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2414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工艺,旨在解决当前吊机的回转机构缺少转动扭矩试验的技术问题,工艺基于一种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装置来实现,包括基柱、给压系统、施压系统及调节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构建由基柱、给压系统、施压系统及调节系统组成的适用于大型现场的转矩载荷试验装置,通过施压系统下表面与回转机构上表面接触构成正压试验状态,正压试验状态用于模拟吊机重量对回转机构的转矩载荷,通过压力座下表面与回转机构上表面接触构成偏压试验状态,偏压试验状态用于模拟吊物重量对回转机构的转矩载荷,从而实现对吊机的回转机构进行多维度的转矩载荷试验,有利于提高桥梁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吊机试验,尤其涉及一种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工艺


技术介绍

1、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回转吊机现场装配钢桁架结构,因此回转吊机的性能参数严重影响桥梁工程的施工安全。

2、回转吊机转动时回转机构会产生扭矩,因为回转机构在旋转的过程中需要克服惯性力和摩擦力,并抵抗离心力的作用;而影响回转吊机转动扭矩的因素主要有吊机的自重和吊物的偏心压力,现有技术中对回转机构的载荷试验尚处于空白阶段,因此如何更好的检测回转机构的转动扭矩以提高桥梁施工安全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工艺,以解决当前吊机的回转机构缺少转动扭矩试验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工艺,所述工艺基于一种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装置来实现,一种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装置,包括基柱、给压系统、施压系统;其中,所述基柱下部呈对称结构活动连接有两个夹臂,两个所述夹臂合围构成试验腔,所述试验腔用于放置待试验的回转机构;所述给压系统沿所述试验腔法线布置于所述基柱上部;所述施压系统沿所述给压系统法线布置于所述基柱中部;其中,所述施压系统上表面布置有与所述给压系统活动连接的调节系统;且,所述施压系统下表面呈偏心结构可拆卸连接有压力座;

3、其中,所述施压系统下表面与所述回转机构上表面接触构成正压试验状态,所述正压试验状态用于模拟吊机重量对回转机构的转矩载荷,所述压力座下表面与所述回转机构上表面接触构成偏压试验状态,所述偏压试验状态用于模拟吊物重量对回转机构的转矩载荷;

4、所述调节系统包括旋转调节单元和力矩调节单元,所述旋转调节单元可升降布置于所述给压系统内侧,所述力矩调节单元穿设于所述旋转调节单元上,所述压力座相对所述回转机构法线的距离受控于所述力矩调节单元的控制,所述压力座相对所述回转机构表面的位置受控于所述旋转调节单元的控制;

5、所述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6、s100、将待试验的回转机构通过起重机吊运至基柱侧边,并通过两个夹臂夹紧固定;

7、s200、在正压试验状态下,利用给压系统挤压施压系统,使得施压系统下表面挤压待试验的回转机构上表面,监测回转机构转动时的输入扭矩;

8、s300、在偏压试验状态下,将压力座活动安装在施压系统下表面,利用给压系统挤压施压系统,使得压力座下表面挤压待试验的回转机构上表面,监测回转机构转动时的输入扭矩;

9、s301、在偏压试验状态下,通过力矩调节单元调整压力座相对所述回转机构法线的距离,利用给压系统挤压施压系统,使得压力座下表面挤压待试验的回转机构上表面,监测回转机构转动时的输入扭矩;

10、s302、在偏压试验状态下,通过旋转调节单元调整压力座相对所述回转机构表面的位置,利用给压系统挤压施压系统,使得压力座下表面挤压待试验的回转机构上表面,监测回转机构转动时的输入扭矩;

11、s400、将试验后的回转机构通过起重机吊运离场。

12、优选地,所述给压系统包括固定布置于所述基柱上部的转子环,所述转子环内可旋转布置有齿圈,所述齿圈上呈环形等间距套设有多个转子,所述转子环底部固定布置有载板,所述载板上表面连接有波浪弹簧,所述转子环圆周上开设有液压腔,所述液压腔两端均布置有泵液口;其中,所述液压腔与所述齿圈连接处活动密封。

13、优选地,所述齿圈上表面呈环形等间距布置有多个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与所述转子环转动连接,所述齿圈下表面呈环形等间距布置有多个齿键,所述齿键与所述转子啮合连接,所述齿圈圆周上相对所述液压腔的位置布置有叶盘,所述叶盘与所述液压腔活动密封,致使所述液压腔被所述叶盘分割成两个泵液室,所述泵液室与所述泵液口连通。

14、优选地,所述转子呈凸轮结构,具有大头端与小头端,所述大头端与所述转子环转动连接,并在所述大头端内径开设有斜齿槽,所述斜齿槽与所述齿键啮合连接,所述小头端嵌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施压系统滚动接触。

15、优选地,所述施压系统包括布置于所述转子环下方的施压座,所述滚轮与所述施压座上表面滚动接触,所述施压座内径可升降布置有应力座,所述应力座与所述力矩调节单元连接,所述施压座下表面均匀嵌装有多个滚珠a,所述滚珠a与所述回转机构滚动接触;其中,所述施压座下表面呈环形等间距开设有若干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离心块,所述离心块头端与所述应力座圆周斜槽连接,致使所述应力座在所述施压座内径中上下升降时,所述离心块头端受斜槽挤压形成离合动作。

16、优选地,所述压力座上表面通过插柱活动插接在所述离心块下表面,所述插柱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离心块上,所述压力座下表面均匀嵌装有多个滚珠b,所述滚珠b与所述回转机构滚动接触。

