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立体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0131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立体排水系统,包括道路面层和道路基层,道路面层有透水砖块铺设构成,道路基层内设有多组竖向排水组件,竖向排水组件均包括埋设在道路基层内的集水井及圆周分布在集水井外围的多个进水部,集水井上端自带有常开排水孔,多个进水部底部均匀集水井连通,集水井之间横向连接有排水管道,处于最外两侧的集水井通过排水管道与外部排水设施相连接,该排水系统在不影响车辆行驶及人流走动的前提,采用多级立式排水,增强道路快速排水能力,防止道路积水内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立体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1、市政排水管道指市政道路下的雨水、污水管道,即俗称的“下水管道”,市政排水管道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其主要用于将雨水就近排入河流或污水处理厂,从而大大缓解路面积水导致的通行障碍问题。

2、目前,排水系统通常包括排水管道和设置在排水管道上的排水井盖,当路面积水较少时,积水可以通过排水井盖进入排水管道内,当路面积水较多时,难以依靠排水井盖上的排水孔将积水快速排掉,此时就需要环卫工人手动将排水井盖打开,大大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

3、基于这个问题,公开号为:cn113668665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公路道路快速排水系统,在该技术中,排水井盖可以根据降雨量的大小自动开启或者关闭,这样能够快速将路面大量的积水排掉,同时还能大大减轻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但这种排水系统在开启排水井盖时,是将排水井盖向上升高,这样排水井盖在开启后会高于路面,在雨天视线本就受阻的情况下,来往的车辆容易与排水井盖发生碰撞,甚至可能会引发车祸,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p>技术实现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个市政道路立体排水系统,包括道路面层(1)和道路基层(3),所述道路面层(1)有透水砖块(2)铺设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基层(3)内设有多组竖向排水组件(4),所述竖向排水组件(4)均包括埋设在道路基层(3)内的集水井(41)及圆周分布在集水井(41)外围的多个进水部(42),所述集水井(41)上端自带有常开排水孔(411),多个所述进水部(42)底部均与集水井(41)连通,所述集水井(41)之间横向连接有排水管道(5),处于最外两侧的所述集水井(41)通过排水管道(5)与外部排水设施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立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部(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个市政道路立体排水系统,包括道路面层(1)和道路基层(3),所述道路面层(1)有透水砖块(2)铺设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基层(3)内设有多组竖向排水组件(4),所述竖向排水组件(4)均包括埋设在道路基层(3)内的集水井(41)及圆周分布在集水井(41)外围的多个进水部(42),所述集水井(41)上端自带有常开排水孔(411),多个所述进水部(42)底部均与集水井(41)连通,所述集水井(41)之间横向连接有排水管道(5),处于最外两侧的所述集水井(41)通过排水管道(5)与外部排水设施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立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部(42)包括第一管件(421)和第二管件(422),所述第一管件(421)和第二管件(422)之间通过过滤板(423)固定焊接,所述第二管件(422)上端斜向延伸设有斜板(424),所述斜板(424)与过滤板(423)之间填充有过滤件(6),所述第一管件(421)上端设有排水口(7)且排水口(7)抵接有可调排水部(8),所述可调排水部(8)用于调节排水口(7)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道路立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6)包括铺设在斜板(424)和过滤板(423)上的透水布(61)及铺设在透水布(61)上的沙砾层或石砾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市政道路立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排水部(8)包括圆环(81)及设置在圆环(81)中心点的支撑杆(82),所述支撑杆(82)底部设有横向卡件(83),所述横向卡件(83)与第一管件(421)内侧壁卡接,所述圆环(81)上端面设有镂空钢丝网(84),所述圆环(81)侧壁圆周分布有多个扇形槽(85),所述扇形槽(85)内滑移连接有扇形挡板(86),所述扇形挡板(86)与支撑杆(82)上端之间连接有连接杆(87),所述连接杆(87)一端与扇形挡板(86)滑移连接,另外一端与支撑杆(82)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丽丽方芳王益瑞张莉胡健
申请(专利权)人:百盛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