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余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6839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垃圾焚烧余热炉,包括炉膛、炉膛进口处和炉膛出口处,所述炉膛进口处设置在所述炉膛内烟气通道的前端,所述炉膛出口处设置在所述炉膛内烟气通道的末端,在所述炉膛进口处和炉膛出口处之间的炉膛内烟气通道设为变截面结构,所述炉膛内烟气通道的长度L(米)大于等于所述炉膛内烟气最大流速V(米/秒)乘以T(秒),即L≥V×T,所述T为2秒。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具有使垃圾充分燃烧,有效减低有毒有害物质排放,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结构,膜式水冷壁密封性能显著,而且换热效率高,也不易积灰;使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锅炉制造
,具体地说,涉及垃圾焚烧余热炉
技术介绍
垃圾处理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世界各国都纷纷研制对垃圾的处理设备和 方法。目前,对垃圾的处理大多数国家采用垃圾焚烧炉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垃圾焚烧处理 是全球现阶段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程度最高的一种处理技术,而且焚烧产生的 热能可以供热或发电,同时高温焚烧过程后垃圾内部有毒有害成分得到分解,所以,垃圾焚 烧处理是适合当前经济发展迅速、土地资源紧张、垃圾处理困难的大中城市垃圾处理需求 的有效技术。现有技术中的垃圾焚烧余热炉,通常采用普通焚烧炉进行,所述普通焚烧炉的炉 膛内部为大小直径相等的直筒式设计结构,并且普通焚烧炉没有根据垃圾焚烧的特点进行 改进和优化,导致存在如下诸多技术问题1、采用现有焚烧炉对垃圾进行焚烧,不能适应垃圾热值低、水分高的特点,常常导 致垃圾焚烧不充分。2、采用现有焚烧炉对垃圾进行焚烧,现有焚烧炉在结构上不能充分满足垃圾燃烧 的特点,常常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3、采用现有焚烧炉对垃圾进行焚烧,效率低下,耗时时间长,处理垃圾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现有焚烧炉对垃圾进行焚 烧,不能适应垃圾热值低、水分高的特点,常常导致垃圾焚烧不充分,常常产生大量有毒有 害气体,效率低下,耗时时间长,处理垃圾成本高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了垃圾焚烧余热炉。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垃圾焚烧余热炉,包括炉膛、炉膛进口处和炉膛出口 处,所述炉膛进口处设置在所述炉膛内烟气通道的前端,所述炉膛出口处设置在所述炉膛 内烟气通道的末端,在所述炉膛进口处和炉膛出口处之间的炉膛内烟气通道设为变截面结 构,所述炉膛内烟气通道的长度L(米)大于等于所述炉膛内烟气最大流速V(米/秒)乘 以T(秒),即L彡VXT,所述T为2秒。所述炉膛内烟气通道的整体呈流线性的“S”形。所述炉膛内烟气通道靠近所述炉膛进口处的一端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定倾斜度。 所述倾斜度是指所述炉膛内烟气通道靠近所述炉膛进口处的一端与竖直方向的 夹角,所述夹角为O度-60度。优选所述夹角为30度-45度。所述炉膛内烟气通道靠近所述炉膛出口处的一端设有“瘦腰形”结构。所述炉膛内烟气通道靠近所述炉膛出口处的一端的横截面先变小,后变大,所述 炉膛烟气通道横截面最小处的前端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等于所述炉膛烟气通道横截面 最小处的后端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所述垃圾焚烧余热锅炉炉膛上设有膜式水冷壁,所述膜式水冷壁由若干冷却水管 和钢板组合构成。所炉膛深度与所匹配的逆推式倾斜往复炉排宽度相适应。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采用现有焚烧炉对垃圾进行焚烧, 不能适应垃圾热值低、水分高的特点,常常导致垃圾焚烧不充分,常常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 体,效率低下,耗时时间长,处理垃圾成本高等技术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垃圾焚烧余 热锅炉具有使垃圾充分燃烧,有效减低有毒有害物质排放,炉膛采 用膜式水冷壁结构,膜式 水冷壁密封性能显著,而且换热效率高,也不易积灰;使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炉膛;2为炉膛进口处;3为炉膛出口处;4为瘦腰形;5为逆推式倾斜往 复炉排。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生活垃圾热值低、水分高的特点 的焚烧炉,本专利技术焚烧炉采用国际先进技术的焚烧设备,并在炉膛1设计结构上充分考虑 垃圾燃烧的特点,最大限度的考虑烟气在炉膛1内的充满度,防止有害气体产生,以及锅炉 对周围环境卫生产生的影响。