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甲醇合成催化剂的钝化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甲醇合成催化剂的钝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9379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甲醇合成催化剂的钝化工艺,用于对仍然具备活性但需要提前钝化的甲醇合成催化剂进行钝化,其步骤包括系统气体置换,催化剂床层降温,系统配气,钝化,系统保温保压。通过降低钝化温度、调整钝化空速以及检测配氧浓度等措施使催化剂完成钝化并在在钝化后能够再次投入生产应用,催化剂活性能够达到钝化前的水平,选择性、强度也能够满足生产要求,使用寿命能够达到预期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甲醇合成催化剂的钝化工艺,属于催化剂。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我国甲醇产业的迅速发展,已投产和在建的甲醇生产装置200多套,甲醇年产能已突破9000万吨。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生产需求的提高,甲醇生产企业对催化剂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在正常的情况下,甲醇合成催化剂在达到使用寿命后需经过钝化后再卸炉。钝化过程仅考虑防止催化剂超温烧结和保护合成塔内件,通用的钝化方式就能达到目的。然而,在有些特殊情况下,由于合成塔内件、管线以及工艺改造等原因需对催化剂进行钝化以便于施工,此时催化剂仍具备一定的活性和应用价值。正常的钝化工艺会大幅度地降低催化剂的性能,催化剂活性、选择性及强度都无法满足装置的生产要求。

3、随着甲醇装置的逐渐增多,上述特殊情况在生产中常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甲醇合成催化剂的钝化工艺,用于对仍然具备活性但需要提前钝化的甲醇合成催化剂进行钝化提供的全新钝化工艺能够大幅减少钝化过程对催化剂性能的破坏,经过钝化的催化剂再次使用后,催化剂性能未大幅度降低,能够进行满负荷生产并达到生产装置的设计要求。

2、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甲醇合成催化剂的钝化工艺,其特征是用于对仍然具备活性但需要提前钝化的甲醇合成催化剂进行钝化,包括以下步骤:系统气体置换、催化剂床层降温、系统配气、钝化、系统保温保压。

3、一般地,所述催化剂具备的活性要求为co单程转化率≥40%或co2单程转化率≥20%。>

4、所述钝化前用惰性气体置换系统中的反应气体,使系统中反应气体摩尔含量 ≤0.4%。

5、所述催化剂床层温度降低至150℃以下。

6、所述系统配气,以惰性气体为载气,氧气或空气为反应气体,氧气(空气)起始摩尔浓度≤0.5%,随着钝化过程的进行,氧气(空气)摩尔浓度逐渐增大,钝化完成时,氧气(空气)摩尔浓度≥20%。

7、所述钝化过程气体空速≥1000h-1,控制系统进出口氧浓度的差值≤2%,进出口氧气浓度随着钝化进展逐渐升高,当进出口氧气浓度均达到20%后继续钝化5小时,钝化完成。

8、所述钝化完成后,催化剂床层温度保持100℃~150℃,压力≥0.1mpa。

9、所述惰性气体包括氮气、氦气和氩气中的至少1种。

10、所述反应气体包括(h2+co)、(h2+co2)、(h2+co2+ch4)、(h2+co+co2)、(h2+co+ch4)和(h2+co+co2+ch4)的至少1种。

11、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在特殊情况下,甲醇生产厂家为了对设备和工艺进行维修、改造,需要将催化剂进行钝化。本工艺能够降低钝化过程对催化剂性能的破坏,经过二次升温还原催化剂性能仍然能够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甲醇产量、质量及运行时间达到装置的设计要求。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钝化反应温和,床层温度易于控制;

14、2、减少钝化期间气体偏流和局部超温现象的发生;

15、3、钝化反应平缓可控,降低钝化过程对催化剂的破坏;

16、4、钝化后的催化剂能够二次应用于生产,活性、选择性、强度、使用寿命均能满足生产需求。

17、采用本专利技术工艺对未达到使用寿命的催化剂进行钝化并投入生产,可为企业缩短停车时间和减少采购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甲醇合成催化剂的钝化工艺,其特征是用于对仍然具备活性但需要提前钝化的甲醇合成催化剂进行钝化,包括以下步骤:系统气体置换、催化剂床层降温、系统配气、钝化、系统保温保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钝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具备的活性条件为CO单程转化率≥40%或CO2单程转化率≥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钝化工艺,其特征在于钝化前用惰性气体置换系统中的反应气体,使系统中反应气体摩尔含量 ≤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钝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床层温度降低至15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钝化工艺,其特征在于系统配气,以惰性气体为载气,氧气或空气为反应气体,氧气或空气起始摩尔浓度≤0.5%,随着钝化过程的进行,氧气或空气摩尔浓度逐渐增大,钝化完成时,氧气或空气摩尔浓度≥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钝化工艺,其特征在于钝化过程气体空速≥1000h-1,控制系统进出口氧浓度的差值≤2%,进出口氧气浓度随着钝化进展逐渐升高,当进出口氧气浓度均达到20%后继续钝化5小时,钝化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钝化工艺,其特征在于钝化完成后,催化剂床层温度保持90℃~150℃,压力≥0.1MPa。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钝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惰性气体包括氮气、氦气和氩气中的至少1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钝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反应气体包括(H2+CO)、(H2+CO2)、(H2+CO2+CH4)、(H2+CO+CO2)、(H2+CO+CH4)和(H2+CO+CO2+CH4)的至少1种。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钝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惰性气体包括氮气、氦气和氩气中的至少1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醇合成催化剂的钝化工艺,其特征是用于对仍然具备活性但需要提前钝化的甲醇合成催化剂进行钝化,包括以下步骤:系统气体置换、催化剂床层降温、系统配气、钝化、系统保温保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钝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具备的活性条件为co单程转化率≥40%或co2单程转化率≥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钝化工艺,其特征在于钝化前用惰性气体置换系统中的反应气体,使系统中反应气体摩尔含量 ≤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钝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床层温度降低至15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钝化工艺,其特征在于系统配气,以惰性气体为载气,氧气或空气为反应气体,氧气或空气起始摩尔浓度≤0.5%,随着钝化过程的进行,氧气或空气摩尔浓度逐渐增大,钝化完成时,氧气或空气摩尔浓度≥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良浩陈海波杜江蒋旭成士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