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双输送线码垛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双输送线码垛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8834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送线码垛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双输送线码垛方法,包括间隔分布的过渡线和打包线,过渡线的上端设置有分掰机,过渡线的一侧靠近打包线一端处设置有机械手结构,过渡线的一端与打包线的一端之间设置有顶升平移结构;分掰机用于对砖垛进行分掰,将砖垛分掰成若干组砖块,顶升平移结构用于对砖块进行抓取、升降和平面移动;机械手结构包括设置于过渡线一侧的底座,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座,转动座的上端旋转部铰接有一号力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码垛方法不能够方便叉车将打包的砖块结构直接叉起运输,搬运过程效率低,或是对砖块的搬运通常是几组转块形成的小结构搬运,会降低砖块输送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送线码垛,具体的,涉及一种双输送线码垛方法


技术介绍

1、砖块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砖块在出厂搬运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码垛,而码垛的转块通常为规则的正方体结构,该结构在输送线上不利于搬运,因此,需要调整砖块码垛的结构,从而方便叉车对码垛好的转块进行搬运;

2、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106743535b的一种码垛输送线结构及机器人码垛方法,该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在码垛段的入口处设置剔除装置,把空的固定底座(51)剔除,保证进入码垛段的固定底座(51)上均有物料,但剔除出来的空底座(51)需要人工搬运到之前的工序中安装物料,这就需要提供额外的硬件成本和人工成本,会给企业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3、但是上述现有的码垛方法不能够方便叉车将打包的砖块结构直接叉起运输,搬运过程效率低,或是对砖块的搬运通常是几组转块形成的小结构搬运,会降低砖块的输送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双输送线码垛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输送线码垛方法,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码垛方法不能够方便叉车将打包的砖块结构直接叉起运输,搬运过程效率低,或是对砖块的搬运通常是几组转块形成的小结构搬运,会降低砖块输送效率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双输送线码垛方法,包括间隔分布的过渡线和打包线,所述过渡线的上端设置有分掰机,所述过渡线的一侧靠近打包线一端处设置有机械手结构,所述过渡线的一端与打包线的一端之间设置有顶升平移结构;

4、所述分掰机用于对砖垛进行分掰,将砖垛分掰成若干组砖块,所述顶升平移结构用于对砖块进行抓取、升降和平面移动;

5、所述机械手结构包括设置于过渡线一侧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上端旋转部铰接有一号力臂,所述一号力臂的一端铰接有三角件,所述三角件的一端铰接有二号力臂,所述二号力臂的一端连接有夹动组件,所述转动座的上端旋转部与二号力臂的一端之间铰接有稳定力臂,所述稳定力臂与液压杆之间铰接有液压杆,所述一号力臂的外表面对应二号力臂处、转动座上端旋转部的外表面对应一号力臂处以及液压杆的外表面对应转动座上端旋转部处均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

6、砖块的码垛包括如下步骤:

7、s1:过渡线输送砖垛,拆分;

8、s2:机械手结构转运,底座堆叠;

9、s3:顶升平移结构平移,打包机打包。

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通过所述伺服电机的正反向运行实现稳定力臂、一号力臂以及二号力臂的旋转、移动,所述液压杆用于保持整个机械手结构的稳定性。

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夹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二号力臂一端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端为三角结构,三角的一端与二号力臂铰接,另一端与拉动杆的一端铰接,最后一端与连接座的下半部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的下端铰接有矩形架。

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矩形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相互平行且两端对称的导轨,所述导轨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相互对称的两组夹板上齿条的带有凸齿的一面朝内,所述矩形架的外表面对应两组齿条之间处铰接有齿轮。

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渡线的输送方向与打包线的输送方向相同,且打包线与过渡线相平行,所述顶升平移结构位于过渡线出料的一端和打包线靠近进料的一端上方。

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分掰机位于过渡线的上端,且分掰机与顶升平移结构之间形成的空间可供机械手结构自由的对过渡线上运输的分掰机与顶升平移结构之间的砖垛进行夹取。

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齿轮通过一组伺服电机驱动正反向旋转,通过齿轮的正反向旋转实现对称夹板沿着齿条的来回移动,通过稳定力臂拉动三角件实现连接座的转动。

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s1具体包括:通过过渡线对正方体砖垛进行输送,当砖垛输送至分掰机的下端时,通过分掰机对砖垛进行分掰,是的上面两层的砖垛形成松散的三个砖块结构,通过过渡线持续对砖垛进行输送。

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s2具体包括:当过渡线将砖垛输送至分掰机与顶升平移结构之间时,此时通过机械手结构先抓取最上面一层的砖块,放于打包线的进料端之上,之后再夹取除了砖垛两侧向内第二组的砖块,将砖块长度方向成纵向放于砖垛上的砖块上,此时底座堆叠成型,底座的上端带有两组平行的可供叉车插入的两个槽口,再通过机械手结构将过渡线砖垛上端没有被抓去的两列砖块转移至储料区域。

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s2具体包括:在过渡线上的砖垛输送至顶升平移结构的下方时,通过顶升平移结构将剩余的砖垛搬运至打包线的上方,此时,成型的底座刚好位于搬运砖垛的正上方,通过顶升平移结构将砖垛放于底座之上,初步形成可以搬运的半成品砖垛,此时,砖垛的外表面带有两组平行、可供叉车插入且与打包线输送方向相垂直的孔洞,转成品砖垛通过打包线继续进行输送,当半成品砖垛通过打包线运输至顶升平移结构的外侧时,再通过打包机对半成品砖垛进行打包,使得半成品的砖垛形成一个整体,在打包线输送的过程中,通过叉车的叉物端将形成整体的砖垛移走即可。

