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8473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TPO共混物加工技术领域。所述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主要由热塑性聚烯烃树脂、有机过氧化物、改性液体树脂、抗紫外助剂、硅烷偶联剂、助交联剂混合制备而成,其中改性液体树脂为液态丁二烯低聚物、封端改性的液态丁二烯低聚物,以及其它含不饱和键的高分子低聚物或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的混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有效解决或降低热塑性聚烯烃(TPO)封装胶膜助剂析出的问题,且制备的材料易加工,易交联,适合N型组件用热压封装胶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tpo共混物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光伏封装胶膜是光伏电池制造过程中关键的封装材料,主要用于保护电池片并提供电池组件的较高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光伏封装胶膜的材料中,热塑性聚烯烃(tpo)特别是聚烯烃弹性体材料(poe)是种常用的封装胶膜材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电绝缘性和耐化学性等特点。

2、随着n型电池组件大规模商业化,光伏封装领域对基于聚烯烃弹性体(poe)封装胶膜的需求逐渐旺盛。现有技术p0e封装胶膜的配方中常添加极性助剂,以提高材料的性能。然而,极性助剂在封装胶膜中存在析出的问题。这可能一方面导致胶膜在热层压过程中交联不均匀,容易在组件在使用过程中脱胶与脱层;另一方面,极性助剂的析出降低胶膜表面摩擦系数,容易导致电池片在层压生过程中发生滑移,降低组件良率。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poe封装胶膜配方,以降低或者消除极性助剂析出带来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或降低热塑性聚烯烃(tpo)封装胶膜助剂析出的问题,且制备的材料易加工,易交联,适合n型组件用热压封装胶膜。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所述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由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热塑性聚烯烃树脂50wt%~99.8wt%、有机过氧化物0.1~1.5wt%、改性液体树脂0.1~50wt%、抗紫外助剂0.01~2wt%、硅烷偶联剂0~2wt%、助交联剂0~5wt%。

4、优选的,所述热塑性聚烯烃树脂为乙烯和辛烯共聚物,且共聚物熔融指数在2~15g/min之间,辛烯单体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25%。

5、优选的,所述有机过氧化物为过氧化碳酸酯类交联剂,包括但不限于叔丁基过氧2-乙基己基碳酸酯、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叔戊基过氧2-乙基己基碳酸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和过氧化苯甲酸叔戊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6、优选的,所述助交联剂为氰尿酸三烯丙酯、异氰尿酸三烯丙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如三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7、优选的,所述改性液体树脂为液态丁二烯低聚物、封端改性的液态丁二烯低聚物,以及其它含不饱和键的高分子低聚物或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的混合物,且改性液体树脂的分子量在500~8000g/mol。

8、优选的,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9、优选的,所述抗紫外助剂为紫外吸收剂、紫外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10、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1)将热塑性聚烯烃树脂、有机过氧化物、改性液体树脂、抗紫外助剂、硅烷偶联剂、助交联剂一起加入密闭的搅拌装置或密炼机中充分混合,得混合料;

12、(2)将混合料放入流延机中制备厚度在0.1~1mm的胶膜;

13、(3)将胶膜在平稳旋转的冷却辊筒的辊面上冷却降温定型,随即得到光伏组件用封装胶膜。

14、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采用搅拌装置混合的时间为2~10h,采用密炼机混合时间为5~60min,且密炼机调节温度在40~80℃。

15、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流延机在挤出时分为四段控温模块,分别为温度在40~50℃的进料模块、温度在50~60℃的初熔模块、温度在60~85℃的混熔模块,以及温度在80~110℃的流延模口。

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

17、本专利技术为了降低极性单体的析出,创造性地将改性液体树脂引入胶膜配方,该液体树脂相对于小分子极性助剂具有相对大的分子量,溶剂与poe基体树脂产生缠结,从而降低其迁移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用硅烷偶联剂对该树脂封端,可以改善液体树脂的极性,增加对极性助剂的相容性,从而增加对玻璃的粘接性。该基于该配方设计的光伏封装胶膜可以有效地减低极性单体的使用,从而改善助剂迁移以及随之而来的电池片滑移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由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热塑性聚烯烃树脂50wt%~99.8wt%、有机过氧化物0.1~1.5wt%、改性液体树脂0.1~50wt%、抗紫外助剂0.01~2wt%、硅烷偶联剂0~2wt%、助交联剂0~5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烯烃树脂为乙烯和辛烯共聚物,且共聚物熔融指数在2~15g/min之间,辛烯单体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过氧化物为过氧化碳酸酯类交联剂,包括但不限于叔丁基过氧2-乙基己基碳酸酯、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叔戊基过氧2-乙基己基碳酸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和过氧化苯甲酸叔戊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助交联剂为氰尿酸三烯丙酯、异氰尿酸三烯丙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如三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液体树脂为液态丁二烯低聚物、封端改性的液态丁二烯低聚物,以及其它含不饱和键的高分子低聚物或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的混合物,且改性液体树脂的分子量在500~8000g/mo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紫外助剂为紫外吸收剂、紫外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用搅拌装置混合的时间为2~10h,采用密炼机混合时间为5~60min,且密炼机调节温度在40~8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流延机在挤出时分为四段控温模块,分别为温度在40~50℃的进料模块、温度在50~60℃的初熔模块、温度在60~85℃的混熔模块,以及温度在80~110℃的流延模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由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热塑性聚烯烃树脂50wt%~99.8wt%、有机过氧化物0.1~1.5wt%、改性液体树脂0.1~50wt%、抗紫外助剂0.01~2wt%、硅烷偶联剂0~2wt%、助交联剂0~5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烯烃树脂为乙烯和辛烯共聚物,且共聚物熔融指数在2~15g/min之间,辛烯单体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过氧化物为过氧化碳酸酯类交联剂,包括但不限于叔丁基过氧2-乙基己基碳酸酯、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叔戊基过氧2-乙基己基碳酸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和过氧化苯甲酸叔戊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助交联剂为氰尿酸三烯丙酯、异氰尿酸三烯丙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如三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封装用tpo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液体树脂为液态丁二烯低聚物、封端改性的液态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卫东刘浩仇涛磊田甜王成李昕
申请(专利权)人:卫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