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光伏用抗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859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用抗震支架,包括主体装置,所述主体装置包括接地减震支撑单元、承接减震支撑单元和主动减震支撑单元,所述接地减震支撑单元包括外置加固环、稳固底环、第一减震阻尼杆和第二减震阻尼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实用性强和利用外置加固环、稳固底环、第一减震阻尼杆、第二减震阻尼杆和减震缓冲弹簧的配合使用,对光伏板进行一级减震,通过利用十字弧板架组、气泵、角速度传感控制器、减震弧形底架、配重限位底架和配重限位磁吸条的配合使用,对光伏板进行二级减震,提高了减震效果,利用第一气囊放置仓、第二气囊放置仓、弧形弹簧气囊、气泵和角速度传感控制器的配合使用,实现了三级减震,进一步提高了减震效果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震支架,具体为一种太阳能光伏用抗震支架


技术介绍

1、由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短缺性、不可再生性以及对环境的污染性,开发可再生、无污染能源成为能源研究的重要方向,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越来越受研究者的重视。太阳能的应用通常采用光伏组件(即太阳能电池板),将吸收的太阳光能转换成电能。单体太阳电池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作电源必须将若干单体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电池组件。光伏电池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2、然而现有的安装架在对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时,安装不方便,安装效率低,同时只能够对固定大小的光伏板进行安装,大大限制了安装架的使用范围,而且光伏电池组件在进行角度调节时,费时费力,使用不便,同时,由于现有的安装架结构仅适用于一种尺寸的电池组件板,在光伏电池组件尺寸出现变化后,需要更换新的安装架,成本较高。

3、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109450353b的中国专利,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光伏用抗震支架,包括主体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装置(1)包括接地减震支撑单元、承接减震支撑单元和主动减震支撑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用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限位底架(92)的一端与所述光伏安装架(3)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配重限位底架(92)的另一端与所述减震弧形底架(9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囊放置仓(10)的数量为两组,且对称分布在所述配重限位底架(92)的两侧,所述光伏安装架(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减震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用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弹簧气囊(16)位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光伏用抗震支架,包括主体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装置(1)包括接地减震支撑单元、承接减震支撑单元和主动减震支撑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用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限位底架(92)的一端与所述光伏安装架(3)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配重限位底架(92)的另一端与所述减震弧形底架(9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囊放置仓(10)的数量为两组,且对称分布在所述配重限位底架(92)的两侧,所述光伏安装架(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减震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用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弹簧气囊(16)位于所述第一气囊放置仓(10)的内壁,所述弧形弹簧气囊(16)的接收端固定连接有输气软管(14),所述输气软管(14)远离所述弧形弹簧气囊(16)的一端与所述气泵(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用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安装架(3)的底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中心支撑杆(15),所述中心支撑杆(15)的底端与所述配重限位底架(92)与所述减震弧形底架(91)尾端连接处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用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支撑架(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透气弧形底网(17),所述半球支撑架(2)的外壁与所述弧形定位架(18)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定位架(18)的内壁与所述弧形磁吸条(19)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正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项多裕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