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余热供热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917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余热供热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本申请中,基于车辆当前的工作状态确定向车辆的电池和乘员舱分别进行余热供热的供热收益;从电池和乘员舱中选取供热收益高的一方作为供热目标;向供热目标进行余热供热。也即在本申请在回收车辆的余热后,会计算将余热分别分配给电池供热带来的收益以及分配给乘员舱带来的收益。并从电池和乘员舱中选取收益更高的一方作为供热目标,进行余热供热。相比于现有方案中单纯通过温度阈值来确定供热目标,本申请进一步精细化了余热的分配过程,以高供热收益为目标,选取供热对象,从而提高车辆余热的利用效率,减少汽车的电耗,增加了车辆的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车辆余热供热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动车替代率逐步上升,纯电动车辆应用规模也越来越大,用户对于续航里程等性能表现也越来越在意。其中余热回收作为电动汽车重要的节能措施之一。当时目前大多数车辆对于余热回收阀的控制均根据电机冷却液的温度与温度阈值之间的关系,来选择通过冷却液给电池加热或者乘员舱采暖。虽然该方案实现了电机的余热回收利用,但是余热利用的效率较低,电动汽车节省的电量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余热供热方法,旨在解决当前车辆电机余热利用效率较低,电动汽车节省的电量有限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余热供热方法,所述车辆余热供热方法包括:

3、基于车辆当前的工作状态确定向所述车辆的电池和乘员舱分别进行余热供热的供热收益;

4、从所述电池和所述乘员舱中选取供热收益高的一方作为供热目标;

5、向所述供热目标进行余热供热。

6、可选地,所述工作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余热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余热供热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余热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状态包括所述车辆中电机的第一工作状态以及所述电池的第二工作状态,所述供热收益包括所述电池的第一供热收益和所述乘员舱的第二供热收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余热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换热功率、向所述电池供热时的第二热交换系数以及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确定所述第一供热收益的步骤包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余热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冷却液工作参数包括电机冷却液与所述传热介质进行换热前的初始温度以及所述电机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余热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余热供热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余热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状态包括所述车辆中电机的第一工作状态以及所述电池的第二工作状态,所述供热收益包括所述电池的第一供热收益和所述乘员舱的第二供热收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余热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换热功率、向所述电池供热时的第二热交换系数以及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确定所述第一供热收益的步骤包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余热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冷却液工作参数包括电机冷却液与所述传热介质进行换热前的初始温度以及所述电机冷却液的流速;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余热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电池和所述乘员舱中选取供热收益高的一方作为供热目标的步骤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余热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余热供热管路包括余热回收环路、电池供热环路、公共供热环路以及乘员舱供热环路,所述余热回收环路与所述公共供热环路之间通过四通阀交换流动介质,所述电池供热环路与所述公共供热环路之间通过三通阀交换介质,所述公共供热环路通过换热器总成与所述乘员舱供热环路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