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5191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49
本技术涉及供料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供料装置,包括工作台,在工作台的一侧上表面设有防护盖板,在防护盖板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开口,在每个开口内分别固定有上料弹夹,在上料弹夹内设有下料通道,且每个上料弹夹的底端分别延伸至开口内,在上料弹夹的顶部设有吹气组件;在工作台上的另一端上表面设有取料气缸,在防护盖板的底部分别开设有与每个开口对应连通的滑槽,在滑槽内滑动设有┤形取料板,取料板的左侧与滑槽滑动连接并延伸至上料弹夹的底部,以将下料通道的底部封堵,其右侧与取料气缸的伸缩端相连,在取料板的左侧上表面开设有与下料通道配合的落料槽;在防护盖板的另一端开设有取料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供料设备,特别是一种自动供料装置


技术介绍

1、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对于某些小件物料(例如:磁铁块)的输送非常不方便,如电子产品的边缘需装配磁铁小块,在现有的装配作业中,一般采用人工操作模式,即人工将所述磁铁小块送入磁铁组立装置,再利用该磁铁组立装置将其安装至产品。

2、然而,由于所述磁铁小件的尺寸较小,且磁铁组立装置较为笨重,因此需要在磁铁装配工站需配置大量的人力将所述磁铁小块送入该磁铁组立装置,此种作业效率低下且人力成本高。

3、目前,也有些厂家将磁铁供料机构的尺寸设置的较小,但这样会导致磁铁的供料及取料的工作效率较低,无法实现大规模的磁铁供料和取料,并且因为磁铁的磁性的影响,使得磁铁会吸附在一起,很难快速分离单个磁铁,有时需要人工干预,人工干预难免会影响供料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2、设计一种自动供料装置,包括工作台,在所述工作台的一侧上表面设有防护盖板,在所述防护盖板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开口,在每个开口内分别固定有上料弹夹,在所述上料弹夹内设有下料通道,且每个上料弹夹的底端分别延伸至开口内,在所述上料弹夹的顶部设有吹气组件;

3、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另一端上表面设有取料气缸,在所述防护盖板的底部分别开设有与每个开口对应连通的滑槽,在所述滑槽内滑动设有┤形取料板,取料板的左侧与滑槽滑动连接并延伸至上料弹夹的底部,以将下料通道的底部封堵,其右侧与取料气缸的伸缩端相连,在所述取料板的左侧上表面开设有与下料通道配合的落料槽;

4、在所述防护盖板的另一端开设有取料口。

5、优选地,在所述上料弹夹下端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开口的两端,所述上料弹夹通过在固定块上设螺柱固定在防护盖板上。

6、优选地,所述落料槽的直径大于下料通道的直径。

7、优选地,所述取料口的直径呈上小下大设置。

8、优选地,所述吹气组件包括连接在上料弹夹顶部的上料块,在所述上料块上开设有与下料通道对应的上料口,在所述上料口的两侧分被设有顶紧螺栓,在所述上料块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内嵌设有t形吹气块,在所述t形吹气块一侧的内部开设有与下料通道对应连通的气流通道,另一侧的底部连接有气管接头,且所述气管接头的出气端与气流通道相连通,且所述吹气块上开设气流通道的一侧通过顶紧螺栓压紧在安装槽内。

9、优选地,在所述上料弹夹的一侧下端设有物料感应器一,所述物料感应器一的感应端插入上料弹夹内并位于下料通道的一侧。

10、优选地,在所述取料口的下方设有物料感应器二,在所述取料板的底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物料感应器二固定在工作台的底部,其感应端延伸至移动槽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11、优选地,在每个取料气缸和取料板之间分别设有缓冲限位组件,所述缓冲限位组件包括∟形的挡块、开设在挡块竖直段的弧形口,所述弧形口供取料气缸的伸缩端通过,在所述弧形口两侧的挡块上设有限位柱。