19、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砖块码垛方法,可以快速便捷的对砖垛的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可以使得最终打包成型的砖垛结构带有两组平行的孔洞,直接满足叉车叉取的要求,进而可以有效提高砖块的码垛和搬运的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输送线码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分布的过渡线(1)和打包线(2),所述过渡线(1)的上端设置有分掰机(4),所述过渡线(1)的一侧靠近打包线(2)一端处设置有机械手结构(5),所述过渡线(1)的一端与打包线(2)的一端之间设置有顶升平移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输送线码垛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伺服电机(55)的正反向运行实现稳定力臂(56)、一号力臂(53)以及二号力臂(54)的旋转、移动,所述液压杆(57)用于保持整个机械手结构(5)的稳定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输送线码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动组件(58)包括转动连接于二号力臂(54)一端的连接座(581),所述连接座(581)的上端为三角结构,三角的一端与二号力臂(54)铰接,另一端与拉动杆(50)的一端铰接,最后一端与连接座(581)的下半部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581)的下端铰接有矩形架(58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输送线码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架(58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相互平行且两端对称的导轨(583),所述导轨(58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夹板(584),所述夹板(58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585),相互对称的两组夹板(584)上齿条(585)的带有凸齿的一面朝内,所述矩形架(582)的外表面对应两组齿条(585)之间处铰接有齿轮(58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输送线码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线(1)的输送方向与打包线(2)的输送方向相同,且打包线(2)与过渡线(1)相平行,所述顶升平移结构(6)位于过渡线(1)出料的一端和打包线(2)靠近进料的一端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输送线码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掰机(4)位于过渡线(1)的上端,且分掰机(4)与顶升平移结构(6)之间形成的空间可供机械手结构(5)自由的对过渡线(1)上运输的分掰机(4)与顶升平移结构(6)之间的砖垛(3)进行夹取。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输送线码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586)通过一组伺服电机(55)驱动正反向旋转,通过齿轮(586)的正反向旋转实现对称夹板(584)沿着齿条(585)的来回移动,通过稳定力臂(56)拉动三角件(59)实现连接座(581)的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输送线码垛方法,其特征在于,S1具体包括:通过过渡线(1)对正方体砖垛(3)进行输送,当砖垛(3)输送至分掰机(4)的下端时,通过分掰机(4)对砖垛(3)进行分掰,是的上面两层的砖垛(3)形成松散的三个砖块结构,通过过渡线(1)持续对砖垛(3)进行输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输送线码垛方法,其特征在于,S2具体包括:当过渡线(1)将砖垛(3)输送至分掰机(4)与顶升平移结构(6)之间时,此时通过机械手结构(5)先抓取最上面一层的砖块,放于打包线(2)的进料端之上,之后再夹取除了砖垛(3)两侧向内第二组的砖块,将砖块长度方向成纵向放于砖垛(3)上的砖块上,此时底座(51)堆叠成型,底座(51)的上端带有两组平行的可供叉车插入的两个槽口,再通过机械手结构(5)将过渡线(1)砖垛(3)上端没有被抓去的两列砖块转移至储料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输送线码垛方法,其特征在于,S2具体包括:在过渡线(1)上的砖垛(3)输送至顶升平移结构(6)的下方时,通过顶升平移结构(6)将剩余的砖垛(3)搬运至打包线(2)的上方,此时,成型的底座(51)刚好位于搬运砖垛(3)的正上方,通过顶升平移结构(6)将砖垛(3)放于底座(51)之上,初步形成可以搬运的半成品砖垛(3),此时,砖垛(3)的外表面带有两组平行、可供叉车插入且与打包线(2)输送方向相垂直的孔洞,转成品砖垛(3)通过打包线(2)继续进行输送,当半成品砖垛(3)通过打包线(2)运输至顶升平移结构(6)的外侧时,再通过打包机对半成品砖垛(3)进行打包,使得半成品的砖垛(3)形成一个整体,在打包线(2)输送的过程中,通过叉车的叉物端将形成整体的砖垛(3)移走即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输送线码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分布的过渡线(1)和打包线(2),所述过渡线(1)的上端设置有分掰机(4),所述过渡线(1)的一侧靠近打包线(2)一端处设置有机械手结构(5),所述过渡线(1)的一端与打包线(2)的一端之间设置有顶升平移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输送线码垛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伺服电机(55)的正反向运行实现稳定力臂(56)、一号力臂(53)以及二号力臂(54)的旋转、移动,所述液压杆(57)用于保持整个机械手结构(5)的稳定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输送线码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动组件(58)包括转动连接于二号力臂(54)一端的连接座(581),所述连接座(581)的上端为三角结构,三角的一端与二号力臂(54)铰接,另一端与拉动杆(50)的一端铰接,最后一端与连接座(581)的下半部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581)的下端铰接有矩形架(58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输送线码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架(58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相互平行且两端对称的导轨(583),所述导轨(58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夹板(584),所述夹板(58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585),相互对称的两组夹板(584)上齿条(585)的带有凸齿的一面朝内,所述矩形架(582)的外表面对应两组齿条(585)之间处铰接有齿轮(58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输送线码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线(1)的输送方向与打包线(2)的输送方向相同,且打包线(2)与过渡线(1)相平行,所述顶升平移结构(6)位于过渡线(1)出料的一端和打包线(2)靠近进料的一端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输送线码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掰机(4)位于过渡线(1)的上端,且分掰机(4)与顶升平移结构(6)之间形成的空间可供机械手结构(5)自由的对过渡线(1)上运输的分掰机(4)与顶升平移结构(6)之间的砖垛(3)进行夹取。

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小波张怀亮尹志刚白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凌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