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AGV的柔性生产线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AGV的柔性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286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产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AGV的柔性生产线,包括:装配线,其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装配工位,至少一个装配工位上设有吊装设备;第一导引线,其间隔设置于所述装配线旁,若干个第一AGV小车沿所述第一导引线运行;物料线,其间隔设置于第一导引线远离装配线一侧,其设有若干个堆料区,每一堆料区内存有对应装配工位所需的装配零件;第二导引线,其间隔设置于物料线远离第一导引线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基于AGV的“多线带”式布局结构,使得生产线更容易适应不同产品的装配需求;与多层环形布设方式相比,在生产线调整或增减装配工序时,具有产线调整更方便快速,扩展性更佳的优点,能够显著提高生产线的柔性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线,尤其是指一种基于agv的柔性生产线。


技术介绍

1、柔性生产线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生产制造系统,能够迅速调整和适应不同产品或生产要求。为了提高产线的柔性程度,汽车行业有采用基于agv布设生产线替代滚道输送线的发展趋势。然而,目前基于agv的生产线多采用环形布设,其中,装配工位环绕agv环形导引通道布设,物料堆料区环绕装配工位布设,事实上形成了内层导引通道、中层装配工位、外层物料堆料区的三层同轴扩大结构,使整个生产模块形成一个较封闭的“黑箱”,在需要增减或调整装配工位时,三层布设需要同步相应调整,以形成新的三层结构,具有调整繁琐、扩展性较差、产线柔性程度不足的缺点;且当物流车或人员需要跨过该生产模块时,需要两次穿过堆料区、装配工位及导引通道,具有较高的避障和调度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基于agv环形布设的生产线柔性度不高,不能快速调整产线,扩展性不佳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agv的柔性生产线,包括:

3、装配线,其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装配工位,至少一个装配工位上设有吊装设备;

4、第一导引线,其间隔设置于所述装配线旁,若干个第一agv小车沿所述第一导引线运行,用于运输待装配产品至对应的装配工位;

5、物料线,其间隔设置于第一导引线远离装配线一侧,其设有若干个堆料区,每一堆料区内存有对应装配工位所需的装配零件;

<p>6、第二导引线,其间隔设置于物料线远离第一导引线一侧,当所述第一导引线上的第一agv小车完成所有装配工序后,以空载状态沿所述第二导引线运行至第一导引线初始端。

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agv小车,若干个所述第二agv小车运输装配零件至对应堆料区。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存货架,所述第二agv小车于存料架与物料线间往返运输装配零件。

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agv小车运输装配零件时往返均直接穿越第二导引线。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沟通导引线,其两端分别与第一导引线及第二导引线相连;所述第一agv小车沿沟通导引线运动,以完成在第一导引线与第二导引线之间的变线。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条所述沟通导引线用于第二导引线上的第一agv小车变线运行至第一导引线上;至少一条所述沟通导引线用于第一导引线上的第一agv小车变线运行至第二导引线上。

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agv小车采用磁导引方式沿所述第一导引线、第二导引线、沟通导引线运行。

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agv小车采用二维码导航运行。

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装设备跨越所述第一导引线,于所在装配工位对应的堆料区与运输待装配产品的第一agv小车间转动吊装装配零件。

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一装配工位还配设有搭载mes系统的操作一体机,其独立呼叫所需装配零件;所需装配零件由第二agv导引车运输至发出呼叫信息的装配工位所对应的堆料区中。

1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7、首先,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导引线、物料线、第二导引线构成四条平行或近似平行的延伸线,采用基于agv的“多线带”式布局结构,使得生产线更容易适应不同产品的装配需求;与多层环形布设方式相比,在生产线调整或增减装配工序时,具有产线调整更方便快速,扩展性更佳的优点,能够显著提高生产线的柔性度。

18、其次,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物料线与装配线分置第一导引线两侧,以及第一agv小车的行驶线与返回线分置物料线两侧的方式,有效降低了避障和调度难度;每条线中设施及小车呈点状设置或运动,使得人员或物料车穿越整个生产模块时更为方便;第一agv小车在装配工序完成后通过第二导引线返回,避免在装配区内停留,且第二导引线具有较长空线时间,进一步降低了避障和调度难度。

19、再次,本专利技术通过配备搭载mes系统的操作一体机,实现了生产线的智能化控制;通过实时监测生产数据、生产进度和零件库存情况,操作一体机能够智能地进行调度和管理;操作人员可以独立发起零件呼叫,无需中央调度,减少等待和停滞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线的自主性和管理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AGV的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GV的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AGV小车(70),若干个所述第二AGV小车(70)运输装配零件至对应堆料区(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AGV的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货架(80),所述第二AGV小车(70)于存料架与物料线(50)间往返运输装配零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AGV的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AGV小车(70)运输装配零件时往返均直接穿越第二导引线(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GV的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沟通导引线(90),其两端分别与第一导引线及第二导引线(60)相连;所述第一AGV小车(40)沿沟通导引线(90)运动,以完成在第一导引线与第二导引线(60)之间的变线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AGV的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所述沟通导引线(90)用于第二导引线(60)上的第一AGV小车(40)变线运行至第一导引线上;至少一条所述沟通导引线(90)用于第一导引线上的第一AGV小车(40)变线运行至第二导引线(6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基于AGV的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GV小车(40)采用磁导引方式沿所述第一导引线、第二导引线(60)、沟通导引线(90)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GV的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AGV小车(70)采用二维码导航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GV的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设备(211)跨越所述第一导引线,于所在装配工位(21)对应的堆料区(51)与运输待装配产品的第一AGV小车(40)间转动吊装装配零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GV的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每一装配工位(21)还配设有搭载MES系统的操作一体机(212),其独立呼叫所需装配零件;所需装配零件由第二AGV导引车运输至发出呼叫信息的装配工位(21)所对应的堆料区(51)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gv的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gv的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agv小车(70),若干个所述第二agv小车(70)运输装配零件至对应堆料区(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agv的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货架(80),所述第二agv小车(70)于存料架与物料线(50)间往返运输装配零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agv的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agv小车(70)运输装配零件时往返均直接穿越第二导引线(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gv的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沟通导引线(90),其两端分别与第一导引线及第二导引线(60)相连;所述第一agv小车(40)沿沟通导引线(90)运动,以完成在第一导引线与第二导引线(60)之间的变线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agv的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所述沟通导引线(90)用于第二导引线(60)上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玮宋明康吕荣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海通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