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工位交换机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工位交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7065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工位交换机构,包括工位转换支座、工位转换臂、驱动件一和驱动件二,工位转换臂上连接有工位转换臂轴,工位转换臂轴转动设置在工位转换支座上;工位转换臂上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转换臂卡扣,通过转换臂卡扣实现与工作台之间的卡扣连接;驱动件一与工位转换臂轴连接,通过驱动件一驱动工位转换臂轴转动,实现工位转换臂工位的转换;驱动件二与转换臂卡扣连接,通过驱动件二驱动转换臂卡扣沿着滑槽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实用性强,整体体积小,适用性强,操作方便,保证操作动作的精准可靠,且通过该机构可以同时对两个工位上的工件进行同步交换操作,两个工位上的工件同步一进一出操作,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零件加工,具体涉及工位交换机构


技术介绍

1、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机械就是能帮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机械是一种人为的实物构件的组合,机械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机器具备能代替人类的劳动以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的特征,故机器能转换机械能或完成有用的机械功的机构,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来看,机构和机器并无区别泛称为机械。

2、机械零件又称机械元件,是构成机械的基本元件,也是组成机械和机器的不可分拆的单个制件。机械零件既是研究和设计各种设备中机械基础件的一门学科,也是零件和部件的泛称。现有的机械零件加工中需要经过多个工序进行加工,传统的转换工位多采用手动进行,速度慢,浪费人力,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有时也会采用工位转换机构进行工位转换,工位交换分为两步:1、将完成加工的工件取下;2将未加工的工件安装好。但现有的工位转换机构只能够进行单独操作,不能够两个步骤同时进行,工作效率一般,影响实际的加工速率。如现有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套壳机的工位转换机构(公布号:cn219144247u)的技术专利,结合其技术方案和附图说明可以得知,该申请中通过夹持装置配合转换装置可以将工位上的锂电池转出,进行工位转换,但是很明显地该申请中的夹持装置配合转换装置也只能够实现单一步骤的操作,必须先将加工好的锂电池取下后,再取新的锂电池安装到工位上,同样存在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工位交换机构的技术方案,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实用性强,整体体积小,适用性强,操作方便,保证操作动作的精准可靠,该机构在工位交换时使得工件的取出和工件的安装两步同步进行,同时对两个工位上的工件进行同步交换操作,实现两个工位上的工件同步一进一出操作,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工位交换机构,包括工位转换支座、工位转换臂、驱动件一和驱动件二,工位转换臂上连接有工位转换臂轴,工位转换臂轴转动设置在工位转换支座上;工位转换臂上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转换臂卡扣,通过转换臂卡扣实现与工作台之间的卡扣连接;驱动件一与工位转换臂轴连接,通过驱动件一驱动工位转换臂轴转动,实现工位转换臂工位的转换;驱动件二与转换臂卡扣连接,通过驱动件二驱动转换臂卡扣沿着滑槽移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实用性强,整体体积小,适用性强,操作方便,保证操作动作的精准可靠,该机构在工位交换时使得工件的取出和工件的安装两步同步进行,同时对两个工位上的工件进行同步交换操作,两个工位上的工件同步一进一出操作,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4、进一步,驱动件一包括液压马达、电机齿轮和减速齿轮,液压马达固定在工位转换支座上,液压马达与电机齿轮连接,减速齿轮固定在工位转换臂轴上,电机齿轮与减速齿轮相啮合;

5、液压马达带动电机齿轮转动,电机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减速齿轮同步转动,减速齿轮再带动与之固定的工位转换臂轴的同步转动,实现工位转换臂工位的转换。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液压马达提供动力源,通过电机齿轮和减速齿轮带动工位转换臂轴转动,进而带动工位转换臂转动,且通过电机齿轮和减速齿轮使得工位转换臂轴可以达到设定的转速,控制工位转换臂轴的转动速度,使得整个交换操作过程更加的平稳且安全。

