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轴比高增益圆极化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0133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7
本技术公开了宽轴比高增益圆极化天线,包括基板,基板的顶面设有地层,地层具有呈一圈均布的四个耦合缝隙,耦合缝隙包括依次垂直相连的第一缝隙、第二缝隙及第三缝隙,第一缝隙和第三缝隙位于第二缝隙的不同侧;地层上设有介质环,介质环具有均布的四个隔离槽孔,相邻的两个隔离槽孔之间形成介质单元;介质单元覆盖耦合缝隙,介质单元的中部区域设有接触地层的金属隔离件;基板的底面设有馈电走线,馈电走线包括入线段、C形段及四个耦合段,C形段分别连接入线段及耦合段,四个耦合段与四个耦合缝隙一一对应设置。本天线可实现宽轴比、高增益、圆极化、小型化,且便于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天线,特别涉及宽轴比高增益圆极化天线


技术介绍

1、天线是无线电系统中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设备,其功能本质是能量的转换,也可以说是波源与空间的匹配件。随着通信频率的不断升高,毫米波在应用上除了传统的移动端和基站端,还可以运用到地轨卫星通信上。

2、卫星通信要求天线辐射圆极化波,传统圆极化天线需要大量、复杂的馈电网络来形成圆极化波束,不利于天线的小型化以及生产制造。而且,传统的天线圆极化结构形式轴比带宽非常窄,宽轴比圆极化天线是天线设计的难点,另外,为了卫星的远距离传输,通常需要将天线设计成高增益。然而,当前市场上缺少一种便于加工制造的宽轴比高增益圆极化天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便于加工制造的小型化宽轴比高增益圆极化天线。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宽轴比高增益圆极化天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面设有地层,所述地层具有呈一圈均布的四个耦合缝隙,所述耦合缝隙包括依次垂直相连的第一缝隙、第二缝隙及第三缝隙,所述第一缝隙和第三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宽轴比高增益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面设有地层,所述地层具有呈一圈均布的四个耦合缝隙,所述耦合缝隙包括依次垂直相连的第一缝隙、第二缝隙及第三缝隙,所述第一缝隙和第三缝隙位于所述第二缝隙的不同侧;所述地层上设有介质环,所述介质环具有均布的四个隔离槽孔,相邻的两个所述隔离槽孔之间形成介质单元;所述介质单元覆盖所述耦合缝隙,所述介质单元的中部区域设有接触所述地层的金属隔离件,所述金属隔离件将所述介质单元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覆盖所述第二缝隙的一端及所述第一缝隙,另一个部分覆盖所述第二缝隙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三缝隙;所述基板的底面设有馈电走线,所述馈电走线包括入线段、C形段及...

【技术特征摘要】

1.宽轴比高增益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面设有地层,所述地层具有呈一圈均布的四个耦合缝隙,所述耦合缝隙包括依次垂直相连的第一缝隙、第二缝隙及第三缝隙,所述第一缝隙和第三缝隙位于所述第二缝隙的不同侧;所述地层上设有介质环,所述介质环具有均布的四个隔离槽孔,相邻的两个所述隔离槽孔之间形成介质单元;所述介质单元覆盖所述耦合缝隙,所述介质单元的中部区域设有接触所述地层的金属隔离件,所述金属隔离件将所述介质单元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覆盖所述第二缝隙的一端及所述第一缝隙,另一个部分覆盖所述第二缝隙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三缝隙;所述基板的底面设有馈电走线,所述馈电走线包括入线段、c形段及四个耦合段,所述c形段分别连接所述入线段及所述耦合段,四个所述耦合段与四个所述耦合缝隙一一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轴比高增益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环于所述隔离槽孔处形成连接部,相邻的两个所述介质单元通过所述连接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轴比高增益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