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多导电性粉尘、腐蚀环境的变电站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3957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导电性粉尘、腐蚀环境的变电站换热器,包括变频室,所述变频室的内部贯穿有至少一根回风管,且回风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变频室的内外部,所述回风管处于变频室内部的一端为入风口,且该端安装有一次风机,所述回风管处于变频室外部的一端为出风口,并在出风口端部安装有换热器,所述一次风机与换热器连接处连接有用于增压的增压风机;解决了传统强制排风冷却的室外导电性粉尘、腐蚀性气体进入室内对电气设置的环境危害问题;解决了传统闭式工业空调冷却效果差、设备摆放空间不足问题;紧急排风阀解决了突发状态下,昂贵电气设备的环境安全稳定问题;有限利用厂区富余的冷却水,实现了节能和经济性,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磷酸化工生产,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多导电性粉尘、腐蚀环境的变电站换热器


技术介绍

1、化工生产厂房(装置)的变电站通常处于多导电性粉尘、化工腐蚀环境中,且由于工艺生产的特点,此类化工厂房(装置)用电负荷较大,致使变电站内存在着变压器、变频器、电抗器等发热量较大的电气设备,设备本体显示温度较高,已接近设备报警停车温度。

2、针对以上环境特点,通常采用的降温方法有2种:

3、1、设置工业空调进行闭式冷却降温,但是采用空调冷却时,房间的建筑面积过大会增加空调的冷负荷,同时变压器柜、变频器柜等电气设置占用了房间很大的空间,导致在布置空调设备时困难,不能系统的形成冷、热风道,导致空调系统实际运行效率低,降温效果差,造成能源的二次浪费;

4、2、设置强制排风冷却系统,一般是在电气机柜顶部安装风道,将变电站设备产生热量排放到室外,同时由补风口不断补充室外冷风,对室内进行降温,但此方法冷却效果与当地通风室外温度有关,同时室外的空气可能存在粉尘和腐蚀性,进入室内,对电气设备的损害也不可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导电性粉尘、腐蚀环境的变电站换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变电站降温的两种方式中,存在降温效果差,能源二次浪费,以及受到室外温度影响,并存在粉尘进入变电站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多导电性粉尘、腐蚀环境的变电站换热器,包括变频室,所述变频室的内部贯穿有至少一根回风管,且回风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变频室的内外部,所述回风管处于变频室内部的一端为入风口,且该端安装有一次风机,所述回风管处于变频室外部的一端为出风口,并在出风口端部安装有换热器,所述一次风机与换热器连接处连接有用于增压的增压风机,所述变频室的底部侧边开设有连通换热器排风口的送风口,在所述回风管外表面处还连通有紧急排风口,所述紧急排风口内安装有用于自动或手动启闭的紧急排风阀。

3、优选的,所述变频室的内部还安装有变频器柜,所述一次风机安装在变频器柜的顶部。

4、优选的,所述换热器的外侧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换热器与控制箱处于同一放置平面上。

5、优选的,所述回风管处于变频室内部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回风口,所述回风管的纵截面呈拱形结构,所述一次风机、回风管、换热器形成冷却支路;所述一次风机、回风管、紧急排风口形成紧急排风支路。

6、优选的,所述变频器柜呈框状结构,在变频器柜的后表面还设置有后挡板,所述后挡板的四角与变频器柜的四角处均开设有螺孔,处于顶部位置的所述螺孔的内部贯穿有限位螺栓,处于底部位置的螺孔内部贯穿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中部形成有放置柱。

7、优选的,在所述放置柱的顶部还放置有板体,该板体的顶端面与变频器柜内部底端面处于同一平面。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1.解决了传统强制排风冷却的室外导电性粉尘、腐蚀性气体进入室内对电气设置的环境危害问题;解决了传统闭式工业空调冷却效果差、设备摆放空间不足问题;紧急排风阀解决了突发状态下,昂贵电气设备的环境安全稳定问题;有限利用厂区富余的冷却水,实现了节能和经济性,操作简便;

10、2.通过将现有一体式的变频器柜改为间距的隔断式,能够增加散热面积,避免变频器柜内部的温度无法得到快速降温的现象,同时还能够延伸变频器柜内部电子零件的放置空间,整体灵活性较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多导电性粉尘、腐蚀环境的变电站换热器,包括变频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室(1)的内部贯穿有至少一根回风管(4),且回风管(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变频室(1)的内外部,所述回风管(4)处于变频室(1)内部的一端为入风口,且该端安装有一次风机(2),所述回风管(4)处于变频室(1)外部的一端为出风口,并在出风口端部安装有换热器(6),所述一次风机(2)与换热器(6)连接处连接有用于增压的增压风机(5),所述变频室(1)的底部侧边开设有连通换热器(6)排风口的送风口(10),在所述回风管(4)外表面处还连通有紧急排风口(9),所述紧急排风口(9)内安装有用于自动或手动启闭的紧急排风阀(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导电性粉尘、腐蚀环境的变电站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室(1)的内部还安装有变频器柜(3),所述一次风机(2)安装在变频器柜(3)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导电性粉尘、腐蚀环境的变电站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6)的外侧安装有控制箱(7),所述换热器(6)与控制箱(7)处于同一放置平面上。p>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导电性粉尘、腐蚀环境的变电站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管(4)处于变频室(1)内部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回风口,所述回风管(4)的纵截面呈拱形结构,所述一次风机(2)、回风管(4)、换热器(6)形成冷却支路;所述一次风机(2)、回风管(4)、紧急排风口(9)形成紧急排风支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导电性粉尘、腐蚀环境的变电站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柜(3)呈框状结构,在变频器柜(3)的后表面还设置有后挡板(13),所述后挡板(13)的四角与变频器柜(3)的四角处均开设有螺孔(12),处于顶部位置的所述螺孔(12)的内部贯穿有限位螺栓(11),处于底部位置的螺孔(12)内部贯穿有连接螺栓(14),所述连接螺栓(14)的中部形成有放置柱(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导电性粉尘、腐蚀环境的变电站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放置柱(15)的顶部还放置有板体,该板体的顶端面与变频器柜(3)内部底端面处于同一平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多导电性粉尘、腐蚀环境的变电站换热器,包括变频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室(1)的内部贯穿有至少一根回风管(4),且回风管(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变频室(1)的内外部,所述回风管(4)处于变频室(1)内部的一端为入风口,且该端安装有一次风机(2),所述回风管(4)处于变频室(1)外部的一端为出风口,并在出风口端部安装有换热器(6),所述一次风机(2)与换热器(6)连接处连接有用于增压的增压风机(5),所述变频室(1)的底部侧边开设有连通换热器(6)排风口的送风口(10),在所述回风管(4)外表面处还连通有紧急排风口(9),所述紧急排风口(9)内安装有用于自动或手动启闭的紧急排风阀(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导电性粉尘、腐蚀环境的变电站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室(1)的内部还安装有变频器柜(3),所述一次风机(2)安装在变频器柜(3)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导电性粉尘、腐蚀环境的变电站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6)的外侧安装有控制箱(7),所述换热器(6)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斐陈亮何衍玉赵翔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