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垃圾焚烧余热炉,包括炉膛1、炉膛进口处2和炉膛出 口处3,所述炉膛进口处2设置在所述炉膛1内烟气通道的前端,所述炉膛出口处3设置在 所述炉膛1内烟气通道的末端,在所述炉膛进口处2和炉膛出口处3之间的炉膛1内烟气 通道设为变截面结构,所述炉膛1内烟气通道的长度L(米)大于等于所述炉膛1内烟气最 大流速V(米/秒)乘以T(秒),即L彡VXT,所述T为2秒。所述炉膛1内烟气通道设为变截面结构,保证了烟气在焚烧炉内最大限度满足炉 膛1的充满度,最大限度的满足垃圾的充分燃烧。炉膛1内烟气通道的长度L(米)大于等 于所述炉膛1内烟气最大流速V (米/秒)乘以T (秒),即L > VX T,最大限度的保证烟气 在炉膛1内的时间超过2秒,即使烟气流速为最大值时,也能够保证烟气在炉膛1内的时间 等于或超过2秒,该结构保证了有害气体(特别是二恶英)的分解。高度设计考虑到防止 有害气体(特别是二恶英)的分解,烟气要在炉内的停留时间2s以上。所述炉膛1内烟气通道的整体呈流线性的“S”形,该结构保证了烟气在炉膛1内 的流通顺畅。所述炉膛1内烟气通道靠近所述炉膛进口处2的一端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定倾斜 度。所述倾斜度是指所述炉膛1内烟气通道靠近所述炉膛进口处2的一端与竖直方向的夹 角,所述夹角为0度-60度。优选所述夹角为30度-45度。所述的斜度为烟气通道整体与 竖直方向具有一定的夹角,该夹角的形成具体可以按照该烟气通道竖直方向的横截面的最 外端轮廓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来实现。该结构保证了烟气在焚烧炉内最大限度满足炉膛1 的充满度,最大限度的满足垃圾的充分燃烧。所述炉膛1内烟气通道靠近所述炉膛出口处3的一端设有“瘦腰形4”结构。所述 炉膛1内烟气通道靠近所述炉膛出口处3的一端的横截面先变小,后变大,所述炉膛1烟气 通道横截面最小处的前端(烟气通道最外端的竖直方向的轮廓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 等于所述炉膛1烟气通道横截面最小处的后端(烟气通道最外端的竖直方向的轮廓线)与 竖直方向上的夹角。该结构保证了烟气在炉膛1内的回流、相对循环,保证了烟气在焚烧炉 内最大限度满足炉膛1的充满度,最大限度的满足垃圾的充分燃烧。所述垃圾焚烧余热锅炉炉膛1上设有膜式水冷壁,所述膜式水冷壁由若干冷却水 管和钢板组合构成。垃圾焚烧余热锅炉炉膛1采用膜式水冷壁结构,膜式水冷壁密封性能 显著,而且换热效率高,也不易积灰。所炉膛1深度与所匹配的逆推式倾斜往复炉排5宽度相适应。所述的垃圾焚烧炉 与逆推 式倾斜往复炉排5配合,在炉膛1深度上的设计,使二者相匹配。上述实施例仅为本 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任何在本专利技术构思内的变形设计方案,都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垃圾焚烧余热炉,包括炉膛(1)、炉膛进口处(2)和炉膛出口处(3),所述炉膛进口处(2)设置在所述炉膛(1)内烟气通道的前端,所述炉膛出口处(3)设置在所述炉膛(1)内烟气通道的末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膛进口处(2)和炉膛出口处(3)之间的炉膛(1)内烟气通道设为变截面结构,所述炉膛(1)内烟气通道的长度L(米)大于等于所述炉膛(1)内烟气最大流速V(米/秒)乘以T(秒),即L≥V×T,所述T为2秒。

【技术特征摘要】
垃圾焚烧余热炉,包括炉膛(1)、炉膛进口处(2)和炉膛出口处(3),所述炉膛进口处(2)设置在所述炉膛(1)内烟气通道的前端,所述炉膛出口处(3)设置在所述炉膛(1)内烟气通道的末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膛进口处(2)和炉膛出口处(3)之间的炉膛(1)内烟气通道设为变截面结构,所述炉膛(1)内烟气通道的长度L(米)大于等于所述炉膛(1)内烟气最大流速V(米/秒)乘以T(秒),即L≥V×T,所述T为2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余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1)内烟气通道的整 体呈流线性的“S”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焚烧余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1)内烟气通道 靠近所述炉膛进口处(2)的一端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定倾斜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焚烧余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度是指所述炉膛(1) 内烟气通道靠近所述炉膛进口处(2)的一端与竖直方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兴华王东风朱才林钱路周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鼎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