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电镀废水再生回用装置,属于电镀废水处理的技术领 域。
技术介绍
氰化电镀和镀铬是应用非常普遍的电镀种类。其中氰化电镀具有工艺成熟、易于 管理,镀层结品细致、色泽美观,覆盖能力和分散能力好等诸多优点,是应用最广泛的电镀 工艺.但氰化电镀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氰废水,具有致癌、致畸或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对人 类和环境危害极大;镀铬产生的含六价铬废水也对环境构成较大的威胁。若能对这类废水 进行再生回用,对于环境保护和电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专利CN100413791C公开了 一种电镀废水集成膜分离循环利用工艺, CN101481157A公开了一种集成膜深度处理电镀废水工艺,CN1590322A公开了一种电镀废 水处理零排放的膜分离方法,这些方法是针对单一电镀品种的漂洗水处理,不适于含氰含 铬混合电镀废水的处理。中国专利CN101234828A公布了一种综合电镀废水处理方法,特别是将综合排放 的电镀废水处理后循环回用及回收贵重金属资源的工艺。该废水处理工艺的一个关键是含 铬废水和含氰废水需先分别处理,然后再混合处理,适用范围有限,不适合很多中小电 ...
【技术保护点】
混合电镀废水再生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要包括氧化水箱(1)、还原水箱(2)、还原水泵(3)、斜板沉淀器(4)、三通(5)、排放管(6)、中间废水箱(7)、中间水泵(8)、多介质过滤器(9)、精密过滤器(10)、高压水泵(11),1段纳滤膜组件(12)、增压泵(13)、反渗透膜组件(14)、2段纳滤膜组件(15)、以及回用水箱(16),所述氧化水箱(1)的出水管与还原水箱(2)的进水管相连接,所述还原水箱(2)的出水管与还原水泵(3)的进水管相连,所述还原水泵(3)的出水管与斜板沉淀器(4)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斜板沉淀器(4)的出水口与三通(5)相连,所述三通(5)的 ...
【技术特征摘要】
混合电镀废水再生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要包括氧化水箱(1)、还原水箱(2)、还原水泵(3)、斜板沉淀器(4)、三通(5)、排放管(6)、中间废水箱(7)、中间水泵(8)、多介质过滤器(9)、精密过滤器(10)、高压水泵(11),1段纳滤膜组件(12)、增压泵(13)、反渗透膜组件(14)、2段纳滤膜组件(15)、以及回用水箱(16),所述氧化水箱(1)的出水管与还原水箱(2)的进水管相连接,所述还原水箱(2)的出水管与还原水泵(3)的进水管相连,所述还原水泵(3)的出水管与斜板沉淀器(4)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斜板沉淀器(4)的出水口与三通(5)相连,所述三通(5)的另外两路分别与排放管(6)和中间废水箱(7)相连,所述中间废水箱(7)的出水管与中间水泵(8)的进水管相连,所述中间水泵(8)的出水管与多介质过滤器(9)的进水管相连,所述多介质过滤器(9)的出水管与精密过滤器(10)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精密过滤器(10)的出水口与高压水泵(11)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高压水泵(11)的出水口与1段纳滤膜组件(12)的进水管相连接,所述1段纳滤膜组件(12)的总浓水管与增压泵(13)的进水管相连,所述增压泵(13)的出水管与反渗透膜组件(14)的进水管相连接,所述1段纳滤膜组件(12)的过滤水管与反渗透膜组件(14)的过滤水管相连通,并且与所述回用水箱(16)的进水管相连,所述反渗透膜组件(14)的总浓水管与2段纳滤膜组件(15)的进水管连接,所述2段纳滤膜组件(15)的总浓水管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显球,杜明霞,杨柳,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