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层后EL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860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0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光伏组件层后EL检测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在输送机构的上方设有移载机构,在移载机构上设有给光伏组件供电的通电模组,通电模组由移载机构带动其移动,在输送机构的下方设有检测模组;移载机构包括设在机架前侧面的轨道和滑动设在轨道上的移动立板,在移动立板的前侧面固定有伸缩气缸,在伸缩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有横梁,在横梁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夹持光伏组件的抱夹组件,在移动立板的背面位于机架的下方设有带动移动立板往复运动的动力机构;通电模组设在两个抱夹组件之间的横梁底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伏组件检测,特别是一种光伏组件层后el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光伏组件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产品质量将直接影响系统的发电效率。因此,在光伏电站的全生命周期内需对组件质量进行不断检测。

2、el测试仪全称为电致发光(英文electroluminescent)测试仪,是一种太阳能电池或电池组件的内部缺陷检测设备。常用于检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内部缺陷、隐裂、碎片、虚焊、断栅以及不同转换效率单片电池异常现象。以防止电池片是在工艺缺陷以及光伏组件在交通运输、到货验收、在建检测等环节中,受到损坏。太阳能电池组件缺陷检测(el)全自动测试仪一般利用晶体硅的电致发光原理,利用高分辨率的红外相机拍摄组件的近红外图像,获取并判定组件的缺陷。但在拍摄的过程中,光伏组件需要处于通电状态,目前,组件el拍摄时,依靠光伏组件边移动边拍摄,通常每次移动至拍照位置后,光伏组件通电一次,以获取全方位的拍摄;以上通电方式会延长检测节拍,耽误检测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层后EL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5),在所述输送机构(5)的上方设有移载机构(6),在所述移载机构(6)上设有给光伏组件(2)供电的通电模组(15),所述通电模组由移载机构(6)带动其移动,在所述输送机构(5)的下方设有检测模组,且所述检测模组由四个检测相机(4)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层后EL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模组包括依次固定在横梁(66)底端的电极固定板(1502)、绝缘电木板(1501)、电极触头(15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层后EL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夹组件包括固定在横梁(6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层后el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5),在所述输送机构(5)的上方设有移载机构(6),在所述移载机构(6)上设有给光伏组件(2)供电的通电模组(15),所述通电模组由移载机构(6)带动其移动,在所述输送机构(5)的下方设有检测模组,且所述检测模组由四个检测相机(4)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层后el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模组包括依次固定在横梁(66)底端的电极固定板(1502)、绝缘电木板(1501)、电极触头(15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层后el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夹组件包括固定在横梁(66)底部两端的安装板(67),在每个安装板(67)上分别固定有抱紧气缸(63),所述抱紧气缸(63)的伸缩端穿过安装板(67)连接有夹板(6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层后el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1)底部一端的伺服电机(8),在机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高峰马阔李红召辛伟鹏周玉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众驰富联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