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体是一种超声用于 生产低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方法。
技术介绍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在食品中作为添加剂使用,具有增稠、悬浮、乳化、稳定、保 形、成膜、膨化、防腐保鲜、耐酸和保健等多种功能,同时由于CMC的价格较明胶、琼脂、海藻 酸钠等食品胶便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现代食品工业的饮料、奶制品、冰淇淋、酱油、果冻、 果酱、方便面等食品中。国家标准GB2760-2007将其列为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 量使用的添加剂名单(A3,53),这就意味着在食品生产中,CMC可以大量添加。然而,研究证 明,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等疾病都与钠离子摄入过多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体不仅通过食盐摄入钠离子,添加剂(如苯甲酸钠、谷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 钠、海藻酸钠等)同样含有大量的钠离子也被人体所吸收。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一方面适当 降低钠食盐的摄入量;另一方面增加食品中钾盐的量,从而降低人体内钠离子的总量。如市 场上都出现了低钠盐的产品就是添加一定量氯化钾取代氯化钠的食盐。CMC是弱聚电解质,聚电解质溶液的特征之一其溶液黏度大小与外加盐的种类 及盐溶液的浓度有极大的相关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声用于生产低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原料加入质量浓度为10-40%的H↓[2]SO↓[4]水溶液,H↓[2]SO↓[4]水溶液与原料的用量比为4-16升∶1公斤,所述原料是食品级羧甲基纤维素钠或未纯化食品级羧甲基纤维素钠; 第二步间歇超声处理1~15分钟,超声处理频率为15~104kHz,功率密度为0.1~1.5kW/m↑[3],每次处理0.5~5分钟,超声处理后于10~40℃保温0.5~1小时,进行分离,固体用pH=1~3,0~30℃水洗涤,分离; 第三步第二步得到的固体,超声处理0.1~15分钟,超声处理频率为15~104kH ...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超声用于生产低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原料加入质量浓度为10 40%的H2SO4水溶液,H2SO4水溶液与原料的用量比为4 16升∶1公斤,所述原料是食品级羧甲基纤维素钠或未纯化食品级羧甲基纤维素钠;第二步间歇超声处理1~15分钟,超声处理频率为15~104kHz,功率密度为0.1~1.5kW/m3,每次处理0.5~5分钟,超声处理后于10~40℃保温0.5~1小时,进行分离,固体用pH=1~3,0~30℃水洗涤,分离;第三步第二步得到的固体,超声处理0.1~15分钟,超声处理频率为15~104kHz,功率密度为0.1~1.5kW/m3,加入碱粉末,再中和到pH=7.5~8;进行,分离;第四步第三步得到的固体脱水、烘干、粉碎得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加酸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君,熊犍,孙润仓,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