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泥生产相关,具体涉及一种水泥生产用下料自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水泥是由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或其他调节剂)混合而成的粉状物质。水泥的制备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将石灰石、粘土以及铁矿石等原材料经过破碎、磨细等处理后,与水一起混合成石料浆液,再将石料浆液经过煅烧,即在高温下进行石料的反应,形成水泥熟料,将获得的水泥熟料经过适当的磨细加工,与适量的石膏(或其他调节剂)一起混合,形成最终的水泥产品。
2、现有的水泥生产配比原料的下料方式要么是人工移动至水泥生产设备的顶端进行投放,要么是输送投放,其中人工投放配比原料存在人工强度大的同时投放效率低的问题,而输送投放配比原料时,通常是将配比好的各原料输送至水泥生产设备的顶端,但是在输送过程中存在原料耗损,导致最终投放的配比原料值不准确,造成水泥生产质量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泥生产用下料自动控制方法及装置,解决现有水泥生产配比原料的下料方式要么是人工移动至水泥生产设备的顶端进行投放,要么是输送投放,其中人工投放配比原料存在人工强度大的同时投放效率低的问题,而输送投放配比原料时,通常是将配比好的各原料输送至水泥生产设备的顶端,但是在输送过程中存在原料耗损,导致最终投放的配比原料值不准确,造成水泥生产质量欠佳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泥生产用下料自动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安装箱体以及设置
4、物料存储箱,若干设置于安装箱体内;以及物料动态配比下料机构,设置于物料存储箱和生产本体之间,用于避免输送损耗造成配比原料下料的用料量偏差;
5、其中,所述物料动态配比下料机构包括:
6、动态取料输送组件,设置于物料存储箱和生产本体之间,用于间歇动态取料以及物料输送;以及动态调整下料组件,设置于生产本体上,位于动态取料输送组件和生产本体之间,用于配比原料下料时用料量的准确投放以及下一次取料的动态调整;
7、所述控制机构本体电性连接动态取料输送组件和动态下料调整组件。
8、进一步的,所述动态取料输送组件包括:
9、取料输送电机,设置于安装箱体上;
10、取料单元,设置于物料存储箱上,用于间歇式动态取料;
11、输送箱体,设置于安装箱体上,且位于物料存储箱和生产本体之间;
12、输送单元,设置于输送箱体上;
13、第一传动单元,设置于取料输送电机和取料单元之间;以及
14、第二传动单元,设置于取料输送电机和输送单元之间;
15、其中,所述输送箱体与物料存储箱相邻的侧壁下方通过输料口连通,所述输送箱体与动态调整下料组件之间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所述控制机构本体电性连接取料输送电机和取料单元。
16、进一步的,所述取料单元包括:
17、分隔板,固定设置于物料存储箱内;
18、第一传动轴,转动设置于物料存储箱上;
19、出料口,对称开设于分隔板上;
20、闭合块,均匀布设于第一传动轴上;
21、第二传动轴,转动设置于物料存储箱上,位于第一传动轴正下方且与第一传动轴在空间上相互垂直;
22、第三传动轴,转动设置于安装箱体上;
23、取料承载板,固定设置于第二传动轴上;
24、第一称重仪器,对称设置于取料承载板两侧,且位于出料口正下方;
25、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第一称重仪器和取料承载板之间;
26、取料导向块,固定设置于物料存储箱底部内壁;
27、其中,相邻所述闭合块之间形成储料区,所述第三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之间通过锥齿轮副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与输送单元之间通过传动件传动连接,朝向取料承载板一侧的所述取料导向块的侧面为低端朝向输料口的斜面,所述第一传动轴通过第一传动单元与取料输送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称重仪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控制机构本体;
28、当第一传动轴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输送单元处于静止状态。
29、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单元包括:
30、输送转轴,转动设置于输送箱体上;以及输送螺旋叶片,固定设置于输送转轴上;
31、其中,输送管道位于输送箱体的上部,所述输送转轴通过第二传动单元与取料输送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与输送转轴之间通过传动件传动连接;
32、当输送转轴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传动轴处于静止状态。
33、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箱体上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包括:
34、第一取料传动轴,转动设置于第一支座上;
35、第二取料传动轴,转动设置于第二支座上
36、驱动取料轴,转动设置于安装箱体上;
37、传动齿轮,固定设置于第一传动轴上;以及不完全齿轮,固定设置于驱动取料轴上,且与传动齿轮间歇式啮合;
38、其中,所述第一取料传动轴与取料输送电机的输出轴之间通过锥齿轮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取料传动轴与第二取料传动轴之间通过棘轮棘爪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取料传动轴与驱动取料轴之间通过锥齿轮副传动连接。
3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箱体上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三支座和第四支座,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包括:
40、第一输出传动轴,转动设置于第三支座上;以及第二输出传动轴,转动设置于第四支座上;
41、其中,所述第一输出传动轴与取料输送电机的输出轴之间通过锥齿轮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传动轴与第二输出传动轴之间通过棘轮棘爪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传动轴与输送转轴之间通过锥齿轮副传动连接。
42、进一步的,所述动态调整下料组件包括:
43、调整电机,设置于安装箱体上;
44、下料调整箱体,设置于生产本体上,且底部与生产本体连通;
45、动态调整下料单元,设置于下料调整箱体内,用于配比原料下料时用料量的准确划分以及下一次取料的动态调整;以及下料驱动单元,设置于下料调整箱体内,且位于动态调整下料单元和下料调整箱体底壁之间,用于原料下料时用料量的投放;
46、其中,所述调整电机电性连接动态调整下料单元和下料驱动单元,所述控制机构本体电性连接调整电机、动态调整下料单元和下料驱动单元。
4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箱体上分别固定设置第一调整支座、第二调整支座和第三调整支座,所述动态调整下料单元包括:
48、调整转轴,转动设置于第一调整支座上;
49、转动丝杆,转动设置于下料调整箱体上;
50、调整承载板,固定设置于下料调整箱体内;
51、第二称重仪器,设置于调整承载板上;
52、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第二称重仪器与调整承载板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生产用下料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安装箱体(1)以及设置于安装箱体(1)内的控制机构本体(2)和生产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用下料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取料输送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用下料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单元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用下料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用下料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体(1)上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用下料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体(1)上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三支座和第四支座,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用下料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调整下料组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用下料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体(1)上分别固定设置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用下料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驱动单元包括:
10.一种水泥生产用下料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泥生产用下料自动控制装置中,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生产用下料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安装箱体(1)以及设置于安装箱体(1)内的控制机构本体(2)和生产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用下料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取料输送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用下料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单元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用下料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用下料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体(1)上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建新,徐志强,冯炜,夏赵柱,辛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伊犁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