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围护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1、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建筑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和多样,需要不同的内部结构和位置选择不同的围护形式或者几种围护形式的组合。
2、目前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桩基组合施工的方式,施工过程中,拉森板桩与其他桩基衔接形成一道围护墙,围设在施工现场需要止水区域的四周边缘处,用于挡土止水。
3、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拉森板桩与其他桩基之间没有合适的衔接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在泥土和水的作用力下,拉森板桩与其他桩基交接处因为受力过大或者受力不均发生倾斜或倾倒,从而影响支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围护结构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基坑支护围护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2、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围护结构。
3、一种基坑支护围护结构,包括辅助桩,所述辅助桩内穿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所述辅助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支护围护结构,包括辅助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桩(1)内穿设有转动杆(11),所述转动杆(11)与所述辅助桩(1)转动连接,所述辅助桩(1)上穿设有拉伸带(12),所述拉伸带(12)穿入所述辅助桩(1)内的端部绕设于所述转动杆(11)上,所述拉伸带(12)与所述转动杆(11)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带(12)穿出所述辅助桩(1)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挂钩(13),所述拉伸带(12)远离所述辅助桩(1)的一侧设置有拉森板桩(14),所述拉森板桩(14)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挂钩(15),所述第一挂钩(13)能够与所述第二挂钩(15)对接配合,所述辅助桩(1)上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围护结构,包括辅助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桩(1)内穿设有转动杆(11),所述转动杆(11)与所述辅助桩(1)转动连接,所述辅助桩(1)上穿设有拉伸带(12),所述拉伸带(12)穿入所述辅助桩(1)内的端部绕设于所述转动杆(11)上,所述拉伸带(12)与所述转动杆(11)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带(12)穿出所述辅助桩(1)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挂钩(13),所述拉伸带(12)远离所述辅助桩(1)的一侧设置有拉森板桩(14),所述拉森板桩(14)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挂钩(15),所述第一挂钩(13)能够与所述第二挂钩(15)对接配合,所述辅助桩(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杆(11)转动的驱动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转动杆(11)上的蜗轮(21)、穿设于所述辅助桩(1)上的蜗杆(22),所述蜗轮(21)与所述蜗杆(22)啮合,所述蜗杆(22)穿出所辅助桩(1)的端部上安装有手轮(23),所述辅助桩(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转动杆(11)的固定组件(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滑动穿设于所述转动杆(11)上的移动杆(31)、安装于所述移动杆(31)上的固定杆(32),所述辅助桩(1)内开设有用于与所述转动杆(11)转动配合的转动槽(33),所述转动槽(33)的内壁上设置有棘齿纹,所述固定杆(32)上设置有棘齿,所述固定杆(32)上的棘齿与所述转动槽(33)内壁上的棘齿纹啮合,所述转动杆(1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杆(31)移动的控制组件(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2)穿设于所述移动杆(31)上,所述移动杆(31)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固定杆(32)滑移配合的固定滑槽(34),所述固定杆(32)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35),所述固定弹簧(35)远离所述固定杆(32)的端部与所述固定滑槽(34)的内端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4)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转动杆(11)上的环形气囊(41)、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杆(31)上的控制气囊(42),所述环形气囊(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立新,陈亢,张锟,王攀,蔡嘉威,卢俊杰,刘益铭,胡其楚,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江南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