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材料与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共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3119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16
本技术属于塑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为生物质材料与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共混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混料仓,所述混料仓的顶部设置有原料高效混料辅助机构;驱动杆转动后,可带动固定套进行同步的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杆和辅助杆对原料进行高效的搅拌,滑动内板的内壁与螺纹套板之间设置有支撑臂,并通过支撑臂相连接,混料杆的一端等间距固定连接在滑动内板的外壁,进而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可带动螺纹丝杆进行转动,通过螺纹丝杆的转动可带动螺纹套板进行上下的移动,同时带动滑动内板在混料仓的内壁进行上下的移动,进而通过混料杆对原料进行有效的混合,可将多层原料进行均匀的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塑料生产,具体涉及生物质材料与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共混装置


技术介绍

1、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改性,提高了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的性能的塑料制品。共混改性塑料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塑料、橡胶、添加剂等进行搅拌在一起,最后通过挤出机压出,达到改变原材料的性能并使其具备特殊的塑料性能。

2、现有的混合方式是将多种材料置入搅拌罐内,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对多种材料进行混合搅拌,然而,当一次置入大量多种材料时,多种材料按置入次序在搅拌罐内存在分层现象,单纯依靠搅拌轴很难混合均匀竖向堆积的材料,材料共混效果较差。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生物质材料与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共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生物质材料与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共混装置,能够通过增加的原料高效混料辅助机构,可以解决现有的混合方式是将多种材料置入搅拌罐内,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对多种材料进行混合搅拌,然而,当一次置入大量多种材料时,多种材料按置入次序在搅拌罐内存在分层现象,单纯依靠搅拌轴很难混合均匀竖向堆积的材料,材料共混效果较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生物质材料与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共混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混料仓,所述混料仓的顶部设置有原料高效混料辅助机构;

3、所述原料高效混料辅助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进料斗、安装壳体、驱动杆、搅拌组件和混料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混料仓的顶部,所述进料斗对称安装在所述混料仓的顶部,所述安装壳体等间距呈圆周状固定连接在所述混料仓的外壁,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混料仓的内侧顶部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杆的外壁,所述混料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内。

4、作为本技术生物质材料与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共混装置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套、搅拌杆和辅助杆,所述固定套等间距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杆的外壁,所述搅拌杆的一端等间距呈圆周状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套的外壁,所述辅助杆等间距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杆的外壁。

5、作为本技术生物质材料与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共混装置优选的,所述混料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螺纹丝杆、螺纹套板、支撑臂、滑动内板和混料杆,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的顶部,所述螺纹丝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壳体内壁,且所述螺纹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板螺纹套接在所述螺纹丝杆的外壁,所述滑动内板滑动卡接在所述混料仓的内壁,且所述滑动内板的内壁与所述螺纹套板之间设置有所述支撑臂,并通过所述支撑臂相连接,所述混料杆的一端等间距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内板的外壁。

6、作为本技术生物质材料与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共混装置优选的,所述螺纹套板的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向板的一端,所述导向板的另一端滑动卡接在所述安装壳体的内壁。

7、作为本技术生物质材料与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共混装置优选的,所述支撑臂上滑动套接有导向杆,且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均与所述混料仓的内壁固定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1、固定套等间距固定连接在驱动杆的外壁,搅拌杆的一端等间距呈圆周状固定连接在固定套的外壁,辅助杆等间距对称固定连接在搅拌杆的外壁,进而当驱动杆转动后,可带动固定套进行同步的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杆和辅助杆对原料进行高效的搅拌;

10、2、滑动内板的内壁与螺纹套板之间设置有支撑臂,并通过支撑臂相连接,混料杆的一端等间距固定连接在滑动内板的外壁,进而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可带动螺纹丝杆进行转动,通过螺纹丝杆的转动可带动螺纹套板进行上下的移动,同时带动滑动内板在混料仓的内壁进行上下的移动,进而通过混料杆对原料进行有效的混合,可将多层原料进行均匀的混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生物质材料与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共混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混料仓(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仓(2)的顶部设置有原料高效混料辅助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材料与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35)包括固定套(351)、搅拌杆(352)和辅助杆(353),所述固定套(351)等间距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杆(34)的外壁,所述搅拌杆(352)的一端等间距呈圆周状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套(351)的外壁,所述辅助杆(353)等间距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杆(352)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材料与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组件(36)包括第二驱动电机(361)、螺纹丝杆(362)、螺纹套板(363)、支撑臂(364)、滑动内板(365)和混料杆(366),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61)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33)的顶部,所述螺纹丝杆(362)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壳体(33)内壁,且所述螺纹丝杆(36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6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板(363)螺纹套接在所述螺纹丝杆(362)的外壁,所述滑动内板(365)滑动卡接在所述混料仓(2)的内壁,且所述滑动内板(365)的内壁与所述螺纹套板(363)之间设置有所述支撑臂(364),并通过所述支撑臂(364)相连接,所述混料杆(366)的一端等间距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内板(365)的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材料与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板(363)的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向板(3631)的一端,所述导向板(3631)的另一端滑动卡接在所述安装壳体(33)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材料与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364)上滑动套接有导向杆(3641),且所述导向杆(3641)的两端均与所述混料仓(2)的内壁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生物质材料与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共混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混料仓(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仓(2)的顶部设置有原料高效混料辅助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材料与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35)包括固定套(351)、搅拌杆(352)和辅助杆(353),所述固定套(351)等间距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杆(34)的外壁,所述搅拌杆(352)的一端等间距呈圆周状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套(351)的外壁,所述辅助杆(353)等间距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杆(352)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材料与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组件(36)包括第二驱动电机(361)、螺纹丝杆(362)、螺纹套板(363)、支撑臂(364)、滑动内板(365)和混料杆(366),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61)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33)的顶部,所述螺纹丝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磊李汪洋李莉聂敏陈宁刘梦茹郭浩贺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瑞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