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皮带组件以及差速调向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0163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9
本技术公开了差速皮带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皮带、第二传动皮带和驱动组件;第一传动皮带和第二传动皮带均与驱动组件连接,并受驱动组件进行驱动;第一传动皮带与第二传动皮带沿水平方向间隔地或紧挨着地依序设置,以使第一传动皮带的第一输送面和第二传动皮带的第二输送面的输送方向相同,第一输送面的水平高度大于或小于第二输送面的水平高度。其能够稳妥地驱使包装袋转向,且能够有效地解决“翘起”现象带来整理困难问题。本技术还公开了差速调向输送装置包括的差速皮带组件,差速皮带组件设有多组,多组差速皮带组件沿水平方向依序衔接地设置,并使多个第一输送面共面地设置,且使多个第二输送面共面地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输送装置,尤其涉及差速皮带组件以及差速调向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1、在食品实际生产线中,会遇到如下实际问题:食品包装袋(例如辣条包装袋)的一侧是空的(因为食品不会100%充满包装袋),使得食品包装放置时,其空的一侧会发生“翘起”现象,如此,当需要对食品包装袋进行整理,以使其长度方向平行于输送方向时,传统的方式是采用差速辊筒输送机对其进行传输,但是由于“翘起”现象,使得整理效果一直较差,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差速皮带组件,其能够稳妥地驱使包装袋转向,且能够有效地解决“翘起”现象带来整理困难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差速调向输送装置。

3、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4、差速皮带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皮带、第二传动皮带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皮带和所述第二传动皮带均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并受所述驱动组件进行驱动;所述第一传动皮带与所述第二传动皮带沿水平方向间隔地或紧挨着地依序设置,以使所述第一传动皮带的第一输送面和所述第二传动皮带的第二输送面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输送面的水平高度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输送面的水平高度。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皮带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传动皮带的宽度。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面和所述第二输送面两者中的至少其中一者相对水平面倾斜地设置,以使倾斜设置的一者的被输送物品受重力的影响能够滑落至另一者上或滑落至贴靠另一者。

7、进一步地,所述差速皮带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贴设在所述第一传动皮带的所述第一输送面上的水平侧,且所述挡板、所述第一输送面、所述第二输送面沿水平方向依序设置;所述挡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输送面的传输方向;所述第一输送面和所述第二输送面相互平行,以使所述第一输送面上的被输送物品受重力的影响能够滑落至贴靠所述挡板。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皮带呈多边形结构,所述第二传动皮带呈多边形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皮带呈三边形结构,所述第二传动皮带呈三边形结构。

10、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源和第二驱动源,所述第一驱动源与所述第一传动皮带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源与所述第二传动皮带驱动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源包括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并呈三角形布置的三根第一辊轴,所述第一传动皮带绕设在三根所述第一辊轴外;所述第二驱动源包括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并呈三角形布置的三根第二辊轴,所述第二传动皮带绕设在三根所述第二辊轴外。

12、本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13、差速调向输送装置,包括所述的差速皮带组件,所述差速皮带组件设有多组,多组所述差速皮带组件沿水平方向依序衔接地设置,并使多个所述第一输送面共面地设置,且使多个所述第二输送面共面地设置。

14、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基于第一输送面的水平高度大于或小于第二输送面的水平高度,从而使得包装袋打横输送时要么倾倒至水平高度较低的一方,或包装袋的较重侧压着水平刚度较低的一方且翘着的一侧压着水平高度较高的一方,从而使得包装袋能够被调整朝向,直至包装袋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自身的输送方向,即不受“翘起”现象的干扰。

16、2、而且,基于第一输送面和第二输送面与包装袋之间均为面接触,以使得两者与包装袋之间的摩擦系数保持在较大范围内,从而能够利用摩擦力驱使包装袋进行调整朝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差速皮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动皮带(1)、第二传动皮带(2)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皮带(1)和所述第二传动皮带(2)均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并受所述驱动组件进行驱动;所述第一传动皮带(1)与所述第二传动皮带(2)沿水平方向间隔地或紧挨着地依序设置,以使所述第一传动皮带(1)的第一输送面(11)和所述第二传动皮带(2)的第二输送面(21)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输送面(11)的水平高度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输送面(21)的水平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皮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皮带(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传动皮带(2)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差速皮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面(11)和所述第二输送面(21)两者中的至少其中一者相对水平面倾斜地设置,以使倾斜设置的一者的被输送物品受重力的影响能够滑落至另一者上或滑落至贴靠另一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速皮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皮带组件还包括挡板(3),所述挡板(3)贴设在所述第一传动皮带(1)的所述第一输送面(11)上的水平侧,且所述挡板(3)、所述第一输送面(11)、所述第二输送面(21)沿水平方向依序设置;所述挡板(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输送面(11)的传输方向;所述第一输送面(11)和所述第二输送面(21)相互平行,以使所述第一输送面(11)上的被输送物品受重力的影响能够滑落至贴靠所述挡板(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皮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皮带(1)呈多边形结构,所述第二传动皮带(2)呈多边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速皮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皮带(1)呈三边形结构,所述第二传动皮带(2)呈三边形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皮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源(4)和第二驱动源(5),所述第一驱动源(4)与所述第一传动皮带(1)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源(5)与所述第二传动皮带(2)驱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差速皮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源(4)包括第一电机(41)、与所述第一电机(41)传动连接并呈三角形布置的三根第一辊轴(42),所述第一传动皮带(1)绕设在三根所述第一辊轴(42)外;所述第二驱动源(5)包括第二电机(51)、与所述第二电机(51)传动连接并呈三角形布置的三根第二辊轴(52),所述第二传动皮带(2)绕设在三根所述第二辊轴(52)外。

9.差速调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差速皮带组件,所述差速皮带组件设有多组,多组所述差速皮带组件沿水平方向依序衔接地设置,并使多个所述第一输送面(11)共面地设置,且使多个所述第二输送面(21)共面地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差速皮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动皮带(1)、第二传动皮带(2)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皮带(1)和所述第二传动皮带(2)均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并受所述驱动组件进行驱动;所述第一传动皮带(1)与所述第二传动皮带(2)沿水平方向间隔地或紧挨着地依序设置,以使所述第一传动皮带(1)的第一输送面(11)和所述第二传动皮带(2)的第二输送面(21)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输送面(11)的水平高度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输送面(21)的水平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皮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皮带(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传动皮带(2)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差速皮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面(11)和所述第二输送面(21)两者中的至少其中一者相对水平面倾斜地设置,以使倾斜设置的一者的被输送物品受重力的影响能够滑落至另一者上或滑落至贴靠另一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速皮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皮带组件还包括挡板(3),所述挡板(3)贴设在所述第一传动皮带(1)的所述第一输送面(11)上的水平侧,且所述挡板(3)、所述第一输送面(11)、所述第二输送面(21)沿水平方向依序设置;所述挡板(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输送面(11)的传输方向;所述第一输送面(11)和所述第二输送面(21)相互平行,以使所述第一输送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振兴李永太严祖雄
申请(专利权)人:安狄包装技术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