6、进一步,驱动件二包括回转马达、工位转换臂内轴、驱动齿和齿条,工位转换臂内轴转动设置在工位转换臂轴内,回转马达固定在工位转换臂轴上,工位转换臂内轴的一端与回转马达连接,工位转换臂内轴的另一端与驱动齿连接,两个齿条错位对称设置在工位转换臂上,两个齿条均与驱动齿相啮合,两个齿条上相远离的端部处均固定设置有转换臂卡扣;

7、当回转马达通过工位转换臂内轴带动驱动齿转动时,两个齿条相向或相反移动,从而实现两个转换臂卡扣的相向或相反移动。回转马达提供动力源,带动工位转换臂内轴转动,工位转换臂内轴带动驱动齿转动,驱动齿带动与之啮合的两个齿条相向或相反移动,进而实现两个齿条上的转换臂卡扣之间相向或相反移动,转换臂卡扣又与对应工作台之间扣接,从而通过两个转换臂卡扣移动实现两个工作台的交换操作,且工作台上还对应工装有工件,通过交换两个工作台可以实现两个工件之间的工位交换操作,整个操作过程流畅且简单。

8、进一步,工位转换臂上设置有两个压条,两个压条与工位转换臂之间形成滑槽,两个压条对应两个齿条,压条限位抵压在对应齿条的侧面上。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压条与工位转换臂上预设有孔,配合螺钉可以实现可拆卸安装,方便对内部齿条、转换臂卡扣的拆装维护等,压条限位抵压在对应齿条的侧面上,再配合转换臂卡扣在滑槽内的滑动卡接设置,使得齿条只能够沿着对应压条方向移动,同时齿条带动对应转换臂卡扣沿着滑槽同步移动,有效提高整体组装后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得工位交换过程更安全平稳。工位转换臂的两侧均设有油路,通过油路设置可以方便润滑油的添加,以便对齿条进行润滑。

9、进一步,工位转换臂内轴与工位转换臂轴之间设置有轴承一,轴承一分布在工位转换臂内轴的两端,通过轴承一实现工位转换臂内轴与工位转换臂轴之间的转动设置。当回转马达启动时,带动工位转换臂内轴在工位转换臂轴内的轴承一中转动,通过轴承一设置实现工位转换臂内轴与工位转换臂轴之间的转动设置,且可以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磨损,更有利于工位转换臂内轴的旋转。

10、进一步,工位转换臂内轴上与回转马达连接的端部处设置有外螺纹段,外螺纹段上旋接有工位转换臂信号盘一,工位转换支座上设置有传感器一和传感器二,传感器一和传感器二分布在工位转换臂信号盘一的左右两侧;

11、回转马达带动工位转换臂内轴转动时,工位转换臂信号盘一沿着外螺纹段同步左右移动。回转马达带动工位转换臂内轴转动,实现两个转换臂卡扣相向或相反移动,且通过工位转换臂信号盘一与传感器一、传感器二的配合,类似设置了两个限位开关,当工位转换臂信号盘一抵触到传感器一或传感器二时代表达到了设定限位开关位置处,则表示回转马达的对应动作正确到位,从而精准控制回转马达的动作是否到位,确保转换臂卡扣是否移动到位,从而提高交换操作的平稳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12、进一步,回转马达的外侧设置有工位转换臂信号盘二,工位转换支座上设置有传感器三,传感器三位于工位转换臂信号盘二的正下方;传感器三用于检测工位转换臂信号盘二的信号;当工位转换臂处于初始状态下的垂直设置时,传感器三与工位转换臂信号盘二上的凹槽相对应,通过该设置可以方便后续控制回转马达的复位准确性,确保液压马达复位动作正确到位,在整个工位交换过程中,回转马达会跟随工位转换臂轴和工位转换臂的转动进行同步转动,工位转换臂轴和工位转换臂通过液压马达带动实现转动,在整个交换操作结束后,液压马达会带动工位转换臂转动复位,而同时回转马达也会同步转动复位,当传感器三感应到工位转换臂信号盘二上的凹槽时,则表示回转马达复位到位,液压马达转动复位动作正确到位。

