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采用电磁切换直线或旋转运动的电动缸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采用电磁切换直线或旋转运动的电动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3215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2
一种采用电磁切换直线或旋转运动的电动缸,包括缸体部分、电机单元、环形磁编码器、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副、滑动组件、电磁线圈、摩擦座和摩擦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电磁线圈的磁场方向,使电动缸在输出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之间快速切换;只需控制一个电机以及一个电磁线圈,就能使电动缸在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之间快速切换,降低了控制难度和成本,整体结构紧凑,节省空间,适用于小推力小扭矩且安装空间受限的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旋转电动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电磁切换直线或旋转运动的电动缸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旋转电动缸有的采用双缸体的设置,主缸体带动一个可伸缩的旋转轴,副缸体输出直线运动,将副缸体轴通过连接板连接到主缸体轴,即可实现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的输出。

2、现有的旋转电动缸尺寸较大,且大都采用两个电机,提高了控制难度和成本,在一些小空间场合的安装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现有问题,而提供的一种采用电磁切换直线或旋转运动的电动缸。

2、一种采用电磁切换直线或旋转运动的电动缸,包括缸体部分、电机单元、环形磁编码器、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副、滑动组件、电磁线圈、摩擦座和摩擦片;

3、所述缸体部分包含中间缸体、前端盖、后端盖、第一定位轴承和第二定位轴承,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均设有凸缘,与中间缸体螺钉连接,保证各配合孔之间的同轴度,所述的中间缸体、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合适位置开有径向孔,用于通线;

4、所述的电机单元包含电机定子和永磁转子,电机定子用结构胶固定在中间缸体内部,永磁转子内壁与长螺母外壁采用结构胶固定连接,长螺母由第一定位轴承和第二定位轴承轴向定位在缸体内部,保证电机定子和永磁转子的气隙均匀以及轴向位置相互匹配,使电机能够带动长螺母旋转;

5、所述的环形磁编码器包含编码器定子和编码器转子,环形磁编码器定子由螺钉固定在后端盖内部,编码器转子用紧定螺钉固定在长螺母一端,与编码器定子轴向位置匹配,环形磁编码器作为电机的反馈,后端盖作为电动缸的后限位;

6、所述的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副包含长螺母、滚柱、丝杠轴、保持架和挡圈;所述的丝杠轴短粗段设置有螺纹,细长段有可与花键母配合的凹槽,丝杠轴螺纹段和滚柱外螺纹接触,丝杠轴凹槽段与花键母滑动穿插连接;

7、所述的滑动组件包含花键母、滑动套和环形永磁体;丝杠轴凹槽段与花键母滑动穿插连接,轴向可相互滑动,花键母由结构胶固定在滑动套内壁,环形永磁体采用结构胶固定在滑动套一侧,滑动套两侧用螺钉固定了摩擦片2和第三摩擦片,滑动套、花键母、环形永磁体以及安装在滑动套两侧的两个摩擦片共同组成了一个可以在丝杠轴凹槽段上滑动的整体;

8、所述的摩擦座用紧定螺钉固定在长螺母一端,摩擦座一侧用螺钉固定了第一摩擦片,可与滑动套上的第二摩擦片接触,并在接触压力下产生周向摩擦力矩,摩擦座可作为电动缸的前端限位;

9、所述的前端盖内孔与丝杠轴凹槽段滑动连接,起到支撑丝杠轴以及其上滑动组件的作用,所述前端盖内部用螺钉固定了第四摩擦片,并可与滑动套一侧的第三摩擦片接触,产生摩擦力矩,所述的电磁线圈固定安装在前端盖内部,位置与环形永磁体相匹配,通电后可对环形永磁体产生作用力,进而使滑动组件可快速切换工作位置。

10、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

11、使用时,电机单元带动长螺母旋转,环形磁编码器用于反馈该电机的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当需要电动缸输出直线运动时,控制电磁线圈中电流方向,使滑动组件前侧的第三摩擦片与前端盖上的第四摩擦片接触并压紧,此时,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之间留有间隙,电磁线圈和环形永磁体之间也留有较小间隙,所述滑动组件与前端盖之间保持相对固定,丝杠轴的周向旋转被限制,长螺母的旋转运动只能转化为丝杠轴的直线运动;当需要电动缸输出旋转运动时,控制电磁线圈的电流反向,使滑动组件一侧的第二摩擦片与摩擦座上的第一摩擦片接触并压紧,此时,第三摩擦片和第四摩擦片之间产生间隙不再接触,电磁线圈和环形永磁体之间仍有作用间隙,此时电机的旋转运动通过长螺母、摩擦座、滑动套、花键母直接传递给丝杠轴,输出旋转运动,长螺母和丝杠轴之间不再相对旋转。本专利技术技术可在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之间快速切换,实现两种输出方式的转换,并不能边旋转边伸缩。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3、本专利技术只需控制一个电机以及一个电磁线圈,就能使电动缸在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之间快速切换,降低了控制难度和成本,整体结构紧凑,节省空间,适用于小推力小扭矩且安装空间受限的场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电磁切换直线或旋转运动的电动缸,包括缸体部分(1)、电机单元(2)、环形磁编码器(3)、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副(4)、滑动组件(5)、电磁线圈(6)、摩擦座(7)和摩擦片(8),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电磁切换直线或旋转运动的电动缸,包括缸体部分(1)、电机单元(2)、环形磁编码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立娟韩继晨曾安琪侯文辉王鑫刘天缘郝翔飞佟康辉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