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功耗的电源启动电路和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5694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56
本技术属于电路技术领域。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低功耗的电源启动电路和电子装置,其中,超低功耗的电源启动电路用于启动电源电路中的电源芯片,包括取电电阻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关断电路,取电电阻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供电电源,取电电阻电路的输出端接电源芯片的电源端,第一开关电路用于控制取电电阻电路的通断,第一开关电路为控制端高电平导通的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设置在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供电电源之间,第二开关电路被配置为当接收到开机信号时,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断电路被配置为当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达到设定值时,关断电路将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电平拉低。本技术具有宽范围供电输入,超功耗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路,具体地涉及一种超低功耗的电源启动电路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一些电子装置,如便携式电源,其需要同时满足12v适配器和光伏(高压)供电,而这些电子装置的电源电路的电源芯片(如2843/2845/3845等电源芯片)启动电流需要1-2ma,启动电压8.4v-9v左右,考虑12v适配器有一定的误差范围,设计时要保证11v正常启动,那么从输入取电的电阻就不能太大,而如果又要兼容高压输入,比如光伏电压最大输入电压可能达到120v,甚至更高,那么取电电阻将会非常烫,因此需要多个大功率的电阻并联,导致工作功耗大,电源效率很低。

2、公开专利:cn217693074u公开了一种宽范围超低功耗的电源启动电路,具有宽范围供电输入且工作功耗低的优点,较低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但该电源启动电路由于电阻r28和稳压二极管z3的存在,待机时还是有微小的漏电流,假如电阻r28是510k,输入电池电压56v,稳压二极管z35v,最大的漏电流可达0.1ma,而考虑npn三极管q7的驱动,电阻r28的阻值不能太大,所以待机时一定存在这个漏电流,使得待机功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低功耗的电源启动电路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低功耗的电源启动电路,用于启动电源电路中的电源芯片,包括取电电阻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关断电路,取电电阻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供电电源,取电电阻电路的输出端接电源芯片的电源端,第一开关电路用于控制取电电阻电路的通断,第一开关电路为控制端高电平导通的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设置在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供电电源之间,第二开关电路被配置为当接收到开机信号时,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断电路被配置为当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达到设定值时,关断电路将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电平拉低。

3、进一步的,所述取电电阻电路包括取电电阻r32、取电电阻r19、取电电阻r21和二极管d1,取电电阻r32、取电电阻r19和取电电阻r21的第一端接取电电阻电路的输入端,取电电阻r32、取电电阻r19和取电电阻r21的第二端接二极管d1的正端,二极管d1的负端接电源芯片的电源端。

4、更进一步的,所述取电电阻电路还包括稳压二极管z1,稳压二极管z1的负端接二极管d1的正端,稳压二极管z1的正端接地。

5、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关电路采用npn三极管q7来实现,npn三极管q7的集电极接取电电阻r32、取电电阻r19和取电电阻r21的第二端,npn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二极管d1的正端,npn三极管q7的基极接关断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

6、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开关电路采用pnp三极管q6来实现。

7、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pnp三极管q6、电阻r1、电阻r28、电阻r34和二极管d7,pnp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供电电源,pnp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34接npn三极管q7的基极,电阻r1的第一端接供电电源,电阻r1的第二端依次串联电阻r28和二极管d7接开机信号端power_en,电阻r1和电阻r28之间的节点接pnp三极管q6的基极。

8、进一步的,所述关断电路采用nmos管来实现。

9、更进一步的,所述关断电路包括nmos管q5、电阻r36、电阻r30和稳压二极管z4,电阻r36的第一端接电源电路的用于为电源芯片供电的辅助电源vcc1,电阻r36的第二端反向串联稳压二极管z4接nmos管q5的栅极,nmos管q5的漏极接npn三极管q7的基极,nmos管q5的源极接地,电阻r30接在nmos管q5的栅极与地之间。

10、更进一步的,所述关断电路还包括电容c30,电容c30与电阻r30并联设置。

1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设有上述的电源启动电路。

12、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13、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关断电路,关断电路在电源电路启动后,控制第一开关电路关断取电电阻回路,第二开关电路在接收到开机信号后,控制第一开关电路导通取电电阻回路,不仅具有宽范围供电输入,工作功耗低的优点,且进一步降低待机漏电流(待机漏电流几乎为0),从而降低待机功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低功耗的电源启动电路,用于启动电源电路中的电源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取电电阻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关断电路,取电电阻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供电电源,取电电阻电路的输出端接电源芯片的电源端,第一开关电路用于控制取电电阻电路的通断,第一开关电路为控制端高电平导通的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设置在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供电电源之间,第二开关电路被配置为当接收到开机信号时,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断电路被配置为当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达到设定值时,关断电路将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电平拉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功耗的电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电阻电路包括取电电阻R32、取电电阻R19、取电电阻R21和二极管D1,取电电阻R32、取电电阻R19和取电电阻R21的第一端接取电电阻电路的输入端,取电电阻R32、取电电阻R19和取电电阻R21的第二端接二极管D1的正端,二极管D1的负端接电源芯片的电源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低功耗的电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电阻电路还包括稳压二极管Z1,稳压二极管Z1的负端接二极管D1的正端,稳压二极管Z1的正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低功耗的电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采用NPN三极管Q7来实现,NPN三极管Q7的集电极接取电电阻R32、取电电阻R19和取电电阻R21的第二端,NPN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二极管D1的正端,NPN三极管Q7的基极接关断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低功耗的电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采用PNP三极管Q6来实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低功耗的电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PNP三极管Q6、电阻R1、电阻R28、电阻R34和二极管D7,PNP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供电电源,PNP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34接NPN三极管Q7的基极,电阻R1的第一端接供电电源,电阻R1的第二端依次串联电阻R28和二极管D7接开机信号端Power_En,电阻R1和电阻R28之间的节点接PNP三极管Q6的基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低功耗的电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关断电路采用NMOS管来实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低功耗的电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关断电路包括NMOS管Q5、电阻R36、电阻R30和稳压二极管Z4,电阻R36的第一端接电源电路的用于为电源芯片供电的辅助电源VCC1,电阻R36的第二端反向串联稳压二极管Z4接NMOS管Q5的栅极,NMOS管Q5的漏极接NPN三极管Q7的基极,NMOS管Q5的源极接地,电阻R30接在NMOS管Q5的栅极与地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低功耗的电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关断电路还包括电容C30,电容C30与电阻R30并联设置。

10.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设有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启动电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功耗的电源启动电路,用于启动电源电路中的电源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取电电阻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关断电路,取电电阻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供电电源,取电电阻电路的输出端接电源芯片的电源端,第一开关电路用于控制取电电阻电路的通断,第一开关电路为控制端高电平导通的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设置在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供电电源之间,第二开关电路被配置为当接收到开机信号时,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断电路被配置为当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达到设定值时,关断电路将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电平拉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功耗的电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电阻电路包括取电电阻r32、取电电阻r19、取电电阻r21和二极管d1,取电电阻r32、取电电阻r19和取电电阻r21的第一端接取电电阻电路的输入端,取电电阻r32、取电电阻r19和取电电阻r21的第二端接二极管d1的正端,二极管d1的负端接电源芯片的电源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低功耗的电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电阻电路还包括稳压二极管z1,稳压二极管z1的负端接二极管d1的正端,稳压二极管z1的正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低功耗的电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采用npn三极管q7来实现,npn三极管q7的集电极接取电电阻r32、取电电阻r19和取电电阻r21的第二端,npn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二极管d1的正端,npn三极管q7的基极接关断电路和第二开关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书雄陈聪鹏王刚王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