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含有脂肪酶作为有效成分的酯交换用酶剂制造技术_技高网

含有脂肪酶作为有效成分的酯交换用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6919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含有耐热性优异、1,3位特异性高的脂肪酶作为有效成分的酯交换用酶剂。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有由与序列号2或序列号4的氨基酸序列具有90%以上的序列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脂肪酶作为有效成分的酯交换用酶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脂肪酶作为有效成分的酯交换用酶剂和其用途。


技术介绍

1、作为油脂的物性的改性方法,存在化学法酯交换和酶法酯交换这2种。但是,由于化学法酯交换的环境负荷高,因此对酶法酯交换的期待提高。作为用于油脂的酶法酯交换的酶,可以使用具有酯交换能力的一部分脂肪酶。

2、油脂的酶法酯交换中可以使用假丝酵母菌属(candida)、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腐质霉属(humicola,商品名:novozymes公司,lipozyme tlim)等来源的脂肪酶,但能够实际应用于食品用途的酶很少。

3、另一方面,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嗜热篮状菌(talaromyces thermophilus)来源脂肪酶,并记载了作为生物燃料的合成反应(油酸丁酯合成)的催化剂和酯化反应的催化剂使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嗜热篮状菌来源脂肪酶,并记载了作为生物燃料的合成反应(脂肪酸甲酯合成)的催化剂使用。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突尼斯专利申请号tn/p/2011/193

7、非专利文献

8、非专利文献1:gene volume 494,issue 1,15february 2012,pages112-118


技术实现思路

1、如上所述,正在研究利用酶法酯交换对油脂的物性进行改性。由于具有硬脂酸和棕榈酸作为构成脂肪酸的油脂在常温下为固体,因此在反应时需要将油脂保持在熔点以上的温度进行反应。由于脂肪酶一般热稳定性低,因此需要开发出耐热性更优异的脂肪酶。此外,还需要开发出1,3位特异性高的脂肪酶。

2、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含有耐热性优异、1,3位特异性高的脂肪酶作为有效成分的酯交换用酶剂。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进一步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酯交换用酶剂而得的经改性的油脂的制造方法。

3、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从1万株以上的菌株库中筛选出耐热性脂肪酶,结果发现了2种嗜热篮状菌nbrc31798t菌株(也有时称为thermomyces dupontiinbrc31798t菌株)来源的耐热性脂肪酶,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专利技术。

4、<1>一种酯交换用酶剂,含有由与序列号2或序列号4的氨基酸序列具有90%以上的序列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脂肪酶作为有效成分。

5、<2>根据<1>所述的酶剂,其中,脂肪酶来源于蓝状菌属即talaromyces(也有时称为嗜热真菌属即thermomyces)细菌。

6、<3>根据<1>或<2>所述的酶剂,其中,脂肪酶来源于嗜热篮状菌即talaromyces thermophilus(也有时称为杜邦嗜热菌即thermomyces duponti)。

7、<4>一种经酯交换所得的油脂的制造方法,包含使<1>~<3>中任一项所述的酶剂作用于油脂的步骤。

8、<5>根据<4>所述的方法,使酶剂在60℃以上的温度下作用于油脂。

9、<6>一种脂肪酶,由与序列号2或序列号4的氨基酸序列具有99%以上的序列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构成,即便在50mm pipes缓冲液(ph7.0)中以70℃处理30分钟后也残留酶活性。

10、<7>一种脂肪酶的制造法,包含以下的步骤(1)和(2):

11、(1)培养具有<6>所述的脂肪酶的产生能力的微生物的步骤;

12、(2)由培养后的培养液和/或菌体回收脂肪酶的步骤。

13、<8>根据<7>所述的制造法,其中,微生物为嗜热篮状菌(也有时称为杜邦嗜热菌)nbrc31798t菌株。

14、本专利技术的酯交换用酶剂中的脂肪酶的耐热性高,并且1,3位特异性也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酯交换用酶剂,含有脂肪酶作为有效成分,所述脂肪酶由与序列号2或序列号4的氨基酸序列具有90%以上的序列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剂,其中,脂肪酶来源于蓝状菌属细菌即Talaromyces,蓝状菌属也有时称为嗜热真菌属即Thermomyces。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酶剂,其中,脂肪酶来源于嗜热篮状菌即TalaromycesThermophilus,也称为杜邦嗜热菌即Thermomyces duponti。

4.一种经酯交换而得到的油脂的制造方法,包含使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酶剂作用于油脂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使酶剂在60℃以上的温度下作用于油脂。

6.一种脂肪酶,由与序列号2或序列号4的氨基酸序列具有99%以上的序列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构成,即便在50mM、pH7.0的PIPES缓冲液中以70℃处理30分钟后也残留酶活性。

7.一种脂肪酶的制造法,包含以下的步骤(1)和(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法,其中,微生物为嗜热篮状菌NBRC31798T菌株,嗜热篮状菌也称为杜邦嗜热菌。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酯交换用酶剂,含有脂肪酶作为有效成分,所述脂肪酶由与序列号2或序列号4的氨基酸序列具有90%以上的序列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剂,其中,脂肪酶来源于蓝状菌属细菌即talaromyces,蓝状菌属也有时称为嗜热真菌属即thermomyces。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酶剂,其中,脂肪酶来源于嗜热篮状菌即talaromycesthermophilus,也称为杜邦嗜热菌即thermomyces duponti。

4.一种经酯交换而得到的油脂的制造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田贯晖杨明红儿玉侑朔田伏志帆
申请(专利权)人:天野酶制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