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端子合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8847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4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束端子合压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底座的上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底模本体;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位于安装槽内,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开设在安装槽右侧内壁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右侧通过弹簧与滑槽的右侧内壁弹性连接,所述滑槽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楔形块,所述底模本体的右侧开设有与楔形块配合的限位槽;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用于抵动底模本体上移。该底模在使用的过程中,采用较为简单的连接方式,可较为方便的实现底模本体的更换,另外,利用液压伸缩杆的设置,将底模顶起,使得取出底模更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束端子压合,尤其涉及一种线束端子合压模具


技术介绍

1、压接是线束和端子进行的一种连接方式,压接工序通过施加一定的机械外力模具和压接设备将原材料生产成线束半成品,通过压接,电气可以实现从线束和端子之间的传导流动;

2、比如专利号cn216794204u公开的一种组合式的线束端子压接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安装有压接模具主体,所述底座的顶面位于压接模具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面固定连接底座的顶面,所述固定座的顶面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固定座的顶面一侧铰接有固定块。目前,线束端子压接时,需要人工将端子插入到端子插孔连接柱内,然后对端子进行机械化挤压,传统合压装置底模部分是采用螺钉连接或者直接焊接固定的,这样导致底模在长期使用存在损坏,或者其他情况需要更换时,操作较为麻烦,因此,如何解决该问题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线束端子合压模具,该底模在使用的过程中,采用较为简单的连接方式,可较为方便的实现底模本体的更换,另外,利用液压伸缩杆的设置,将底模顶起,使得取出底模更为简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线束端子合压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底座的上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底模本体;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位于安装槽内,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开设在安装槽右侧内壁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右侧通过弹簧与滑槽的右侧内壁弹性连接,所述滑槽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楔形块,所述底模本体的右侧开设有与楔形块配合的限位槽;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用于抵动底模本体上移。

4、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下端安装有多个支撑腿。

5、优选地,所述滑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端延伸至外接。

6、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拉环。

7、优选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底座下端的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延伸至安装槽内,并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8、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与安装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端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块,多个所述支撑块的上端均与底模本体的下端面接触。

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设置有楔形块、弹簧和拉杆,相对现有技术,方便了进行底模本体时的拆卸工作,还设置有液压伸缩杆盒支撑板,动液压伸缩杆伸长,会抵动支撑板和多个支撑块上移,多个支撑块上移后,会让底模本体上移,从而将底模本体上移,方便工作人员取下底模本体,并对其进行更换,由于多个支撑块的设置,多个支撑块与底模本体的下端会有较多的间隙,这样可方便将底模本体取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端子合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端子合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安装有多个支撑腿(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端子合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右端延伸至外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束端子合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拉环(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端子合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底座(1)下端的液压伸缩杆(6),所述液压伸缩杆(6)的伸缩端延伸至安装槽(7)内,并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束端子合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8)与安装槽(7)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8)的上端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块(9),多个所述支撑块(9)的上端均与底模本体(4)的下端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端子合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端子合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安装有多个支撑腿(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端子合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右端延伸至外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束端子合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拉环(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欢鲍林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贝递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