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复合液冷散热材料配方组成比例_技高网

一种复合液冷散热材料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4112977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液冷散热材料配方,包括组分A和组分B,其中组分A用于设置在液冷散热器内,所述组分A包括冷却介质和固化剂A,其中,所述冷却介质的导热系数大于或等于0.5W/(mK),所述冷却介质和所述固化剂A的重量份配比为1:(0.1~1);组分B用于涂覆在液冷散热器的外侧,所述组分B包括导热硅脂和固化剂B,所述导热硅脂与所述固化剂B的重量份配比为1:(0.1~0.5);具体地,所述固化剂A与所述固化剂B用于接触时固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冷散热,特别是涉及复合液冷散热材料配方


技术介绍

1、液冷散热器是一种散热设备,其利用泵使散热管中的冷却介质循环并进行散热,液冷散热器从电脑cpu、北桥、显卡等等被散热元件上吸收热量,并与流动的冷却介质进行快速换热,从而达到为被散热元件快速散热的目的。

2、目前,液冷散热器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因金属疲劳或流体腐蚀等众多原因造成局部破损,引发冷却介质泄露,这些泄露的冷却介质与被散热元件接触会导致被散热元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复合液冷散热材料配方。

2、一种复合液冷散热材料配方,包括:

3、组分a,用于设置在液冷散热器内,所述组分a包括冷却介质和固化剂a,其中,所述冷却介质的导热系数大于或等于0.5w/(mk),所述冷却介质和所述固化剂a的重量份配比为1:(0.1~1);及

4、组分b,用于涂覆在液冷散热器的外侧,所述组分b包括导热硅脂和固化剂b,所述导热硅脂与所述固化剂b的重量份配比为1:(0.1~0.5);

5、其中,所述固化剂a与所述固化剂b用于接触时固化。具体地,所述固化剂a与所述固化剂b接触后形成胶黏剂并固化。例如,所述固化剂a与所述固化剂b为双组分胶黏剂。例如,所述固化剂a能够与所述固化剂b发生交联聚合反应。

6、上述复合液冷散热材料配方用于配合液冷散热器使用,其中的组分a用于设置在液冷散热器内,组分b用于涂覆在液冷散热器的外侧,液冷散热器通过组分b贴合于被散热元件的表面,导热硅脂作为热传导的主体,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粘附性能,且能够很好地匹配被散热元件的表面,加大换热面积,使得导热硅脂能够快速地将被散热元件的热量传递至液冷散热器。液冷散热器内的组分a流动设置,且组分a包括导热系数大于0.5w/(mk)冷却介质,能够在流动过程中快速带走导热硅脂传递至液冷散热器的热量,以实现高效地散热。当液冷散热器局部破损时,组分a溢出并与组分b接触,组分a包含的固化剂a与组分b包含的固化剂b接触并形成胶黏剂再固化,从而封堵破损的位置,从而避免组分a继续从破损的位置溢出,以使得剩余的组分a继续发挥散热作用,增加了液冷散热器的使用寿命。综上,通过组分a和组分b的配合,能够使得液冷散热器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且还能够通过固化剂a和固化剂b的配合,以修复液冷散热器的破损。

