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矿,尤其涉及一种下盘破碎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矿产资源开发力度持续增加,一些品位高容易开采的厚大矿体开采殆尽,相对的开采条件较差的矿床比例在增加。传统的矿床开采,通常都是矿体下盘布置开拓和采准工程,以避免矿体开采扰动引起上盘围岩移动而破坏采准工程稳定性。但是对于下盘破碎的矿体,采准工程再布置在矿体下盘,其稳定性难以保证,也会增加掘进难度和支护成本。而且尤其对于急倾斜的中厚矿体,阶段矿量不大,需要研发新型采准布置和开采方案,尽可能保证采准工程的稳固性和开采效率,才能满足此类矿床的开采经济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盘破碎的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其解决了传统此类矿体开采过程中的采准工程的稳定性难以保证,开采效率低,支护成本高等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及了一种下盘破碎的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包括:
5、s1、采场布置:沿矿体走向布置矿房,每个相邻矿房之间设置间柱,将阶段内矿体垂直方向分段,所在平面分别为本阶段水平、分段水平和上阶段水平,以分段采准工程将阶段的矿体切割成三类采场,采场的类别包括:三角形采场、菱形采场和倒三角形采场;
6、s2、采准:在本阶段水平和分段水平上距离矿体上盘边界位置分别设置分段运输巷道,分段运
7、s3、切割:三角形采场采用进路法开采,不用准备切割工程;在本阶段水平的凿岩巷道中间位置垂直向上掘切割天井至上一分段水平;在本阶段的各分段水平上的分段运输巷道对应矿房中心线位置沿矿体走向掘进切割巷道至矿体下盘边界位置;在切割巷道中上盘边界位置沿矿体倾斜向上掘切割天井至分段水平的上一分段水平,位于最后一个分段水平的切割天井掘至本阶段矿房开采的上边界;
8、s4、回采:各阶段从上至下回采,阶段内的采场由下至上回采,依次回采三角形采场、菱形采场和倒三角形采场;
9、s5、充填:每个采场回采结束,即进行充填;
10、其中,三角形采场每个进路回采结束后即进行充填,从矿房两端的出矿、充填联络巷道布置充填管路进行充填;菱形采场在矿石全部铲出后,从矿房两端的出矿、充填联络巷道-靠下盘的充填巷道布置充填管路进行充填;倒三角形采场回采结束后,从上一阶段水平的出矿、充填联络巷道-上盘的充填巷道-充填小井布置充填管路进行充填。
11、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
12、以本阶段水平凿岩巷道内的切割天井为自由面,在天井两侧钻凿上向切割炮孔,爆破后从凿岩巷道两侧利用人工铲运机出矿,形成切割槽;各分段水平的切割巷道内向上钻凿切割炮孔,一次爆破各炮孔,进行出矿后形成切割立槽。
13、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
14、以步骤s3中在采场中间形成的切割槽为自由面,钻凿上向落矿中深孔,首次爆破,爆破3-4排,利用遥控铲运机进行出矿,之后逐渐增加爆破排数;首个菱形采场出矿结束后即对该采场进行充填,充填体养护后继续回采上部分段的菱形采场,并进行充填、养护;最后,回采倒三角形采场,并进行充填,完成本阶段内各采场回采充填工作,之后按照这样的步骤对相邻矿房或下阶段矿房采场进行回采。
15、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
16、三角形采场的矿体采用上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方法进行开采,采用水平浅孔爆破落矿,人工铲运机出矿,进路回采结束后进行充填,再对相邻进路回采,等同一层进路回采结束后,向上挑顶或卧底进入下一层进行回采,直至矿体回采结束;三角形采场的矿体回采结束后,再对菱形采场的矿体回采。
17、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
18、分段水平与上阶段水平和本阶段水平分别采用分段斜坡道连接,采场顶部留设顶柱。
19、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
20、采场的阶段高度为40-60m,矿房的长度为50-60m,间柱的宽度为10-12m,顶柱的厚度4-6m。
21、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
22、分段运输巷道布置在距上盘边界30-40m的位置,分段运输巷道与三角形采场之间的临时斜坡道坡道的坡度小于15%。
23、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
24、切割天井的角度和矿体倾角一致,天井尺寸为2.5×3.2m,沿直矿体走向的长度为3.2m,矿体倾斜方向为2.5m。
25、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
26、与三角形采场相邻的菱形采场的切割天井两侧布置切割炮孔并进行切割,其上部的采场选取上盘侧的切割天井为自由面,在其下盘侧的切割巷道内布置切割炮孔进行切割。
27、在步骤s5中,
28、充填前均需在采场两端和对应采场中间位置的切割巷道等出口设置充填挡墙。
29、(三)有益效果
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及了一种下盘破碎的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在阶段布置多个分段,将分段采准工程布置在矿体上盘30-40m的位置,利用分段采准工程将阶段矿体切割成三角形采场、菱形采场、倒三角形采场。三角形采场采用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方法开采,菱形采场和倒三角形采场采用垂直扇形中深孔落矿,采用遥控铲运机从矿房两侧间柱内的出矿、充填联络巷道进行出矿,每个采场回采结束后,利用上部分段上盘边界处充填巷道充填,充填体养护后再回采上部采场。将采准工程布置在上盘稳固岩体中,且通过分段采准和稍远距离布置采准工程以及每回采一个采场后进行充填再对上部采场回采等技术措施,可有效确保采准工程的稳固性,解决下盘破碎急倾斜矿体开采时传统的下盘布置采准采掘难度大,需高强度支护、成本高的技术难题;而且采用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和中深孔落矿的嗣后充填开采联合开采,避免上盘形成三角形矿石残留,能够保证回采效率和矿石回收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盘破碎的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下盘破碎的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下盘破碎的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下盘破碎的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下盘破碎的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
6.根据权利要求5的一种下盘破碎的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
7.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下盘破碎的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
8.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下盘破碎的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
9.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下盘破碎的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下盘破碎的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盘破碎的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下盘破碎的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下盘破碎的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下盘破碎的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下盘破碎的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
6.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