二醇。

24、在第二十一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热塑性聚氨酯聚合物具有约-30℃至约60℃的tg。

25、在第二十二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热塑性聚氨酯具有50,000道尔顿至400,000道尔顿的重均分子量。

26、在第二十三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热塑性聚氨酯聚合物包含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和聚四亚甲基二醇的残基。

27、在第二十四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扩链剂包含1,4-丁二醇。

28、在第二十五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热塑性膜还包括膜的与图案化粘合剂层相反一侧上的保护性顶涂层。

29、在第二十六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热塑性膜具有约50至约300微米的厚度。

30、在第二十七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热塑性聚氨酯层还包含聚合物增塑剂。

31、在第二十八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聚合物增塑剂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柠檬酸三乙酯;乙酰基柠檬酸三乙酯;柠檬酸三正丁酯;乙酰基柠檬酸三正丁酯;由苯甲酸与c7-c12范围内的直链/支化烷基残基反应得到的苯甲酸酯;c2-c8直链/支化二醇/二醇(glycols/diols)的二苯甲酸酯;或由二醇与己二酸、邻苯二甲酸和癸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聚合形成的聚合物。

32、在第二十九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聚合物增塑剂在聚合物共混物中的存在量为约1%至约5%。

33、在第三十实施方案中,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聚合物增塑剂为聚合物己二酸酯增塑剂。

34、在第三十一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塑性膜,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膜,所述热塑性膜还包括位于所述热塑性层和所述图案化粘合剂层之间的着色层。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热塑性膜还包括位于所述热塑性层和所述保护性顶涂层之间的着色层。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热塑性膜还包括位于所述热塑性聚氨酯层上的提供有颜料的保护性顶涂层。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图案化粘合剂层包含颜料。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热塑性层包含颜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当通过ASTM D-412进行测试时,所述热塑性膜表现出不大于100psi的5%应变下的应力。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当通过ASTM D-412进行测试时,所述热塑性膜表现出约20至约100psi的5%应变下的应力。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聚乙烯醇缩醛聚合物包括聚乙烯醇缩丁醛。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聚乙烯醇缩醛聚合物的特征在于:15至25的%PVOH值,和约50,000至约280,000的分子量。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热塑性膜当通过冲击力衰减测试进行测试时表现出衰减载荷,并且当通过ASTM D-412进行测试时表现出5%应变下的每英寸拉伸载荷,并且其中衰减载荷与5%应变下的每英寸拉伸载荷的比率为约900:1至约1500:1。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热塑性聚氨酯聚合物包含软链段和硬链段,并且其中所述软链段占所述热塑性聚氨酯聚合物的约40重量%至约60重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热塑性聚合物层还包含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脂族聚醚热塑性聚氨酯;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亚环己基二亚甲基环己烷二甲酸酯),二醇和酸共聚单体(PCCE);聚氯乙烯;热塑性聚酰胺,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热塑性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热塑性脂族共聚酯醚弹性体。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热塑性膜是视觉上透明的。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脂族二异氰酸酯包含至少80摩尔%的4,4'-亚甲基二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脂族聚醚多元醇具有约750至约2,000的Mw。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扩链剂包括具有2至10个碳原子的二醇。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热塑性聚氨酯聚合物具有约-30℃至约60℃的Tg。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热塑性聚氨酯聚合物具有50,000道尔顿至400,000道尔顿的重均分子量。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热塑性聚氨酯聚合物包含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和聚四亚甲基二醇的残基。

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热塑性膜还包括所述膜的与所述图案化粘合剂层相反一侧上的保护性顶涂层。

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热塑性聚氨酯层还包含聚合物增塑剂。

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聚合物增塑剂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柠檬酸三乙酯;乙酰基柠檬酸三乙酯;柠檬酸三正丁酯;乙酰基柠檬酸三正丁酯;由苯甲酸与C7-C12范围内的直链/支化烷基残基反应得到的苯甲酸酯;C2-C8直链/支化二醇/二醇的二苯甲酸酯;或由二醇与己二酸、邻苯二甲酸和癸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聚合形成的聚合物。

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聚合物增塑剂在所述聚合物共混物中的存在量为约1%至约5%。

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聚合物增塑剂为聚合物己二酸酯增塑剂。

26.一种涂覆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的制品。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汽车、卡车或火车中的一种或多种。

28.一种将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施加到基底上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2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热塑性膜,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膜,所述热塑性膜还包括位于所述热塑性层和所述图案化粘合剂层之间的着色层。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热塑性膜还包括位于所述热塑性层和所述保护性顶涂层之间的着色层。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热塑性膜还包括位于所述热塑性聚氨酯层上的提供有颜料的保护性顶涂层。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图案化粘合剂层包含颜料。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热塑性层包含颜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当通过astm d-412进行测试时,所述热塑性膜表现出不大于100psi的5%应变下的应力。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当通过astm d-412进行测试时,所述热塑性膜表现出约20至约100psi的5%应变下的应力。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聚乙烯醇缩醛聚合物包括聚乙烯醇缩丁醛。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聚乙烯醇缩醛聚合物的特征在于:15至25的%pvoh值,和约50,000至约280,000的分子量。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热塑性膜当通过冲击力衰减测试进行测试时表现出衰减载荷,并且当通过astm d-412进行测试时表现出5%应变下的每英寸拉伸载荷,并且其中衰减载荷与5%应变下的每英寸拉伸载荷的比率为约900:1至约1500:1。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热塑性聚氨酯聚合物包含软链段和硬链段,并且其中所述软链段占所述热塑性聚氨酯聚合物的约40重量%至约60重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热塑性聚合物层还包含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脂族聚醚热塑性聚氨酯;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亚环己基二亚甲基环己烷二甲酸酯),二醇和酸共聚单体(pcce);聚氯乙烯;热塑性聚酰胺,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热塑性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热塑性脂族共聚酯醚弹性体。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热塑性膜是视觉上透明的。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膜,其中所述脂族二异氰酸酯包含至少80摩尔%的4,4'-亚甲基二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E·杨S·A·巴特陈文杰S·E·霍赫施特勒金龑T·J·佩科里尼
申请(专利权)人:伊士曼化工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