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具体为一种锂电池叠片装置。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的电芯是由正极极片、隔膜、负极极片构成,目前锂电池多采用叠片式电芯:将隔膜进行“z形”折叠,然后分别插入正、负极极片,由于现如今在生产叠片时是将整个叠片制造,而不同直径大小的锂电池,需要的不同长度的叠片对电池进行电池电芯的绕制,并且在对电池叠片进行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叠片碎屑无法及时的清理,进而影响电池叠片的过程。
2、但是现有的锂电池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3、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4、现有的锂电池在使用的时候,锂电池之间放置的空间太小,导致了锂电池在工作的时候,产生的温度,无法及时进行散热,从而造成了巨大的危险。
5、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锂电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叠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叠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叠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内滑动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延伸至收纳槽内,伸缩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收纳槽外,伸缩杆延伸至收纳槽外的一端固定安装套有竖板,两个竖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块,且固定块的顶部均放置有锂电池;
3、所述收纳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底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支撑杆的一端,支撑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转动固定安装有卡杆,卡杆的一端延伸至
4、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开设有卡槽,卡杆延伸至收纳槽内的一端延伸至卡槽内;
5、所述转动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卡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6、所述转动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滑动安装有拉杆,拉杆的一端延伸至转动槽内,拉杆的另一端延伸至转动槽外,拉杆延伸至转动槽内的一端与滑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高度较高。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使得锂电池之间的距离加大,有利于锂电池进行散热。
9、优选的,所述卡槽位于伸缩杆远离竖板的底部一侧。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杆和卡槽用于固定伸缩杆。
11、优选的,所述卡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转动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用于带动转动后的卡杆进行复位。
13、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与卡杆远离卡槽的一端转动连接。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用于连接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
15、优选的,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簧用于带动移动后的滑动块进行复位。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8、在锂电池之间放置有固定块,使得锂电池在工作的过程中,拥有较大的空间来进行散热,避免了造成危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叠片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的高度较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1)位于伸缩杆(3)远离竖板(4)的底部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转动槽(7)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与卡杆(10)远离卡槽(11)的一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槽(1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叠片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的高度较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1)位于伸缩杆(3)远离竖板(4)的底部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10)的底部固定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银少伟,于铁军,朱贵兰,左帅峰,汤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通瑞电池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