12、优选地,在所述限位柱上设有橡胶垫。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本技术通过在上料弹夹的顶部设置吹气组件,磁铁上料后,可利用外界气源经过气流通道吹进下料通道内,使气流推动磁铁向下运动,以避免磁铁小块卡在下料通道内,进而确保磁铁小块在气流的推动下顺利输送;利用取料气缸带动取料板做伸缩运动,在限位柱的挡停作用下,可以限制取料板的运动范围,以使取料板上落料槽始终在下料通道和取料口之间切换,而且当落料槽移动至取料口处时,取料板的左端将下料通道封堵,实现单个磁铁小块的快速分离,以防止所有磁铁堆叠吸附在一起,不便下料。

15、2.本技术通过在上料弹夹上和取料口下方设物料感应器一盒物料感应器二,物料感应器一用于感应物料在下料通道内的高度,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上料,进而满足设备持续供料的目的,物料感应器二的设置用于感应物料取料口处的物料是否被取走,以达到精准取料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在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上表面设有防护盖板(8),在所述防护盖板(8)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开口(81),在每个开口(81)内分别固定有上料弹夹(4),在所述上料弹夹(4)内设有下料通道(14),且每个上料弹夹(4)的底端分别延伸至开口(81)内,在所述上料弹夹(4)的顶部设有吹气组件(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料弹夹(4)下端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位于开口(81)的两端,所述上料弹夹(4)通过在固定块(2)上设螺柱固定在防护盖板(8)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槽(13)的直径大于下料通道(14)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口(7)的直径呈上小下大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组件(5)包括连接在上料弹夹(4)顶部的上料块(52),在所述上料块(52)上开设有与下料通道(14)对应的上料口(53),在所述上料口(53)的两侧分被设有顶紧螺栓,在所述上料块(52)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55),在所述安装槽(55)内嵌设有T形吹气块(50),在所述T形吹气块(50)一侧的内部开设有与下料通道(14)对应连通的气流通道(54),另一侧的底部连接有气管接头(51),且所述气管接头(51)的出气端与气流通道(54)相连通,且所述吹气块(50)上开设气流通道(54)的一侧通过顶紧螺栓压紧在安装槽(55)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料弹夹(4)的一侧下端设有物料感应器一(3),所述物料感应器一(3)的感应端插入上料弹夹(4)内并位于下料通道(14)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取料口(7)的下方设有物料感应器二(12),在所述取料板(9)的底部开设有移动槽(6),所述物料感应器二(12)固定在工作台(1)的底部,其感应端延伸至移动槽(6)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取料气缸(11)和取料板(9)之间分别设有缓冲限位组件(10),所述缓冲限位组件(10)包括∟形的挡块(101)、开设在挡块(101)竖直段的弧形口(102),所述弧形口(102)供取料气缸(11)的伸缩端通过,在所述弧形口(102)两侧的挡块(101)上设有限位柱(10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柱(103)上设有橡胶垫。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在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上表面设有防护盖板(8),在所述防护盖板(8)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开口(81),在每个开口(81)内分别固定有上料弹夹(4),在所述上料弹夹(4)内设有下料通道(14),且每个上料弹夹(4)的底端分别延伸至开口(81)内,在所述上料弹夹(4)的顶部设有吹气组件(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料弹夹(4)下端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位于开口(81)的两端,所述上料弹夹(4)通过在固定块(2)上设螺柱固定在防护盖板(8)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槽(13)的直径大于下料通道(14)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口(7)的直径呈上小下大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组件(5)包括连接在上料弹夹(4)顶部的上料块(52),在所述上料块(52)上开设有与下料通道(14)对应的上料口(53),在所述上料口(53)的两侧分被设有顶紧螺栓,在所述上料块(52)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55),在所述安装槽(55)内嵌设有t形吹气块(50),在所述t形吹气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江华马阔闫洪唯李嘉楠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众驰富联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