17、优选地,所述旋转调节单元包括减速器,所述减速器通过滑轨、滑块可升降布置于所述转子环内径,所述波浪弹簧上表面与所述减速器下表面连接;其中,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施压座上表面固定连接。

18、优选地,所述力矩调节单元包括贯穿所述输出轴的顶杆,所述顶杆上端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固定布置于所述减速器上表面,所述顶杆下端穿过施压座表面与所述应力座固定连接。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0、1.本专利技术通过构建由基柱、给压系统、施压系统及调节系统组成的适用于大型现场的转矩载荷试验装置,通过施压系统下表面与回转机构上表面接触构成正压试验状态,正压试验状态用于模拟吊机重量对回转机构的转矩载荷,通过压力座下表面与回转机构上表面接触构成偏压试验状态,偏压试验状态用于模拟吊物重量对回转机构的转矩载荷,从而实现对吊机的回转机构进行多维度的转矩载荷试验,有利于提高桥梁施工安全。

21、2.本专利技术为提高大型试验具有均匀稳定的下压力,采用圆环面转子传动的方式同步挤压施压系统,具体为,当液压站泵入其中一个泵液室时,液压油推动叶盘,叶盘带动齿圈在转子环内旋转,进而时齿圈下表面的齿键挤压斜齿槽,在斜面挤压作用下,迫使转子在转子环转动,此时,转子的小头端相互靠拢并同步挤压施压系统。这种圆环面转子结构有利于大型现场布置,降低布置成本及控制难度。

22、3.本专利技术为提高试验的多样性和检测的准确性,采用类似三转卡盘的离合结构,使得应力座上下升降时,通过斜槽连接的离心块能够在滑槽内滑动,实现相对聚合或相对分离,从而提高偏压实验的多样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工艺,所述工艺基于一种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装置来实现,其特征在于,一种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给压系统(2)包括固定布置于所述基柱(1)上部的转子环(201),所述转子环(201)内可旋转布置有齿圈(202),所述齿圈(202)上呈环形等间距套设有多个转子(203),所述转子环(201)底部固定布置有载板(204),所述载板(204)上表面连接有波浪弹簧(205),所述转子环(201)圆周上开设有液压腔(206),所述液压腔(206)两端均布置有泵液口(20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202)上表面呈环形等间距布置有多个导向凸起(208),所述导向凸起(208)与所述转子环(201)转动连接,所述齿圈(202)下表面呈环形等间距布置有多个齿键(209),所述齿键(209)与所述转子(203)啮合连接,所述齿圈(202)圆周上相对所述液压腔(206)的位置布置有叶盘(210),所述叶盘(210)与所述液压腔(206)活动密封,致使所述液压腔(206)被所述叶盘(210)分割成两个泵液室,所述泵液室与所述泵液口(207)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203)呈凸轮结构,具有大头端与小头端,所述大头端与所述转子环(201)转动连接,并在所述大头端内径开设有斜齿槽(211),所述斜齿槽(211)与所述齿键(209)啮合连接,所述小头端嵌装有滚轮(212),所述滚轮(212)与所述施压系统(3)滚动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系统(3)包括布置于所述转子环(201)下方的施压座(301),所述滚轮(212)与所述施压座(301)上表面滚动接触,所述施压座(301)内径可升降布置有应力座(302),所述应力座(302)与所述力矩调节单元(7)连接,所述施压座(301)下表面均匀嵌装有多个滚珠A(303),所述滚珠A(303)与所述回转机构(8)滚动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座(5)上表面通过插柱(501)活动插接在所述离心块(305)下表面,所述插柱(501)通过螺栓(502)可拆卸连接所述离心块(305)上,所述压力座(5)下表面均匀嵌装有多个滚珠B(503),所述滚珠B(503)与所述回转机构(8)滚动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节单元(6)包括减速器(601),所述减速器(601)通过滑轨、滑块可升降布置于所述转子环(201)内径,所述波浪弹簧(205)上表面与所述减速器(601)下表面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矩调节单元(7)包括贯穿所述输出轴(602)的顶杆(701),所述顶杆(701)上端连接有液压缸(702),所述液压缸(702)固定布置于所述减速器(601)上表面,所述顶杆(701)下端穿过施压座(301)表面与所述应力座(302)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工艺,所述工艺基于一种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装置来实现,其特征在于,一种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给压系统(2)包括固定布置于所述基柱(1)上部的转子环(201),所述转子环(201)内可旋转布置有齿圈(202),所述齿圈(202)上呈环形等间距套设有多个转子(203),所述转子环(201)底部固定布置有载板(204),所述载板(204)上表面连接有波浪弹簧(205),所述转子环(201)圆周上开设有液压腔(206),所述液压腔(206)两端均布置有泵液口(20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202)上表面呈环形等间距布置有多个导向凸起(208),所述导向凸起(208)与所述转子环(201)转动连接,所述齿圈(202)下表面呈环形等间距布置有多个齿键(209),所述齿键(209)与所述转子(203)啮合连接,所述齿圈(202)圆周上相对所述液压腔(206)的位置布置有叶盘(210),所述叶盘(210)与所述液压腔(206)活动密封,致使所述液压腔(206)被所述叶盘(210)分割成两个泵液室,所述泵液室与所述泵液口(207)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梁工程吊机转矩载荷试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203)呈凸轮结构,具有大头端与小头端,所述大头端与所述转子环(201)转动连接,并在所述大头端内径开设有斜齿槽(211),所述斜齿槽(211)与所述齿键(209)啮合连接,所述小头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鹤吴旭东吴玉贤陈祖强蔡君海梁振飞沈汉彬张春木黄晓明吴琦张随随邹舵俞雄文杨磊
申请(专利权)人: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