13、进一步,工位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工位交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位交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一包括液压马达、电机齿轮和减速齿轮,所述液压马达固定在所述工位转换支座上,所述液压马达与所述电机齿轮连接,所述减速齿轮固定在所述工位转换臂轴上,所述电机齿轮与所述减速齿轮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位交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二包括回转马达、工位转换臂内轴、驱动齿和齿条,所述工位转换臂内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工位转换臂轴内,所述回转马达固定在所述工位转换臂轴上,所述工位转换臂内轴的一端与所述回转马达连接,所述工位转换臂内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齿连接,两个所述齿条错位对称设置在所述工位转换臂上,两个所述齿条均与所述驱动齿相啮合,两个所述齿条上相远离的端部处均固定设置有所述转换臂卡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位交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转换臂上设置有两个压条,两个所述压条与所述工位转换臂之间形成所述滑槽,两个所述压条对应两个所述齿条,所述压条限位抵压在对应所述齿条的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位交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转换臂内轴与所述工位转换臂轴之间设置有轴承一,所述轴承一分布在所述工位转换臂内轴的两端,通过所述轴承一实现所述工位转换臂内轴与所述工位转换臂轴之间的转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位交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转换臂内轴上与所述回转马达连接的端部处设置有外螺纹段,所述外螺纹段上旋接有工位转换臂信号盘一,所述工位转换支座上设置有传感器一和传感器二,所述传感器一和所述传感器二分布在所述工位转换臂信号盘一的左右两侧;所述回转马达带动所述工位转换臂内轴转动时,所述工位转换臂信号盘一沿着所述外螺纹段左右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位交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马达的外侧设置有工位转换臂信号盘二,所述工位转换支座上设置有传感器三,所述传感器三位于所述工位转换臂信号盘二的正下方;所述传感器三用于检测所述工位转换臂信号盘二的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位交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转换臂轴上设置有工位转换臂旋转座,所述工位转换臂旋转座通过键连接在所述工位转换臂轴上,且所述工位转换臂旋转座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固定在所述工位转换臂轴上,所述工位转换臂旋转座上固定连接有工位转换臂马达座,所述回转马达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位转换臂马达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位交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转换臂轴上固定有工位转换臂信号盘三,所述工位转换支座上设置有工位转换臂信号收集器,所述工位转换臂信号收集器位于所述工位转换臂信号盘三的正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位交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转换臂轴与所述所述工位转换支座之间设置有轴承二,所述轴承二分布在所述工位转换臂轴的两端,通过所述轴承二实现所述工位转换臂轴与所述工位转换支座之间的转动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工位交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位交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一包括液压马达、电机齿轮和减速齿轮,所述液压马达固定在所述工位转换支座上,所述液压马达与所述电机齿轮连接,所述减速齿轮固定在所述工位转换臂轴上,所述电机齿轮与所述减速齿轮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位交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二包括回转马达、工位转换臂内轴、驱动齿和齿条,所述工位转换臂内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工位转换臂轴内,所述回转马达固定在所述工位转换臂轴上,所述工位转换臂内轴的一端与所述回转马达连接,所述工位转换臂内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齿连接,两个所述齿条错位对称设置在所述工位转换臂上,两个所述齿条均与所述驱动齿相啮合,两个所述齿条上相远离的端部处均固定设置有所述转换臂卡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位交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转换臂上设置有两个压条,两个所述压条与所述工位转换臂之间形成所述滑槽,两个所述压条对应两个所述齿条,所述压条限位抵压在对应所述齿条的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位交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转换臂内轴与所述工位转换臂轴之间设置有轴承一,所述轴承一分布在所述工位转换臂内轴的两端,通过所述轴承一实现所述工位转换臂内轴与所述工位转换臂轴之间的转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位交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转换臂内轴上与所述回转马达连接的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王玲铃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市津尚铁拳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