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411324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2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设备,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无线充电设备包括若干发射线圈,发射线圈包括第一发射线圈或第二发射线圈,第二发射线圈的尺寸大于第一发射线圈的尺寸。无线充电方法包括:基于无线充电设备上电,获取第一发射线圈的Q值和第二发射线圈的Q值。基于相邻两次检测的第一发射线圈的Q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差值阈值,确定与第一发射线圈对应的充电面上放置有第一电子设备,以及控制第一发射线圈给第一电子设备充电。基于相邻两次检测的第二发射线圈的Q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差值阈值,确定与第二发射线圈对应的充电面上放置有第二电子设备,以及控制第二发射线圈给第二电子设备充电。由此提升无线充电设备的兼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无线充电,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不仅智能手机支持无线充电,智能手表和无线蓝牙耳机等穿戴产品也陆续支持无线充电,由于不同产品的尺寸相差较大,因此不同产品通常会配置单独的无线充电器,导致市场上各种配套的无线充电器越来越多,给单一类型产品充电的无线充电器难以满足多设备适配的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设备,旨在解决如何提升无线充电设备兼容性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应用于无线充电设备,无线充电设备包括若干发射线圈,发射线圈包括第一发射线圈或第二发射线圈,第二发射线圈的尺寸大于第一发射线圈的尺寸。方法包括:基于无线充电设备上电,获取第一发射线圈的q值和第二发射线圈的q值。基于相邻两次检测的第一发射线圈的q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差值阈值,确定与第一发射线圈对应的充电面上放置有第一电子设备,以及控制第一发射线圈给第一电子设备充电。基于相邻两次检测的第二发射线圈的q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应用于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包括若干发射线圈,所述发射线圈包括第一发射线圈或第二发射线圈,所述第二发射线圈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发射线圈的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包括若干逆变电路,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还包括若干第一充电支路和/或若干第二充电支路,所述若干第一充电支路并联,所述若干逆变电路用于给所述若干第一充电支路的其中之一和/或所述若干第二充电支路提供交流电流;其中,所述第一充电支路包括一所述发射线圈和与所述发射线圈串联的开关管,所述第二充电支路包括一所述发射线圈。

<p>3.如权利要求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应用于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包括若干发射线圈,所述发射线圈包括第一发射线圈或第二发射线圈,所述第二发射线圈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发射线圈的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包括若干逆变电路,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还包括若干第一充电支路和/或若干第二充电支路,所述若干第一充电支路并联,所述若干逆变电路用于给所述若干第一充电支路的其中之一和/或所述若干第二充电支路提供交流电流;其中,所述第一充电支路包括一所述发射线圈和与所述发射线圈串联的开关管,所述第二充电支路包括一所述发射线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包括一所述逆变电路和对应的所述若干第一充电支路,所述逆变电路与所述若干第一充电支路电连接;或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第一发射线圈的q值和所述第二发射线圈的q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包括所述若干逆变电路和对应的所述若干第二充电支路,所述若干逆变电路各自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充电支路电连接;或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充电面上放置有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私有协议数据包和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qi协议数据包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安乐张霞玲朱晓勇
申请(专利权)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