7、进一步地,即使当修复破损的位置失效时,更多量的组分a从液冷散热器破损的位置溢出,一方面,会有更多的固化剂a和固化剂b持续接触并固化,致使组分b整体固化变硬,并在一定时间内缓解组分a往被散热元件渗透,从而保护被散热元件,当组分b固化程度越来越高时,用户可以获知到液冷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下降,从而获知液冷散热器泄露。另一方面,一些情况下通过肉眼难以直接发现液冷散热器破损,而本申请中,用户可拆卸液冷散热器,并通过观察组分b是否固化变硬来判断液冷散热器是否存在破损的情况,且还能通过组分b的固化位置来判断液冷散热器破损的位置,从而利于用户及时维护液冷散热器,以避免被散热元件损坏。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分b还包括吸水材料,其中所述导热硅脂与所述吸水材料的重量份配比为1:(0.05~0.1)。这样,使得组分b具有吸水性能,能在液冷散热器破损后吸收冷却液,避免冷却液溢出至被散热元件。且过多的吸水材料会降低组分b整体的换热效率,而过少的吸水材料无法吸收组分a的漏液。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水材料包括活性炭、γ氧化铝和吸水树脂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材料具有较好的吸水性能,从而避免冷却液泄露,进一步地,γ氧化铝和吸水树脂具有绝缘性,避免导致被散热元件短路。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化剂a包括四氟乙烯的低聚物,所述固化剂b包括硅烷偶联剂。四氟乙烯的低聚物具有较好的散热效率,能够尽可能避免降低组分a的冷却效率,且四氟乙烯的低聚物腐蚀性低即使泄露也尽可能避免损坏被电子元件。能够与硅烷偶联剂接触固化并实现修复液冷散热器,而硅烷偶联剂与导热硅脂的相容性好,和导热硅脂混合后能够稳定共存。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四氟乙烯的低聚物包括四氟乙烯四聚体、四氟乙烯五聚体、四氟乙烯六聚体和四氟乙烯七聚体中的至少一种。这几种四氟乙烯的低聚物能够实现四氟乙烯低聚物的冷却功能,也能与硅烷偶联剂接触固化,实现修复液冷散热器。

12、例如,硅烷偶联剂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和环氧基硅烷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这两种硅烷偶联剂能够很好地混合在导热硅脂的内部,避免溢出。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化剂a包括多元醇,所述固化剂b包括异氰酸酯。从而实现固化剂a和固化剂b接触后固化,进而实现修复液冷散热器。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介质包括水。水的导热系数大于0.5w/(mk),具备良好的换热效率,能够快速地吸收液冷散热器接触面的热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介质还包括重量份比例为10%~20%的乙二醇,将乙二醇加入冷却介质后能够增加组分a的防冻及防腐蚀性能,提升组分a在低温环境的工作性能。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分b包括呈网状结构的有机交联聚合物,所述有机交联聚合物混入导热硅脂后,组分a从液冷散热器泄露时会被有机交联聚合物阻挡,从而避免组分a渗透至被散热元件,且固化剂a与固化剂b在有机交联聚合物的网格内反应,此时有机交联聚合物能够作为骨架,使得固化剂a和固化剂b形成的固化物附着在网状结构的网格内,以封堵液冷散热器的泄露路径。例如,有机交联聚合物为有机合成树脂。例如,有机合成树脂为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和氨基树脂中的一种,这些有机合成树脂具有复杂的网状结构,从而能够提供支撑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液冷散热材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液冷散热材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B还包括吸水材料,其中所述导热硅脂与所述吸水材料的重量份配比为1:(0.05~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液冷散热材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材料包括活性炭、γ氧化铝和吸水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液冷散热材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B包括呈网状结构的有机交联聚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液冷散热材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A包括四氟乙烯的低聚物,所述固化剂B包括硅烷偶联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液冷散热材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氟乙烯的低聚物包括四氟乙烯四聚体、四氟乙烯五聚体、四氟乙烯六聚体和四氟乙烯七聚体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液冷散热材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和环氧基硅烷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液冷散热材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B用于涂覆在液冷散热器贴合被散热元件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液冷散热材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包括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液冷散热材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还包括重量份比例为10%~20%的乙二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液冷散热材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液冷散热材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b还包括吸水材料,其中所述导热硅脂与所述吸水材料的重量份配比为1:(0.05~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液冷散热材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材料包括活性炭、γ氧化铝和吸水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液冷散热材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b包括呈网状结构的有机交联聚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液冷散热材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a包括四氟乙烯的低聚物,所述固化剂b包括硅烷偶联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恒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富的旺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