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便携电源的省成本驱动封锁电路及便携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3600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便携电源的省成本驱动封锁电路及便携电源,包括DSP模块、驱动电路、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直流电源、母线电压采样电路、输出采样电路;DSP模块用于输出逆变驱动信号;驱动电路与DSP模块连接且接收DSP模块输出的逆变驱动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单相全桥逆变电路与直流电源和驱动电路连接且接收驱动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将直流电输出为交流电;母线电压采样电路与直流电源和DSP模块连接且用于对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采样并反馈至DSP模块;输出采样电路与单相全桥逆变电路和DSP模块连接且用于对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并反馈至DSP模块;本方案实施可靠、成本低且使用稳定性好。成本低且使用稳定性好。成本低且使用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便携电源的省成本驱动封锁电路及便携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电路
,尤其涉及应用于便携电源的省成本驱动封锁电路及便携电源。

技术介绍

[0002]单相全桥逆变电路作为直流电源转交流电输出的常用电路,现有的电路方案中,为了避免单相全桥逆变电路在工作不稳定或异常时对驱动电路或DSP控制器造成不可逆损伤,常常会在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驱动信号接入端设置复杂的保护电路,而这不仅会造成电路元器件的用量增多,而且会造成设备成本的硬性增加,对于一些经济型的电源消费品而言,成本越高,其性价比就越低,推广销售的难度也就越大,因此,优化电路方案,降低电器产品硬性成本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实施可靠、成本低且使用稳定性好的应用于便携电源的省成本驱动封锁电路及便携电源。
[0004]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应用于便携电源的省成本驱动封锁电路,其包括:
[0006]DSP模块,用于输出逆变驱动信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便携电源的省成本驱动封锁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DSP模块,用于输出逆变驱动信号;驱动电路,与DSP模块连接且用于接收DSP模块输出的逆变驱动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单相全桥逆变电路,与驱动电路连接且接收驱动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直流电源,与单相全桥逆变电路连接,且由单相全桥逆变电路将直流电源接入的直流电输出为交流电;母线电压采样电路,与直流电源和DSP模块连接且用于对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采样并反馈至DSP模块;输出采样电路,与单相全桥逆变电路和DSP模块连接且用于对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并反馈至DSP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便携电源的省成本驱动封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包括控制信号PWM1、控制信号PWM2、控制信号PWM3、控制信号PWM4;所述单相全桥逆变电路包括开关管Q1、开关管Q2、开关管Q3、开关管Q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感L1、芯片IC2、电解电容C1、电容C84,电阻Rout,所述开关管Q1的引脚1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且还接入控制信号PWM1,所述开关管Q1的引脚2分别接入电解电容C1的正极、直流电源BUS的正极和开关管Q3的引脚2,所述开关管Q1的引脚3分别与开关管Q2的引脚2、电感L1的引脚1、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开关管Q2的引脚1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且还接入控制信号PWM2,开关管Q2的引脚3分别接入直流电源BUS的负极、电解电容C1的负极、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和开关管Q4的引脚3,开关管Q3的引脚1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且还接入控制信号PWM3,开关管Q3的引脚3分别与芯片IC2的引脚3、引脚4和开关管Q4的引脚2连接,开关管Q4的引脚1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且还接入控制信号PWM4,电感L1的引脚2和芯片IC2的引脚1、引脚2用于输出交流电,电容C84和电阻Rout的两端并联接入到电感L1的引脚2和芯片IC2的引脚1、引脚2;芯片IC2的引脚5接地,芯片IC2的引脚7与输出采样电路连接,芯片IC2的引脚8接入5V电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便携电源的省成本驱动封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驱动信号包括逆变驱动信号INV PWM1、逆变驱动信号INV PWM2、逆变驱动信号INV PWM3、逆变驱动信号INV PWM4;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20、电阻R71、电阻R72、电阻R73、电阻R74、电阻R84、电阻R90、电阻R91、电阻R92、与门IC6A、与门IC6D、二极管D10,其中,电阻R90的一端连接电阻R84的一端且还接入逆变驱动信号INV PWM1,电阻R8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90的另一端接入到与门IC6A的引脚1,与门IC6A的引脚3连接开关管Q1的引脚1且输出控制信号PWM1,电阻R91的一端连接电阻R92的一端且还接入逆变驱动信号INV PWM2,电阻R9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9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Q2的引脚1且输出控制信号PWM2,电阻R72的一端连接电阻R71的一端且还接入逆变驱动信号INV PWM3,电阻R7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72的另一端接入到与门IC6D的引脚12,与门IC6D的引脚11连接开关管Q3的引脚1且输出控制信号PWM3,电阻R73的一端连接电阻R74的一端且还接入逆变驱动信号INV PWM4,电阻R7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73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Q4的引脚1且输出控制信号PWM4,电阻R20的一端接入3.3V电源,电阻R2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与门IC6A的引脚2和与门IC6D的引脚13,二极管D10的正极均分别连接与门IC6A的引脚2和与门IC6D的引脚13,二极管D10的负极连接至DSP模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便携电源的省成本驱动封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
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电阻R38、电阻R39、电阻R40、电阻R43、电阻R59、电容C3、点从C7、电容C8、电容C15、放大器IC3A,其中,电阻R40的一端接入到直流电源BUS的负极,电阻R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苏灿华王志军陈聪鹏张智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