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2029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04
本技术涉及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储存单元、引流单元、喷洒单元、支撑单元和提水单元,储存单元埋设于地底,储存单元的顶端露出于地面,用于储存雨水;引流单元设置于屋顶或高处,并与储存单元连通,用于将雨水引流至储存单元;喷洒单元的喷水口设置于天窗或窗户处,并与储存单元连通,用于储存单元喷洒雨水。其优点在于,利用提水单元作为动力,在浇溉农作物时通过风力提送雨水对其进行浇溉,代替了水泵作为动力,抵消一部分利用水泵产生的能耗,缓解对能源的需求;利用喷洒单元,可将雨水引流至建筑屋面或天窗处,在空气温度较高时使用,以利用雨水对建筑屋面或天窗处进行喷洒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利用相关,尤其涉及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1、雨水回收,指雨水收集的整个过程,可分五大环节即通过雨水收集管道收集雨水-弃流截污-pp雨水收集池储存雨水-过滤消毒-净化回用,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浇溉农作物、补充地下水、还可用于景观环境、绿化、洗车场用水、道路冲洗冷却水补充、冲厕等非生活用水用途。可以节约水资源,大大缓解我国的缺水问题。

2、在雨水收集利用时,输送雨水均采用水泵作为全部动力,特别在使用多个水泵工作时,使得能源消耗较高,且回收的雨水未能发挥更多的作用,实用性不高。

3、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能源消耗较高以及回收的雨水未能发挥更多作用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能源消耗较高以及回收的雨水未能发挥更多作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

4、储存单元,所述储存单元埋设于地底,所述储存单元的顶端露出于地面,用于储存雨水;

5、引流单元,所述引流单元设置于屋顶或高处,并与所述储存单元连通,用于将雨水引流至所述储存单元;

6、喷洒单元,所述喷洒单元的喷水口设置于天窗或窗户处,并与所述储存单元连通,用于储存单元喷洒雨水;

7、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设置于所述储存单元的顶端,并与所述储存单元连接;

8、提水单元,所述提水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的顶端,并与所述支撑单元活动连接,所述提水单元的底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储存单元的内部,用于将储存单元内的雨水提出。

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存单元包括:

10、储存元件,所述储存元件埋设于地底,所述储存元件的顶端露于地面,并分别与所述引流单元、所述喷洒单元连通,用于收集雨水;

11、隔板元件,所述隔板元件设置于所述储存元件的内部,用于将所述储存元件分隔为储存腔和排水腔;

12、第一进水元件,所述第一进水元件设置于所述储存元件的侧部,并分别与储存腔、所述引流单元连通,用于供所述引流单元引流雨水;

13、第一出水元件,所述第一出水元件设置于所述储存元件的侧部,并分别与储存腔、所述喷洒单元连通,用于向所述喷洒单元输送雨水;

14、第二出水元件,所述第二出水元件设置于所述储存元件的侧部,并与排水腔连通,用于在所述提水单元的作用下排水;

15、第一滑动元件,所述第一滑动元件设置于所述储存元件的顶端,并与所述提水单元滑动连接。

1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存单元还包括:

17、集水元件,所述集水元件设置于所述储存元件的内部,所述集水元件的顶端与所述隔板元件连接,所述集水元件与所述提水单元滑动连接,所述集水元件分别与储存腔、排水腔连通;

18、第二进水元件,所述第二进水元件设置于所述集水元件的侧部,并与储存腔连通,用于使储存腔的雨水进入集水元件的内部。

1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单元包括:

20、收集元件,所述收集元件设置于屋顶或高处,用于储存单元收集雨水;

21、第一引流元件,所述第一引流元件分别与所述收集元件、所述储存单元连通,用于将雨水引流至所述储存单元。

2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洒单元包括:

23、第一支架元件,所述第一支架元件设置于天窗或窗户的墙面处;

24、第二引流元件,所述第二引流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元件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一支架元件连接;

25、若干喷洒元件,若干所述喷洒元件分布设置所述第二引流元件,并与所述第二引流元件连通,用于将雨水喷出;

26、第一驱动元件,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与所述第二引流元件、所述储存单元连通,用于将储存单元内的雨水引流至所述第二引流元件。

2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洒单元还包括:

28、第三引流元件,所述第三引流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所述第二引流元件连通;

29、第四引流元件,所述第四引流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所述储存单元连通。

3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单元包括:

31、第二支架元件,所述第二支架元件设置于所述储存单元的顶端,并与所述储存单元连接;

32、第一活动元件,所述第一活动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元件的顶端,并与所述提水单元活动连接。

3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水单元包括:

34、第三支架元件,所述第三支架元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的顶部,并与所述支撑单元连接;

35、第一转动元件,所述第一转动元件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元件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三支架元件连接;

36、第二活动元件,所述第二活动元件的顶端与所述第一转动元件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37、第三活动元件,所述第三活动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动元件的一侧;

38、第二转动元件,所述第二转动元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活动元件的底端、所述第三活动元件的底端连接;

39、第二驱动元件,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活动元件的顶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三活动元件、所述第二转动元件、所述第二活动元件与所述第三支架元件发生相对转动;

40、第三转动元件,所述第三转动元件与所述第二转动元件转动连接;

41、第二滑动元件,所述第二滑动元件的顶端与所述第三转动元件连接,并与所述储存单元滑动连接;

42、第三滑动元件,所述第三滑动元件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滑动元件的底端连接,并与所述储存单元滑动连接,用于将所述储存单元的雨水向外排出。

4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水单元还包括:

44、第一连接元件,所述第一连接元件的顶端与所述第三转动元件连接;

45、第四转动元件,所述第四转动元件的顶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的底端连接;

46、第二连接元件,所述第二连接元件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滑动元件的顶端连接;

47、第五转动元件,所述第五转动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元件的顶端,并与所述第四转动元件转动连接。

4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水单元还包括:

49、尾翼元件,所述尾翼元件与所述第三支架元件的另一侧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三支架元件进行自动寻向。

5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水单元还包括:

51、扇叶元件,所述扇叶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第二端。

52、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53、本技术的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利用提水单元作为动力,在浇溉农作物时通过风力提送雨水对其进行浇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单元(10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单元(100)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单元(20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单元(300)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单元(300)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400)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水单元(500)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水单元(500)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水单元(500)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单元(10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单元(100)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单元(20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单元(300)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蕴吴轶群万珺顾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万晟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