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外转子驱动机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1597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油泵,特别是一种新型外转子驱动机油泵,包括泵体,外转子,内转子与轴,其特征是所述的泵体是传动齿轮的内腔,外转子外径上有销子与传动齿轮联接,内转子安装在轴上使内转子与外转子有一个偏心距,该轴安装在支承轴上且固定连接;传动齿轮另一端轴内安装有支撑轴且该支承轴上有进出油孔,该进出油孔与泵体内腔连通,实现机油的输入与输出。使机油泵结构更加简单独特而新颖,更加缩小其体积,更加节约发动机的空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油泵,特别是一种新型外转子驱动机油泵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是通常情况下,转子式机油泵的结构是传动齿轮与主动轴联接,将动力 通过主动轴传递给机油泵内转子,通过内转子的转动带动外转子旋转,由于内、外转子配合 时有一个偏心距,因此在内外转子转动过程中就将机油从吸油腔吸入,再由压油腔压出,完 成机油泵的泵油过程。这是一种传统产品,显出结构上还不很紧凑,尤其是不能更加节约发 动机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更紧凑,更节约发动机空间的 新型外转子驱动机油泵。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新型外转子驱动机油泵,包括泵体、外转子、内转子与 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是传动齿轮一端轴的内腔,外转子外径上有销子与传动齿轮联 接;内转子安装在轴上使内转子与外转子有一个偏心距,该轴安装在支承轴上且固定连接; 传动齿轮另一端轴内安装有支撑轴且该支承轴上有进出油孔,该进出油孔与泵体内连通, 实现机油的输入与输出。所述的外转子外径上有三个销子与传动齿轮联接。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将传动齿轮一端轴的内腔设置成机油泵泵体腔孔尺寸, 由外转子直接与传动齿轮联接,使机油泵比传统产品在结构上更加紧凑,从而也就节约了 发动机的安装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1-传动齿轮、2-外转子、3-内转子、4-衬套、5-传动销、6-锁环、 7_泵轴、8-螺母、9-支撑轴。本技术的创新点是改变了机油泵的以往结构,由传统的内 转子驱动改为外转子驱动,由传动齿轮直接与外转子联接,将传动齿轮内腔设计成机油泵 的泵体腔孔尺寸,通过三个销子将齿轮与外转子外径联接,当齿轮转动时带动外转子旋转, 而内转子则是通过与外转子有一个偏心距的轴即支撑轴来支承,带动内转子在轴上旋转, 从而完成机油泵的吸油、压油工作,支承轴上设置有进出油孔,以实现机油的吸入与压出。 整体上使机油泵的结构更加紧凑,也进一步节约了发动机的空间。如图1所示,传动齿轮1 一端轴的内腔设置为机油泵的泵体腔孔尺寸,腔孔中安装有外转子2 ;相应的内转子3安装在泵轴7上,并使内转子3与外转子2有偏心距,传动齿轮1另一端轴轴内安装支撑轴9,支 撑轴9上设置有进出油孔,该进出油孔与泵体内腔连通,实现机油的输入与输出。泵轴7安 装在支撑轴9上有螺母8紧固连接;外转子2外径上有传动销5与传动齿轮1联接,这样的 销子有三个。传动销5在泵体内部部分还安装有衬套4,传动销5在传动齿轮1的部分上设 置锁环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新型外转子驱动机油泵,包括泵体、外转子、内转子与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是传动齿轮一端轴的内腔,外转子外径上有销子与传动齿轮联接;内转子安装在轴上使内转子与外转子有一个偏心距,该轴安装在支承轴上且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贤明陈贤建周宗华赵桢年章青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平柴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